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最常用的居中构图,怎么拍,会更好看?
摄影最常用的居中构图,怎么拍,会更好看?
构图方式有很多种,居中构图是最常用的一种。但正因为常用,拍出来的照片,容易太常见。那怎么才能把居中构图,也拍得漂亮一点呢?
摄影自学班,4句口诀,帮你把“最俗”的居中构图,用出彩:
居中太俗怎么办?
通过例图,为朋友们解说下,这4句口诀的用法:
1、贴近地面引线段。
居中构图,可以结合引导线构图,一起使用。怎么用?有哪些需要注意:
(1)先解释下,什么是引导线构图:在所拍的景象中,有“线”出现在照片内,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常用的引导线,有路、桥以及各种线等。下面说注意事项。
(2)注意角度:如果在路面拍摄,可以把设备,放在地面上,这个角度不常见,会让拍出来的照片,更不一般。
(3)注意安全:在路上拍摄,要挑选还没通车的路段,或者,车辆少的时间,安全第一。
2、主体突出背景单。
拍摄居中构图,还有一种情况,不需要什么技巧,拍出来就好看:
找到比较“单纯”的背景,包括色彩单一,颜色清淡等。这种情况,主体很容被突出,照片看起来还不乱。
3、用上光影中心灿。
让居中构图的照片,更漂亮,可以用些技巧:
(1)用光:可以自备黑色背景步,为拍摄的花朵打光。背景黑暗,主体明亮,这样拍出来的主体,就更单纯简洁。或者拍景色时,直接让光源处于照片中间。
(2)利用前景等虚影:有虚化前景的照片,主体句中,也会很有层次。
4、水面可把倒影反。
居中构图,结合上另外一种构图技巧,会让照片更漂亮。结合什么呢:
居中构图,结合对称构图。
怎么结合呢:可以利用水面,拍出倒影。
拍摄水面,要注意保持中间水平,不要倾斜。
如果地面没有水,可以自己洒水,把设备贴近水面,就可以拍到漂亮的倒影了。
这4条口诀,每句都介绍了实用的技巧,简单易用,效果明显。
希望能帮您把最常用的居中构图用好,拍出更漂亮的照片。
感谢朋友们帮我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每天更新的最大动力!
更欢迎朋友们来关注我,快把您的作品,在评论中留言分享下吧。
事实上,摄影并不常用居中构图。只是最近两年有些摄影爱好者忽略了在创意上的突破,总说九宫格、三分线构图烂大街。于是到处吐槽要创新,许多不明真相的摄影初学者,也跟着起了逆反心理,用什么剧中构图。其实没有缘由的居中构图,比三分线构图烂100倍。
居中构图能用好,并不简单。我发现很多摄影爱好者拍出来的居中构图照片,单调,缺少变化。远没有九宫格、三分线构图使用起来更灵活。居中构图也容易突出主体,这没问题。但是这很容易导致无从安放你的陪体。一张照片只有主体,缺少陪体就像只吃米饭,没有菜一样。
居中构图跟对称式构图有些相似,但绝对不是一回事。居中构图,不一定是对称,对称式构图一定是有居中的概念。所以如果你拍摄的主体是对称的主体,比如人物、人物的特写、比如一朵花的特写等等。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对称的,***用居中构图往往更容易。
居中构图,或许是有时候实在找不到陪体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希望摄影爱好者,尤其是摄影初学者,尽量在构图上遵循规则。即使突破也应该合情合理、有道理。突破,尽量在创意内容上突破,而不是简单的形式突破,没什么大的意义。
如果您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请动一下您发财的小手,点个赞。也欢迎关注摄影中级班。
如何理解摄影中的构图?从什么地方入手才能提高构图水平?
针对如何提高摄影构图水平,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相信你的摄影构图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一、什么是摄影构图?
简单说,我们在拍摄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一个主题,在拍摄时,如何把主体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这个过程的本质就是构图(注意这里的主题和主体两个概念)。构图是一种形式,是为拍摄主题和主体服务的,目的就是主体明确,化繁为简,很好表达主题。
第二、为什么要研究构图?
我们举个例子看下:
这是网上一张风光照,缺乏前景的衬托,画面缺少层次感,实在是吸引不了人。而下面这张利用了前景构图,整体画面显得立体有层次。
这是一张人像照,可惜因为构图时没有注意画面,结果孩子的头上像长了树,仿佛变成了天线宝宝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构图在摄影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喜爱摄影的你,这是一道必须要好好学习的题目。
第三、如何提高构图水平呢?
就想小孩子的成长一样,摄影构图水平的提高也必然是从模仿开始,模仿什么呢?对了,那些绝佳作品种包含的构图技巧。这里的模仿指的是常规的构图形式,我们看下下面几张构图:
常见的九宫格构图
人像九宫格构图 来自斯蒂芬,麦凯瑞,印度,1996年
视线引导构图,HO fan,香港
为什么我们要模仿常规的构图形式呢?这个就好比写毛笔字,大家都知道首先要练楷书,之后才能有目的地模仿大师的作品,经过多年年的修炼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摄影也一样。脑子里没有一丁点的构图储藏,拍照片想怎么拍就怎么拍,还美其名曰好照片,无论如何也提高不了自己的摄影水平。即便碰到一两张好的照片,那也是误打误撞罢了。
2,要打破既定规则。
有句话我比较信奉,就是“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摄影的构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人之所以成为摄影***,可不是因为中规中矩,而是在长时间的摄影中拥有属于自己的摄影修养和摄影语言。我们可以学习下面几幅照片,这些构图就违背了常规的构图形式。可作为***而言,确实是开辟了一种独特的摄影风格。
明暗衬托构图,来自托诺。斯塔诺,1992年
空间拓展构图,来自安德烈,科特兹,纽约帝国大厦,1967年
主题与前/背景构图,来自意大利 布列松,1***1年
重复分布构图,来自martin Munkacsi
创意趣味构图
热爱摄影的人[_a***_]用常人看不见的角度观察世界,也是我们常说的要培养摄影眼。这种构图角度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找到,也不是拍的多就自然学会的,要靠经验的积累和对摄影技术的感悟,所以,在大量拍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思考、多总结、多分析,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相信您的构图水平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最后,觉得不错,请点个关注,私信回复“***”,可免费领取100G摄影从入门到精通电子书。赶快为自己充电学习吧!
老是抱怨学构图没什么好教材,今天就给大家准备了超详细的构图教学,一个手法一个图解,就算对着第一次学拍照零基础小白,你用这个也保证能把他们教会。
超简单的构图图解教室
中心构图
把主体放在画面中心,最简单、易用、好上手初学者必备。但也是最容易呆板、让观众腻烦的构图,因为,主***置与人们默认的观察视觉一致,平铺直叙的观感,不容易引起额外的兴趣。
但想表现日常感的记录视角,中心构图也无妨(不少日系摄影师也有中心构图的偏好哦)。
边框构图
把主体内容放在边框之中,使之在画面中被框选突出。
室内外光比较大的时候,对室外景物测光,使前景(室内墙壁与窗户)被压暗,会形成有趣的挂画墙效果。
边框不一定是完整的、有明确形状的事物。利用角度,屋檐在视觉上的合围,也能被用作半包围的边框。
透过边框观察景物,等同于取景之上再取景,调整你与边框的位置(正侧、俯仰、远近),效果也不一样。
三明治构图
非典型的边框构图形式,如同三明治结构,通过左右(或上下)的前景夹紧,将观众引导至中部狭长的位置,使主体突显。
给人以豁然开朗,适合表现建筑群的中的独立建筑,常配合前后景的明暗反差表现。
隧道构图
配合场景的纵深结构,利用近场低亮度,远处主体高亮度的光照过渡,达到视觉空间隧道效应,使观众得到柳暗花明的心理感受。
适合单一主体已经情绪氛围(安静、疏远)的表达。
三分构图
层次分明的三层式构图,适合表现场景事物的位置关系(上中下、远中近),泛用性强,非常好用。打开手机取景的***线,拍摄时候进行练习,能培养构图意识。
此外配合后期修图的景深虚化功能,能制作出玩具微缩场景的移轴趣味效果。
对称构图
中轴对称把主体平分,带来视觉平衡。注意无论对称轴线是垂直还是水平,记得保持正直。
放射构图
在画面中找到事物透视中的消逝点,以此为重心,把物体和场景的线条收拢起来,能带来非常有视觉张力和冲击力的画面。
轨道列车就是常以此表现的题材。
三角构图
同样依照***的原理进行画面组织,在拍摄大型高层建筑(群)常用三角构图。
需要留意,三角的构图形式并非要求场景围闭成完整的三角形状,只要以一边为参照,两个相邻的边线元素有朝内聚合的倾向,就可以看做是三角构图了。
对角线构图
雕像手臂的指向,带来力量感与方向的元素,完成画面的对角引导线的构成。
中心+对焦
综合利用的中心与对角线的进阶构图方式。前景主体花朵放置于中心带来稳定感,而后方的倾斜山脊线增添了画面动感,并且在天空背景前加入了层次。
字母构图
以字母轮廓线为引导,对景物进行组织,适用于轮廓线条明显的室外场景或者室内可摆设的静物拍摄。
利用盘子与视角倾斜,形成S形构图。
以及突出盘子造型边线的C形构图。
在场景中提炼轮廓线条是关键。
交点构图
井字交点
三分构图的进阶技巧,将画面纵横三分形成井字形的分割,将主体(趣味中心)放置于交点上。虽然是朴素的入门的技巧,但非常实用,能让普通观众对作品产生专业感的小窍门。
黄金分割点
再次进阶,找到画面的四个黄金分割点,放置主体。
注意两者的细微差别,井字构图可以看做简化版的黄金分割构图的应用形式。
黄金分割点带来的视觉美感,能很好的融入其他技巧当中,前面说到的隧道、放射、字母构图等,都能把主体设置在黄金分割点上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