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有没有分析优秀摄影的作品构图?
“金刚骷髅岛”大片中的摄影构图
在旅行和拍摄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构建风景。作为一名摄影师,需要你的眼光和能力,面对转瞬即逝的风景光线,你要有充分的构思、安排和细致的构图。
使一张普通的照片变成一幅精美的作品,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构图。构图是有窍门的,掌握了这些窍门,就可以让你面对不同的场景,游刃有余的进行拍摄,拍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结合前一段上映的大片《金刚骷髅岛》,我们一起来聊一下摄影中最常用的构图技巧。成功的构图在于能够平衡画面中的各种元素。会让观众的视角深入画面的深处,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你打算表达的主题和周围烘托的环境。
在风光摄影构图实践中,利用自然界中不同元素的视觉边界或者画面中暗藏的线条,将画面三等分,这样可以使画面变为对称平分的画面,使画面中的线条更加突出,营造出开放和不规律的视觉效果。我们看看电影中的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张画面中的男女主人公、第二张中的照相机、第三种土著人的眼神,是不是都在画面中九宫格焦点的位置?
第二个:框架式构图
这种构图方式,用某样东西来框住远处的物体。利用这个天然的画框来突出主体,引导读者的实现去看到你真想打算表现的景物。
要注意二点:
2. 不要喧宾夺主,告诉大家拍摄的真正主体是什么
框架式构图,可以充分利用景物作为框架。框架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这种构图可以使画面层次变得丰富,加强空间感,还能起到装饰美化画面的作用。
在结合电影中的画面,这种效果是不是显而易见?
第三种:构图中的大小对比
当画面中的一个物体大于或小于其他物体,就成为视觉重点。
可以利用镜头中物象的近或远或短焦镜头形成透视关系进行大小对比。
我们一起来看看电影中的对比,才知道我们认识是如此的渺小。
第四种:色彩上的对比
这种对比的应用,尽可能形成主体与背景的差异。可以用色彩、色调、黑白等对比。
特别是通过剪影,来表达目标的轮廓,呈现的都将是一块暗暗的轮廓。对象表现的细节已经不是我们的关注所在,似剪刀裁出的锐利形状才是我们的所求。用逆光来增强视觉冲击力 逆光拍摄,主题成了剪影,光线爆炸式的进入镜头。
第五种:构图上的奇数效应
奇数效应,是说画面中主体是奇数时,更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审美观点。人们在观看照片时对奇数主体感到更舒服。看看电影中是如何表现的吧:
无论是摄影,还是摄像,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比如构图。多留心电影中的构图方法,提高自己的摄影构图水平。当然,构图无绝对,表现出我们自己心中的画面最重要。
讲到摄影构图,似乎离不开三分法。许多摄影师都是从三分法开始了解构图的。各大厂商器材的设计者对三分法也十分尊崇,大多专业器材都设有根据三分法设计的九宫格参考线,甚至许多对焦系统也都是在三分法的基础上发展的。风景摄影师对三分法也十分依赖,对于风景摄影师来说,三分法是否行之有效肯定不用怀疑。
知道三分线的人很多,但并不代表构图出色的摄影师很多。相对于抓拍来说,我觉得三分法其实比较难理解。毕竟我们要拍摄的视觉中心往往是点状或者块状,根据线来划分往往十分不便。即使知道三分法的原理,但很显然三分线常常无法解决视觉中心点的位置安排。
实际上,很多出色的摄影构图都会打破三分法的规则。三分法如果是一个圆圈,那么圆圈外部的世界其实很广阔。我个人认为,三分法是否能够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构图基础,这值得让人思考。在这个前提下,对于摄影新人来说,我总结了5点构图基础,更易掌握。
5点构图基础能够处理和胜任的场面相对于三分法更多,不失为一种基本的构图基础理解。如果你的构图经验已经相当丰富,可以不再需要这种固定的构图认知了。
总之,构图方法千千万万,有多少摄影师就有多少构图习惯。多种方法,多种参考线,多种点,均能构建出色的构图。但实际上,总是上方5点构图更为舒服,这是因为人的视觉习惯总是停留在人脸上方更为舒服。所以理解出色的构图,就是从理解人们的观看习惯开始的,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和原理,只要你懂得尊重观众的眼睛,你就一定会有出色的构图。
1号点——第一视点
左上中心,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研究得出的人类视觉习惯中的“第一视点”,这与现代人的从左往右的书写习惯有关。
2号点——记者视点
右上中心,和1号点一样,这两个点都是人文记者最爱安排的人脸视觉中心位置。
3号点——肖像视点
中上中心,3号点是一个永恒的位置。许多肖像***,甚至一生都只使用该中心作为惟一的视觉中心位置。由此可见,3号点是非常耐看的一个点。
4、5号点——空间视点
左右两端中心,都有能增加空间感的功能。常见于拍摄大海或者大型场面,表现人与环境的关系成大气磅礴的场面。因此4号点和5号点也可以理解为大气视点。
6、7、8号点——偶然视点
左下、中下、右下中心,这些位置出现好片的概率相对上方中心位置要低很多,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出色的作品。
9号点——圆形对象视点
圆形对象最适合居中,如果圆形不是居中的话,反而会显得怪异。因此猫头、向日葵等等呈现圆形或者圆形扩散的对象就非常适合居中。另外,许多入门级器材的对焦点,也都是中心点对焦速度高于***。因此9号点是最容易出现视觉中心的一个普遍使用的视点。
注 意
五点构图基础,不包含6、7、8、9号点,但为了方便五点构图基础的理解,这里也进行了注释。
以上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速删!谢谢!
谢谢邀约
13岁接触摄影 34年前没平台跟丰富资讯 当时我让大学的姐姐在图书馆借摄影书回来 一星期看一本 配合老爸很古老双眼相机 先了解相机结构 成像原理 从花花草草 小鸟 小动物开始拍 一般初学也都这样了 拍到一定心得 开始看当时有一本叫“摄影人”的周刊 只看比赛评论 从评论里直接吸收老师们对一件作品的看法与建议 这对当时的我很有帮助 自己面对画面 有个思绪的“头”
我也赞同评论里 有位老师说 初学拍拍开心就好
我经验 看太多 听太多~也乱 有别人的框框 时代不同了 况且可以随便删除档案 但这也是很多人学不好摄影的关键原因 让自己在按下一次快门都不用心 但也不是希望闭门造车 乱拍开心 美学视觉还是有一定基础在这里 就是要好看 要平衡 看的舒服
其实一条摄影路分很多阶段的 最终要走出自己风格才是 多看图片网站 进去用脑子思考 [_a***_]跟不喜欢的原因 “思考”才是摄影最重要 用一张照片传递讯息是很难的 比起有10钟的录像
总结~ 给初学者建议 多看比赛作品 选择被拍对象不论是人或风景 我建议都不要急 拍好再换
比如。。。选择一处地方 就只拍这个地方 早上拍 中午拍 晚上拍 春天拍 夏天拍 冬天拍 把一处地方的大自然表情拍好 只能在里面拍 但要求自己每次带回来的画面是不同的 这种挑战成长很快
人物也是 不用找特别好看的妹 拍到对方真正自己 性格 情绪再换人 不这样磨练 只是照相跟纪录而已 对技术没有太快的提升
还有。。很多初学摄影 就直观的往摄影书去找 去看 其实并不绝对 我更希望大家多看电影 甚至学绘画 再跟摄影结合 保证自己看东西会与众不同 自然你的提升跟眼界拍出来的画面也就区隔它人了
加油吧!摄影不死 祝福大家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虽然里面会讲到很多看似过时的内容,例如“胶片”、“冲洗”等。但是内容全面、讲解细致,懂了道理会有很多提高。
《摄影构图与图像语言》,专门讲构图的,但是很中性的一本书,就是不会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是告诉你不同的构图传达什么信息。摄影没有对错,没有好看不好看,也千万别用好看和不好看来评价作品。重要的是用图像来传达信息、内容的方法。
网站平时喜欢大众摄影、国家地理、蜂鸟网,以及一些图库。分析经典照片,还需要自行搜索。
另外很多摄影方面的***都很不错,有各种有奖比赛。比如:视界、瀚图、fotor、快拍快拍、米拍、图虫等。
摄影作品讲究构图,那么究竟怎么构图才合适?
我个人浅见:构图是利用眼前的图景,参照经典的黄金分割线法,悟到你要的效果来构图。当然你在后期可作适当调整,如构图与光影色彩。这里包括个人悟性与审美水平了……
一,拍摄风景照片的时候,如果单纯拍摄山和水,显得单调,这时可将场景距离拍摄者较近的有趣的物体纳入画面的一侧,正处视觉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可增添更好的效果。
二,拍长廊、长林道的时候。营造纵深感的线性***构图。拍摄时将整个长廊纳入了画面,画面由线条构图,引导人们的视线伸向远方,更好一表现空间的纵深感……
三,拍摄花卉等一一富有韵律的散点式构图:拍摄大面积的花卉🌸时,站在适当位置拍摄,画面中的花朵有远近大小的差别,使画面有节奏感,画面更加统一美丽。
四:利用倒影展现协调的对称画面。往往选择一个无风晴朗的天气,利用正面的光线拍下树林及远处的山川,以及它们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倒影,与实景的对称,虚实对比,比原单调的画面更加丰富。
附言:画面那位八十岁的老人,来自内蒙草原的远客,我们相见聊天,感觉十分亲切,她坐在那儿边欣赏爱晚亭的风景边休息等候上山的群友,我拍了这照片留念...
上述个人浅見,敬请各位老师、朋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