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问诊台#这张照片如何构图拍摄才更有感觉?
这张照片主题不错,立意很好,刚好我在课程中用类似的照片举过例子,说说我的想法。
像这种照片,一般我会用比较低的角度——大概是蹲下来的高度拍。这样的话,地面上的空间可以被压缩,地面变得更美,人物的前方也会是天空,而不是地面,有种向前的力量。
如果想要更有感觉一点的,可以拍得委婉一些:贴近地面,把焦点对准在近处的树叶上,两位老人在背景里虚化,但是隐约还可以看出两人的动作。
这样的照片最好呈左右对称构图,并且路向远方的延伸可以呈一个等腰三角形,也很有美感。
【拍美不拍丑,求新不求同】——我是朱子先生。
2018,我将会继续分享摄影技巧,想学习更多摄影知识,想看更多美图,就来关注我吧。欢迎向我提问摄影类问题。
问题主要想看你通过照片想要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思想。因为说你其实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你在你的照片中可以赋予非常大的个人感情色彩在内。因此,你让别人来评判说这张照片怎么样才能拍的更具有感***彩我觉得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同时的话,我个人觉得这张照片还是从构图上需要一些进行改动的地方的。
你所说的这张照片是想要突出父母。因此,我个人觉得你有两种构图方式是可以进行参考的。第一种是你拍的不够劲。你可以试着去更加贴近父母来进行记录。通过对于他们背影的拍摄。来体现出一种你所想要表达的感***彩。其次的话呢,我个人觉得你可以再离远一点进行拍摄。用道路两旁的引导线来体现出父母渺小的背影和大自然做出对比。同时,我个人觉得因为你带他们去动物园,并不需要赶在路上拍出这些照片。你可以在他们游园的期间进行一些抓拍;当然,这非常需要你及时去关注他们的表情。同时按下快门这就对于个人的反应能力,需要有一定的要求。
拍照片要想有艺术效果,最好是回避“肉眼视角”。所谓的“肉眼视角”是指人用眼睛观察世界时通常使用的视角,一般是把主体放在画面对角线相交的位置(也就是正中间的位置),这样看得比较清楚,不需要“侧目而视”。
但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拍照,画面就没有“陌生感”,拍出来的照片和平时用肉眼看到的现实生活没什么区别,这样的照片就不好看了。
对于您的这张照片,我有一个小建议,仰拍,把两位老人放在画面的地步,树木占据绝大多数的面积,这样的视觉效果就比较特殊了。当然您也可以俯拍,让地面多一些,效果也不错。
另外,人物可以适当再小一些。
想拍摄有感觉的照片,首先是某个瞬间先感动自己,然后再加上一些构图,用光技巧,让画面更唯美。
业余时间喜欢手机摄影,所以针对楼主这张照片的拍摄主题,以及画面,说说自己的五点建议,希望对楼主有帮助,也欢迎老师们多多指点。
一、换个角度拍:
原图:目前这张照片是行走中拍摄,正常“肉眼视觉”,没有特别的感觉。
建议:如果换个不常见的视觉角度,比如:蹲下,手机贴近地面仰拍,会是另外一种感觉。借助地面落叶前景,表现出远处父母的高大身影,整个画面更延伸。
类似下图效果(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二、准确的“延伸、透视”构图:
拍摄这种两侧成排树木,中间一条小路的画面,可以用延伸***的构图,让画面对称平衡,看上去更舒服,唯美。
▼原图:目前楼主的图片,没有特别好的利用两侧的成排树木,图片下方左右两侧路面的位置不太好,倒置画面有点倾斜。
▼建议:将两侧的路边或树木,放在画面的左下右下角两侧,这样整体就会很平衡。
比如:类似下图构图,对比两张照片,哪个更舒服些?
三、抓拍互动瞬间:
拍摄这类人物场景,尤其楼主拍摄的是父母并肩行走的背影,如果想更有感觉,需要把握一些互动的瞬间,让画面更有故事感。比如,两人互相搀扶,牵手,或者恰好相望聊天等等。
▼原图:目前看楼主的照片,两位老人没有太多的互动,一前一后,基本没有交流,这样就很难让观看的人有感觉。
▼建议:多观察,尽量抓拍到一些互动的瞬间。
比如:互相搀扶
比如:手牵手行走
四、利用好光影:
看楼主的照片是阴天,有点可惜。***如是晴天,就可以利用好光照,拍摄人物、景物的光影,也是另外一种感觉。
比如:下面两张图就是小月在公园中偶遇的场景:
- 两位老人静静的坐着,身后一抹阳光,很温暖的画面
以上四点,是小月有针对楼主的照片主题,结合整体构图,画面,整理的一些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还请老师们多多指点。
五、最后想说:
除了以上四点,还有一个让照片更有感觉的关键——后期修图。
如果画面更鲜明亮丽,对比更强烈,要好过,灰茳茳的感觉,比如:楼主的照片,小月手机简单后期,伙伴们可以感觉一下前后对比。
文|岳小月 更多手机摄影技巧,创意后期修图,欢迎点击”关注“
我觉得第一眼看过去,这张照片有点歪,题主在拍的时候,没有横平竖直的拍下来,这一眼看过去,会让人觉得怪怪的。
然后我个人认为,如果是一个有弯曲的小路,就像引导线那种效果的,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这都是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具体还是要以问诊台的***说的为准。
摄影构图的几种基本方法?
常用的基本构图法
1、中心构图法
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心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主体突出、明确,而且画面容易取得左右平衡的效果。这对于严谨、庄严和富于装饰性的摄影作品尤为有效。
2、水平线构图法
水平线构图是最基本的构图法,以水平线条为主。水平,舒展的线条能够表现出宽阔、稳定、和谐的感觉,通常运用在湖面、水面、草原等等。
3、垂直线构图法
垂直线构图即画面中以垂直线条为主。通常运用垂直线构图的时候,被摄体自身就符合垂直线特征,例如树木。垂直线在人们的心里是符号化象征,能充分展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4、三分构图法
也称作井字构图法,是一种在摄影、设计等艺术中经常使用的构图手段。在这种方法中,需要将场景用两条竖线和两条横线分割,这样可以得到4个交叉点,将画面重点放置在4个交叉点中的一个即可。
5、对称构图法
对称构图即按照一定的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使画面中景物形成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常用于拍摄建筑、隧道等等。如果前期没法完全对称,也可以通过后期进行校正和剪裁。
6、对角线构图法
对角线构图是指主体沿画面对角线方向排列,旨在表现出动感、不稳定性或生命力等感觉。不同于常规的横平竖直,对角线构图对欣赏者来说,画面更加舒展、饱满,视觉体验更加强烈。
7、引导线构图法
引导线构图法,即利用线条引导观者的目光,使之汇聚到画面的焦点。引导线不一定是具体的线,但凡有方向的、连续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引导线。现实中,道路、河流、颜色、阴影甚至人的目光都可以当做引导线使用。
8、框架构图法
框架构图,即将画面重点利用框架框起来的构图方法,会引导观者注意框内景象,产生跨过门框即进入画面的感受。由于框架亮度往往暗于框内景色亮度,明暗反差大,要注意框内景物的曝光过度与边框曝光不足的问题。
9、重复构图法
重复构图法,其实也是铺满画面。即当主体是一群同样的东西,将这一群主体同时拍下来的构图方法。单调地重复统一[_a***_],占据整个画面并且没有明显杂乱的其它物体出现,同样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在摄影中运用色彩对比构图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摄影创作中对比是一种常用的方式,也是最基本、最靠谱的方法。从实践来看,对比的看法有多种同,但最基本的方法是冷暖对比,这种方式单纯从拍的角度,一次往往难以满足,更多的通过后期去强化,先把作品的明暗关系确定后,再从冷暖关系去强化。
这张图拍于2018年11月,从色彩角度是冷暖对比,大片的蓝色调,加上红的暖色调,形成一种对比。
这张街拍图片,是来自国外的一名摄影师,左右形成明显的反差。
你的照片好吗?
拍照对于大家来说必定是常事了,出门来一张、吃饭来一张、旅游来一张....无论任何事都想来一张发发朋友圈,求得那寥寥的几个赞获得些安慰,可是....你拍照好吗?
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教你怎样将照片质感和故事感提高,让你成为朋友圈里的摄影***,独领***!
黑白(明暗)对比
照片中运用黑白对比也就是明暗对比,明暗关系是由对比度直接影响的,明暗关系是图片色彩搭配的基础,一明一暗可以表现出照片的层次感,立体感,空间感。黑白照片就是表现明暗对比的最直接形式。在无色彩的照片中,黑白的明暗比例就格外重要了。较强的明暗差异可以呈现出鲜明的重量感。
最简单的明暗对比就是选择强光照射的地方对比附近的阴影结合拍摄,这样的对比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色调对比
在摄影中,色彩搭配就是一大学问,强烈对比的色调可以***人的视觉感官与情感,暖色调让人感到温和,冷色调当然就让人感觉忧郁冷淡。
当冷暖色同时呈现在一个画面时会产生较强的视觉效果,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内容对比
想要照片充满故事性,最能用到的方法就是内容对比。内容对比可以不太追基本功,但是要求拍R摄对象的状态及内容足够产生强烈的对比,能足够说明主题。澳大利亚摄影师Roger stonehouse在越南街头曾拍到过一幕经典的内容对比图像。
在我们身边也会有这样强烈的内容对比画面,只是可能我们更在意的事美丽的风景,却忽略了这些记录真实***的内容画面。
照片想提升***和美感,运用上这三大对比,你定能成为朋友圈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