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只当过“一次”皇帝,为何却写了3次退位诏书?
爱新觉罗·溥仪作为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帝王,其一生充满了时代的悲剧色彩。溥仪一生又曾因三次发布退位诏书,堪称古今第一人。
第一次是在1912年2月12日,溥仪时年六岁。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响应,面对此等危局,清廷统治者如摄政王载沣等满族勋贵无力应对,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诸将身上。但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又怎会错过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时机呢,他密令北洋诸将一面屯兵武汉前线,压制革命军前进步伐;另一边又安排段祺瑞等手下悍将带兵逼宫,逼迫溥仪退位。隆裕皇太后和溥仪这一对孤儿寡母又怎可能应付得了这一局面,无奈之下只好宣布退位诏书,大清国历经二百六十八年终于走向终结,封建王朝两千多年历史也随之走到了终点。
第二次是在1917年6月,溥仪时年12岁。一直醉心复辟大清的辫帅张勋,借口调停“府院之争”,率领5000辫子军进入北京,同时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拥戴已退位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复辟。1917年7月1日,溥仪二次登基后召致全国反对,到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组成的讨逆军攻入北京,张勋逃入东交民巷荷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仅12天破产。不得不再次发布退位诏书。
第三次是1945年8月,溥仪时年40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悍然占领我东北地区,为避免国际舆论指责,1932年3月9日,在日本军队的撺掇下,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伪满洲国。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后,溥仪在通化临江县(今属白山市)大栗子沟矿山株式会社技工培养所内举行“退位仪式”,宣读“退位诏书”。
哎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清宣统皇帝,溥仪是一个悲剧型的皇帝,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而野心勃勃的袁世凯却出工不出力,偷偷与南方的革命军达成协议,以清朝灭亡的条件换起南方革命军支持他当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孙中山为了反清大局同意了袁世凯的条件。于是袁世凯***用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清王朝***退位。公元1912年,当了两年皇帝,才八岁的溥仪被迫发退位诏,宣布退位,清王朝灭亡。袁世凯成为最大的赢者,成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退位后的溥仪依然住在皇宫里,受到民国***的优待,宫里依旧享受皇帝待遇,有内务府,有内监,不改衣冠,不剪辩。但好景不长,民国参政院提出维持国体建议案,要求皇宫里的溥仪尊重民国,废止与民国法律相抵触的行为,皇室成员只能传民国衣服,皇宫里的人犯法要交给民国***处理等等,实际上剥夺了宫中的特权。1917年,民国***大总统和总理段祺瑞发生了矛盾,清朝死忠,一直留着辩子的张勋率领他的4000辫子军以调解***矛盾为由进京,同年七月一日发动兵变,宣统皇帝溥仪复辟,年仅十二岁的溥仪又坐上了龙椅,并大封群臣。七月三日段祺瑞出兵讨阀,张勋兵败躲进了荷兰大使馆,第二天溥仪宣布第二次退位。
1924年。冯玉祥突然倒戈回京发动了***,史称北京***,软禁了总统曹锟,导致了吴佩孚下台。冯玉祥感到自己在北京处在旧势力的包围之中,自己步步维坚,就不顾民国***和清签订的优待条件,派鹿钟麟率兵冲进皇宫,受取了宫中大量财务,把溥仪赶出了皇宫。溥仪被赶出皇宫后住在他爹的王府,不久逃进了日本公使馆,第二天日本公使宣布容留溥仪。此时的溥仪远离这个是非之地,想要报仇。此时的日本野心勃勃的谋划
侵略中国,***先分裂中国,建立傀儡***再进一步吞并中国,日本派人把溥仪接到了东北建立了伪满州国。1945年日本投降,伪满族国也跟着灭亡,不得不第三次宣布退位。
我认为是三次当皇帝,三次宣诏退位
1906年1月14日,溥仪出生北京醇亲王府,是光绪皇帝的异母弟弟醇亲王载沣的长子。1908年,没有儿子的光绪病重,慈禧太后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下令将2岁的溥仪抱养在宫中。
11月14日,光绪帝去世,慈禧太后命溥仪同时继承同治、光绪为嗣,继承皇统。安排完毕,第二天,慈禧太后也去世了。
12月24日,溥仪在紫禁城太和殿正式登基,定年号宣统,由光绪的皇后隆裕太后和载沣摄政。
然而好景不长,只有3年,1911年10月10日(5岁),武昌起义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被迫请出小站练兵、罢黜在家的袁世凯,负责指挥北洋新军南下镇压。袁世凯多了一些心眼,私下与革命党人密谈,达成默契。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胁迫下,隆裕皇太后颁布《退位诏书》,溥仪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民国***承诺优待清室,每年支付400万两银元,并继续居住在紫禁城里,史称“逊清小朝廷”。
(宣统帝溥仪年少时)
1917年7月1日(11岁),不肯剪辫子的“辫帅”张勋,为调停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府院之争”,率辫子军入京,拥立溥仪重新坐上龙椅。7月3日,段祺瑞出兵讨伐。12日,张勋兵败逃入荷兰大使馆,***还没坐热的溥仪只得宣布退位。
1922年(16岁),溥仪选秀,举办大婚,娶了“满洲第一美女”皇后婉容,以及随手勾选的淑妃文绣。
1924年10月22日(18岁),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突然倒戈回京,软禁了贿选总统曹琨。11月5日,为了稳定北京城的局势,冯玉祥派兵进入紫禁城,赶走了溥仪,史称“北京***”。
溥仪先搬到醇亲王府,不久逃进了日本公使馆。1925年2月,溥仪移居天津租界的张园,继续与清朝遗老遗少往来频繁,谋划“复号还宫”,史称“后逊小朝庭”。
1928年(22岁),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后,杂牌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竟东陵盗宝,明目张胆地盗掘了慈禧、乾隆的墓。民国***在孙殿英的上下打点下,盗宝案最终不了了之。溥仪听到消息,极为震动,与民国***彻底决裂。
1931年(25岁),淑妃文绣公开诉诸法庭,要与溥仪离婚。全国报纸头条报道,百姓街谈巷议,溥仪颜面扫地。经双方律师和谈,溥仪同意支付5.5万银元作为赡养费,文绣终身不得再嫁。
1931年9月18日(25岁),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整个东北。11月,日军将溥仪从天津接到东北。
1932年3月1日(26岁),在日本扶持下,满洲国成立,溥仪在长春宣布就任满洲国执政。
两年后,溥仪发布“独立宣言”,正式登基称帝,并兼任陆海空军大元帅,年号康德。他名义上贵为皇帝,但所有重大决定都由关东军控制,他只是个傀儡。
溥仪当了10多年的傀儡皇帝,1945年(39岁),苏联对日宣战,进攻满洲国,迅速打垮了日本的关东军。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溥仪第三次颁布《退位诏书》。8月19日,溥仪在沈阳机场被苏联红军逮捕,一直关押在苏联监狱。
1950年(44岁),苏联将溥仪移交给中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接受劳动改造,编号是981。关押10年后,溥仪获得特赦,在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植物园上班。
1962年4月30日(56岁),溥仪与朝外关厢医院的护士李淑贤结婚。
溥仪颇受优待,多次得到***、周恩来等人接见。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溥仪也被列为保护对象,并未遭到太大冲击。
1967年10月17日(61岁),溥仪病逝,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过了28年后,到1995年,才将他的骨灰移葬于河北省易县华龙***陵园(清西陵附近)。
三次当皇帝,三次退位的溥仪,总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1908年11月光绪驾崩,接着统治了半个世纪中国的老女人驾鹤西去,光绪驾崩20天后老女人安排的接班人溥仪登上皇帝宝座。那年溥仪三岁,从此开始了他无奈的一生,冥冥之中注定了晚清的命运。
1908年溥仪登基,这时大清还在苟延残喘着,登基仪式十分宏大。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摄政王载沣又已辞职,只剩下隆裕太后和溥仪这一对孤儿寡母的,撑不住这么大的场面,面对袁世凯的逼迫,隆裕太后只得同意清帝退位。1912年2月溥仪正式下招退位。
1917年6月张勋率五千辫子军进入北京,然后急电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段祺瑞随即组织了讨逆军,十二天就攻入了北京,张勋也仓皇逃到了荷兰使馆躲藏。此时只做了十二***帝的溥仪再次宣布退位,并让载沣和老师写了退位诏书宣告天下。这是溥仪的第二次退位。
1934年溥仪在新京(今长春)举行登基大典,再次称帝,改国号“满洲国”为“大满洲帝国”,改元康德,这是溥仪第三次登基了。但是在1945年日本战败后,溥仪不得不再次退位。这是溥仪的第三次退位。后来溥仪被苏军俘虏后归还我国,后经过改造成为新中国的文史编辑和整理,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