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摄影时怎样取景和构图?
要学会放弃,这样才能突出我们最想要的,并且可以使主题更加明确、画面更简洁。
就和写文章要表现主题思想一样的道理,一张好片叫人一看,就要看出想表达什么,也就是你的主题是什么才行,不能什么都要,什么都不舍得!
这个问题是摄影爱好者必须认真学习掌握,也是在实践中拍出好片的基础!
感谢邀请。
对于新手来讲,如何取景和构图,一直比较迷茫的事情,特别是在取景方面,不知道如何去取舍。
有人说过,摄影师的照片就是摄影师眼中的世界。在拍摄之前,一定是有什么东西感染到了你,比如比较漂亮,比如比较有意思等,有东西感染了你,才有了让你举起相机的冲动。这个能感染到你的“东西”,就是你所要拍的主题,而表达这个主题,就需要一个主体来表达。所以,你在举起相机的时候,一切都是围绕主体来展开的!
举例说明:比如你走在一个宁静的村落里,午后的阳光温暖而宁静。古老村落的沧桑和岁月的过往深深地感染到了你,你想表达一个历史的沉重和孤独,就要去发现能表达这么一个主题的主体,正好有一个略显孤寂的老人出现在画面里。接下来就是你所说的怎么取景了。
摄影中的取景,是一种减法!跟主题无关的去掉,影响画面美观的去掉,画面要力求简洁、完整和统一。如上图中,画面中的前景与背景,无不体现出一种岁月的沧桑,而画面中的老人,是画面的主体,更加体现中寂寥的村落和老人的形只影单,且画面中的各种元素,无不体现着这种主题。而画面上方的红纸,有些与主体格格不入,在取景上,红纸就是一种多余。
再比如上图:想表现的肯定是春天时节、长满海藻的大海。还是那句话,一切从简。画面中几个简简单单的元素,让画面即简洁又能表达主题。一点(礁石)是画面的兴趣中心;一线(水平线)平衡着整个画面;一面(前景的绿色)与主体完美互应。而画面的右上角,一座山的出现,即让画面有了空间感,又点缀了画面中大面积的“白”,也给画面起到的平衡的作用。
取景,要从画面中剔除与主体无关的景物;取景,要从画面中影响视觉美感的景物;取景,所有进入画面的元素,无不发挥自己的作用,或强化主题,或点缀画面等。在力求“简”的同时,让画面看上去更具美感和对视觉的冲击力。
至于构图。
摄影跟绘画一样,构图方式千差万别,但构图的目的同取景有着异曲同工之用:强化主题、美化画面、让画面有视觉冲击力。
但构图并不是这么容易去掌握,对于新手,要从最基本、最容易掌握的构图方法出发,循序渐进。
1、网格线
手机和相机里,都会有一个“隐藏”的网络线,建议新手把它开启,开启后在拍照时,屏幕上都会有一个两横两竖的线条,把画面分割成了9个部分,所以网格线又叫“九宫格”。打开网格线后,在拍照时,把主体有意识地放到网格线的交叉点去。
网格线的交叉点,都是主体或兴趣中心的最佳位置。
2、黄金分割线
黄金分割线的比例是个0.618的近似值,你大可以把它看成是三分之一,也就是画面的三分之一处。
三分之一不是单纯的上下,还可以左右,把画面主体放在上下或左右的三分之一处,这个有点类似网络线。
黄金分割线非常适于风景拍摄,拍摄时,把地平线放置于上三分之一或下三分之一(取决于是地面漂亮还是天空漂亮,比如拍朝霞或晚霞,那得是天空占大部分,如果是绵延群山,那肯定是地面占大部分)。
构图,形式式样,但最为常见也最为实用的,无外乎以上两种,从最基本、最常用的学起,必事半功倍。
摄影,本来就是个需要从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艺术,不拘一法,不循规蹈矩,从本本出发,练的再好也只是“匠”。
希望对你有帮助,也希望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关注。
新手拍摄首先要多拍,主要在实践中去观察和发现所拍图片内存在的不足和优秀的地方。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所拍主题要明确,二,构图中以突出主题为主,三,光线运用合理,四,角度适中,五,取景远近掌握准确。
新手摄影,最先要对自己想拍哪一类的片子有个起码的了解认识,是想拍风光类,还是想拍纪实类,然后再进行设备的投入,进而步入摄影中来。
(1)学习相机的说明书,最好的老师就是说明书。这是加强我们对相机性能的熟练掌握。
(2)学习构图。构图的方法有几种:黄金比例、九宫格、三分法,这三种构图法掌握好。
(3)构图时,将兴趣部位放在黄金比例分割的三分之一处。九宫格是放在交叉点处。摄影是减法,画面要整洁干净 。
摄影新手,首先肯定是新手,这就定义于是才接触摄影。也有可能是因为爱美才愿意去留住美而选择摄影,新手最大的意原就是想将看到景都拍下来,我认为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建议新手应注意的几点:
2、新手在实际拍摄中如何构图除了明白九宫格构图、三分法构图众多构图方式方法外,还是需要充电学习,建议细读多读几篇长城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美国本.克来门茨、大卫.罗森菲尔德所著的“摄影构图学”。
3、在选景时,个人认为新手先拍一张自选或自认为多种素材在一起的图片,在原址按去繁留简的理念拍摄一张简单内容的图进行对比,这样可以有所发现,促进自己不断进步。
摄影框构图,可以怎么用?
关于摄影框构图的使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分述:既使用和构图。所谓摄影框通俗直观地说就是相机的镜头框架。在使用上,对画面而言有横框和竖框两种:用横框拍视野宽扩,多用于拍大场景;竖框拍视野狭窄,多用于一些想突出某事物的小场景。无论横框竖框还可以左右倾斜使用,以增加画面的多样性。这是画框使用的概念。
用摄影框构图是指对拍摄的事物(景物)进行主观意识的编图。
常用的构图有以下几种:水平构图和竖构图(与横框竖框的使用同理),三角构图(拍摄的主要物体成三角关系排列,这种构图感觉稳定),仰角构图(对物体进行低角度抑拍,在人物,建筑物拍摄等常见),俯视构图(居高临下对景物的拍摄),"s"形构图(多用河流拍摄,这种构图在拍摄其它物体时需要有一定的想像力),曲线构图,弧线构图,散点构图等等。这是构图的应用的概念。
如何应用上述构图拍好照片,只要多学习,多实践,一般人都能做到。
这是自己对摄影框构图的理解,请多指正。
摄影中框架构图怎么用?
一、什么是框架构图。框架构图是指在取景时,将画面的主体或趣味中心利用框框或其它景物框上,目的是在于引导欣赏者注意柜景内的主体,这种构图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使欣赏者产生跨过框架进入画面的视觉感受。
二、使用框架构图时,要控制好曝光程度,因为大多数边框的亮度一般要暗于框景内的主体的亮度,并且明暗反差较大,所以,要注意框内景物的曝光过度与边框的曝光不足。
三、框架构图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立体感,并给欣赏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用框构图一是当主体无法通过放大的方法得到突出的时候,可以用其它元素为主体构成一个画框。二是当主体不够突出时,可以用画框构图框住主体,用以突出主体。三是当天空中缺少可利用的景物时,可利用框架构图来充当前景,用以突出主体。
利用框架构图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主体。框架可以明晰也可以模糊,但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影响主体,不能分散欣赏者的注意力。
框架构图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使读图者一下子把视觉注意力引导到摄影师所设计费拍摄主体身上。但是,一个摄影高手绝不会停留在这样的目标上。所以,摄影师使用框架构图拍摄人像就不是简简单单找一个框架状的物体然后投过这个框架对着拍就行了,而是要“功夫在诗外”,寻找能够隐含某一种含义的物体或透视角度作为框架而进行拍摄,使拍摄主题和框架本身共同表达一种主题,也即框架构图起到“一语双关”的隐含价值。比如,透过一个非常古老陈旧的门框、窗框拍摄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那种岁月感不言而喻。再比如,透过一个富有层次感的岩石框架拍摄一对情侣海誓山盟的表白场景,等等。当然,在框架构图拍摄时有这样的灵感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艺术修炼的。
摄影框构图,我想你说的应该是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是摄影中经常用到的构图方式,是利用前景的框架式结构,对画面进行一种封闭或半封闭构图,主要目的是有效引导读者视线,将读者注意力、通过框架更好地引导到主体,使主体更加突出,主题更加明显。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封闭式构图,通过前景里的走廊将主体“框”出来,让主体更为显眼、突出,将读者视线此向主体。
像上图之类的框架式构图,前景里的“框架”,要避免“死黑”,注意保留层次,但亮度不宜太高,一是容易让主体曝光过度,二是还有可能“喧宾夺主”。
像上图除对称式构图外,从某种意义上还是种半封闭式构图。
这也是种封闭式框架加对称。所以有时候,框架式构图会跟对换相辅相成。
这也是种框架式构图,只是不像上边所提的那么明显。
这种框架式构图具有了分割作用,也是框架式构图的一种。
框架,它的作用是将主体给‘框’起来,有“画框”的作用,但它永远不是主体,起的只是修饰的作用,不能作为主体来处理。
这种框架式构图不能太生硬,不能为了框架而框架,而是看实际需要和现场条件。框架,不能让画面太杂乱,失去让画面更为简洁的作用。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