风景写生如何起稿构图?
1,利用构图手段
从视觉习惯的角度来看,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它的关注程度。把主体安排在黄金分割线上就更能引人注目。还可以借助画面中的线条或有规律的形状来引导现众的视线,比如以河流、小溪或连续的山石树木等作为引导线,引出主体。
作为主体的城楼被安排在接近黄金分割点位置上,视觉效果稳定均衡,长城墙体的线条也将视线引向主体。
2利用视角变化
摄影的视角一般分为平视、仰视和俯视三种,大多数人都只习惯用平视角度拍摄,其实仰视或俯视却反而因为不是常见视角,往往能带来更新鲜独特和富有冲击力的效果。在杂乱环境中也更容易精简画面,比如仰拍主体将周围环境压低,或者俯拍时把主体之外的元素排除出画面。
利用广角镜头的透视特点贴近沙滩上的渔船拍摄,渔船的质感和纵深感都得到夸张,从而具有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利用对比衬托
主体与客体间的差别对比越大,视觉效果就越强烈:如果能充分利用不同大小、远近、色彩、明暗、动静、刚柔等方面之间的差异,主体与陪衬就会形成更大的反差,主体就不会淹没在环境中,对于突出主体也就越有利。反之,在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时,要特别防止近似现象。
利用小面积嫩绿的新叶与大面积的白花对比,更衬托出春天的清新气息
4.利用虚实关系
主体通常要保证清晰,而客体可以适当虚化来突出主体。通过镜头长焦距和大光圈对景深的控制,掌握好画面虚实的关系,让画面中无关的元素尽量虚化淡出,特别是在背景杂乱的情况下。这种手法在人像摄影和特写描写时用的也比较多。
虚化的背景使清晰的主体更引人注目
5.利用简化画面
画面一旦杂乱无章,即使再漂亮再独特的主体也会被湮没。如果画面足够简洁,即使原本不起眼的物体也会变得醒目。有句话说摄影是减法,不怕麻烦想方设法改变视角和构图,把不必要的元素从画面中剔除出去,留下主体一目了然,自然就突出并利于表达主题。
6利用大小差异
比例大的物体总是更引人注意,所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画面让主要表现对象占据较大的面积并夸张其造型也是常用的重要方法。特写类的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就是因为特写照片上主体占据了主要甚至全部画面,几乎没有其他与主题无关的视觉元素。
7贴近再贴近
主体在画面中占据越大的面积越能吸引观众的注意。所以,尽量靠近被摄对象,放大主体,是使其突出的常用手段,也便于得到更好的成像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利用广角镜头强化近大远小***关系的特点,适当夸张作为前景的主体,效果更明显。
您若用手机拍摄过惊到自己的日出日落美景,可否来分享您的美照或构图技巧呢?
用手机拍摄过日出日落照片,但没“惊到”自己,更没“惊到”他人,只是个人喜欢而以。
这张日出照片,是在三亚的福湾梅诺卡海滨拍摄的。
这张日落照片是在建昌水上公园拍摄的。
这张是在水上公园拍摄的日出“错位照”。
这张也是玩的日出“错位照”。
下两张是冰上日出“错位照”。
构图方面,个人认为,拍摄日出日落照片,应该多用三分法构图。构图时,如果太阳周围的云层漂亮,太阳可在下“三分线”上,例如第一张照片;如果地面景物很美,太阳可在上“三分线”上,例如最后两张照片。另外,如果经常拍摄日出日落照片,还可以来些新玩法,例如本人玩得错位照等。
拍摄风景照片,绘画风景作品,都有哪些构图方式?
拍摄风景照和绘画风景作品都可以运用许多构图方式,其实所有的构图方法都可以用,只是要看怎么用,什么时候用合适而已。
我在此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构图:
1.中心(居中)构图。最常见也是最安全的构图。把主体放在画面中间拍摄就可以,当然要想拍出佳作还要根据拍摄主体和主题对主体进行必要的安排与调整。
2.水平构图。即以地平线的横向方向为构图的基准。一般结合三分法构图,又分为上三分和下三分水平构图,就是根据地面和天空的景色来安排,哪个很漂亮就将它的比重加大。
3.垂直构图。一般拍摄垂直分布的物体才用这种构图,比如拍摄树林的时候。
4.三分法构图。这种构图也是最简单常见的构图方法,也叫“井字”构图或“[_a***_]格”构图。横竖各两条直线将画面分为均等的三部分,形成“井字”或“九宫格”,将主体放在焦点或直线上,即是九宫格构图。
5.三角形构图。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绘画中最为常见的构图方式之一。画面中的主体与景物成三角形状排列或布置,即为三角形构图。
7.框架式构图:通过构建实质的或者暗含的框架结构将拍摄主体框进去,起到突出强调,引导视线的作用。
8.字母形构图。利用字母类型的线条结构安排主体与画面布局,通常常见的字母构图有:S,L,Z,C等结构。
9.引导线构图。通常以线条的聚散引导视觉注意力,将视线引向主体。
10.黄金分割法构图。最重要的美学构图,许多其他的构图其实都暗含黄金分割构图的美学原理。
构图方式还有很多,比如留白、对称等,名称太多有的实质是一种构图的多种演变,构图方法只是表达的形式,最终都是为了表达的主题内容服务。
欢迎补充你所知道的构图,你觉得那哪种构图最好用?
我是摄影之眼,关注关注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