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与长春工业大学合并为吉林理工大学的话,其实力如何?能进入一流学科高校吗?
其一,这样的大学你就是合并一大堆也进不了重点大学行列,二,吉林这俩字不是你说加就加上的,需要中国教育部批准,教育部不会批,回头看一下长春2000年之后由学院改名为大学的几所大学都没有冠名吉林和东北俩字,三,长春理工大学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工业大学没有,相比之下长春理工大学的一级学科多一些,实力上来看这两所学校合并起来还是二类重点大学,因此,没有必要合并。
咋合都是三流大学,大学不是靠规模宏大,靠的是要有更多的一流人才,组织架构的先进性,校长的管理能力,一流教授们的顶级科研成果,而不是凑数的自己花钱买版面发表的“论文”“著作”。现在它们都是200名开外的三流大学,合完了估计会有更多的庸才混杂在这里,也许300名都找不到。
不建议两校合并,即使合并实力也不会增长,更不会进入一流学科大学行列。至于改成吉林理工大学其实意义不大,大学的实力靠的是学校的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的,不是合并后改个名字就能提升的,两个馒头片放在一起无非是一个不完整的馒头,无论如何也变不成麦当劳的!
吉林省的高等教育比较奇葩,整个吉林省就是一个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其他大学。一句话就讲完了。人家当地人都说长春市就建在吉林大学校园里,可见这个巨无霸占据了吉林省高等教育多大的分量和***。你就是把除了吉林大学剩下的所有大学都合并了也无法超越吉林大学,而且100个耗子放在一起也是喂猫的货,没多大意思,对发展高等教育也没有多大帮助。
长春理工就是光电+精密机械而且实力今不如昔,长春工业大学就是原来的吉林工学院,拿得出手的学科也没有,两家合并最多也就是长春理工大学虚胖了点,其他的没有多大提升。
现在东三省都在争剩下的唯一一个高大上的大学ID就是“东北理工大学”,但是即使争到了又如何?东北科技大学被黑龙江矿业学院争取到了,也没见它有多大出息。在盲目合并和改名上下功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误区,脚踏实地做好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培养才是关键。
每次都有问人类似问题,一杯60℃水和一杯50℃水混合会不会沸腾?不拉低好学校就不错了,什么是双一流估计都没弄懂,以前看综合,谁大谁有优势。好比是你有四科,每科60分,总分240。你两科,每科
100分,总分也就是200分。但是现在,双一流按照学科给投钱了,多学科不意味着多投钱,所以许多学校出现了大幅度砍专业,就是把没有优势的学科去除,避免拉低整体学科精度。
感谢邀请。
长春理工大学与长春工业大学短期内不会合并,单独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可能性有,但真的不大。理由如下:
1、高校合并是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具体举措。高校拆分、合并是随时随地就要进行的,而是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重大调整而实施的。如建国初期,许多高校拆分是仿前苏联的专业大学模式,前南京大学被拆分成多所行业特色学校。2000年左右,因国家高等教育实施985工程,很多高校为进入985工程而合并,这也是国家鼓励的,这些高校的合并才能实施。这些特殊时期特殊政策下出现的合并,在平时很难得到教育部的支持,也很难再发生。讨论其合并后如何如何,不如去考虑些更有意义的事。
2、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确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双非学校成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全部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和四川。这些地方的特点是经济条件好和高校基础好,这两个方面是吸引资金和人才有利条件。这其中四川的经济稍差,但成都高校实力很强,之前就有5所211了,“双一流”增加到8所了,这也是国家加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一个措施吧。未来国家选择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还会从这些角度出发来选。东北地区经济不好,国家考虑的可能性小。长春理工光学很强,可能性大一些;长春工业特色不明显,可能性太小了。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长春理工大学校训是什么?
长春理工的校训是“明德、博学、求是、创新”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起点勇担新使命。全校师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和“志存高远、坚毅自强、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引领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长春理工为啥厉害?
长春理工大学是一所很好的一本类普通高等院校,不管在师资力量、教育设施、学科建设方面表现的都十分优秀,具体如下:
师资力量。学校有教职工209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