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构图后对焦”还是“先对焦后构图”?我们真的懂单反吗?
对焦和构图是摄影的基本操作,拍摄任何照片都需要这两个行为,但到底是“先构图后对焦”还是“先对焦后构图”,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的。
1.先构图后对焦
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构图后对焦,这个应该是符合正常人操作的一个步骤。摄影构图其实就是指如何把需要拍摄的人、景、物巧妙地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画面布局的方法。
可以说,摄影构图的关键和意图本质上只有一个,那就是“突出重点”,思考怎么构图其实就是在思考怎么安排有限的画面能够最好的表达出你拍摄的主题。我们实际拍摄中也是先想着拍摄什么东西,怎么能够美丽的呈现画面,然后再对焦进行拍摄。
2.先对焦后构图
你有没有这样的神烦经历,在拍摄微距或隔着玻璃拍摄时,对焦按钮都快按掉了,“嘀嘀”半天依然对不了焦!在暗光条件下或被摄体反差较小时,我们就可能用到先对焦后构图的操作,因为你构图好了,但是对不了焦没法拍照啊。
当被摄主体前有透明障碍物阻挡,或主体太小而背景很复杂时,相机就容易被迷惑而不能准确对焦,像隔着玻璃拍摄、微距拍花朵时就常遇到这种情况。这时候就就需要先找准能对焦的地方,然后平移相机进行构图来拍摄,也就是先对焦后构图。
所以,到底是“先构图后对焦”还是“先对焦后构图”,这个要看你拍摄的集体环境再做决定了。
毒家摄影指南,让摄影像眨眼一样简单!
(单反摄影控:***mapp;《毒家摄影指南》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严禁篡改和盗用,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这问题很普遍,这就是能看出摄影人的功底来了,当初胶片旁轴,也就是机械平视取景,或者单反机械相机使用者,与起步于傻瓜相机者的区别,有前面功底人们,对于数码相机只是个适应过程,很短,熟悉一下就可以掌握它,傻瓜相机起步的,有些事情真的一时玩不转,而且很少有真正弄明白的,后期成了这些人们完全指望。
对焦与构图谁先?不是不想说,而是该明白的能明白,讲一顿不明白的大有人在,不是说的跑题了。
分拍摄对象而定。拍静态人像时,拍摄距离固定,焦平面不再前后移动,此时先对焦人眼,再左右构图焦点依然清晰。动态拍摄时,只有边对焦边构图,二者同时进行,方能保证主体清晰。
拍照是该先构图后对焦”还是“先对焦后构图”?我们真的懂单反吗?
在使用单反时,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莫过于按下快门键。要知道对焦往往只是相机拍摄照片的一小部分,真正复杂的是相机运作的一整套完整系统。
相机运作流程:1.取景器(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反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形成画面,透过五棱镜反射到目镜。) 2.对焦系统(实现镜头焦距准确,使画面清晰。)3.感应器工作(按下快门,反光镜抬起,感光元件接收光线信号。)4.处理器(通过感应元件获得数据并处理)5.储存(导入文件至存储空间)。
先对焦还是先构图如何抉择
当我们理解相机运作原理时,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无论先对焦还是先构图哪种方式对于相机来说都是可以运作的。只是我们该如何去抉择呢?
1.先对焦后构图
先对焦后构图的方式是我在学习人像摄影时最早接触的一种对焦方式。大多数情况下,人像对焦拍摄流程为:选取好位置》角度》美姿》半按快门对焦》构图》》对焦人眼》上下左右机位构图》拍摄。这种办法主要优势在于拍摄效率高。
2.先构图后对焦
先构图后对焦往往大多数是配合三脚架使用的。三脚架拍照主要增加相机的稳定性,但同时限制着构图,机位的高低。而这时通常我们会使用调整对焦点对焦,或者是手动对焦。这种拍摄多用于精准对焦,慢门拍摄,预判。这种拍摄办法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拍摄作品要求更加严谨。
对于先对焦后构图还是先后构图后对焦其实都只是辅佐于我们拍摄需求而已。
对焦方式延伸
点对焦 区域对焦
在聊到先构图后对焦时我们就不得不聊下对焦模式及对焦点。点对焦顾名思义即取景器中只有单个对焦固定点(优点:对焦精准,焦平面清晰。缺点:对焦范围需手动调整或移动机位调整)。区域对焦即根据相机自动识别,在对焦点覆盖区域实现自动对焦。(优点:构图后,相机可自动识别拍摄物体实现对焦。缺点:当大光圈时出现多个可识别物体时,对焦指向不清晰,可能需要多次对焦多次拍摄才能获得精准焦平面)。
单次自动对焦(ONE SHOT) 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I FOCUS) 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AI SERVO)
单次自动对焦半按快门对焦后,焦点不会再变化。(这种对焦模式适合拍摄相对静止物体,例如静物,风光,静态人像)
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半按快门时会有时间规律的不停对焦,焦点会随机位变动,拍摄物体变动而变动。(这种拍摄模式适合拍摄有规律运动物体,例如跑步,飞鸟滑翔等)
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这种对焦相对于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只是在把规律时间取消,实现一直持续对焦。(这种对焦模式适合运动规律不固定,时快时慢)
合并知识点
单点+单次自动对焦适合先对焦后构图。(主要拍摄静态拍摄物体焦点且位置清晰)
多点+单次自动对焦适合先构图后对焦。(主要用于运动物体拍摄,静态也适用,但焦平面随相机识别而变动,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焦平面)
单点+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适合先对焦后构图。(主要拍摄焦点位置固定,运动物体)。
多点+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适合先构图后对焦。(主要拍摄焦点覆盖范围运动物体)。
总结
无论先对焦还是先构图拍摄,我们要在实际拍摄环境中做出选择对的抉择。从而达到高效且高质方法。
我是造像师abean 一个热爱摄影的人,喜欢摄影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期待与您分享关于摄影的那些事!
对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先构图后对焦。
因为,一张照片构图很重要。好的构图能给照片增色不少。再说了,照片就是把三维的现实空间用二维的形式表现出来。
再就是,单反相机有很多的对焦点,一般能满足你构好图后再对视觉中心或主体对焦。
在我们的拍摄中,常见的照片往往是构图好的照片或者构图欠佳的照片。合焦不准的照片很少。既就是对焦有点偏移,镜头的景深也就弥补了对焦偏移的问题。
但是,有时候我们也用先对焦后构图的方式拍照。最常用的就是构图后,相机说给的对焦点不能满足对焦要求,那么我们就要用先对焦后后构图。
比如:我们拍人物特写。往往对焦点要在人物一只的眼睛上。具体操作方法是,对被拍人物的一只眼睛对焦,半按快门不松开,移动相机构图,完成构图后再按下快门完全释放快门完成拍照。
所以,在拍照时多数情况下用的是先构图后对焦。但是有时也用先对焦后构图。在拍照时要灵活应用。不能死记硬背的先对焦或先构图的方式拍照。
佳能6d先对焦后构图,半按快门后,相机只能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吗,这样能保证图像不虚吗?
佳能6D先对焦后构图,半按快门,相机上下、左右移动,能保证画面清晰吗?
佳能6D,是一款入门级的全画幅单反相机,就我用六年时间的感受来说,佳能6D还是不错,当时是买的套机,镜头为佳能EF24—105mmF/4L镜头,多用于[_a***_]拍摄,为家人拍点人像照片,偶尔拍摄一点婚前和公司活动等。
佳能6D这款机器,性价比高,画质不错,对焦速度也不算慢,个人觉得还不错,尤其它的高感很管用,在拍摄婚庆的时候,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我会开到3200,噪点好可以忍受。
在用佳能6D机器拍摄的时候,将焦点对准拍摄主体以后,半按快门锁定焦点,可以上下、左右移动进行重新构图,拍摄主体的清晰度不会改变。如果我们要进行测光锁定的话,先对比较合适亮度的地方进行半按快门测光,再按“*”星号按钮锁定测光,重新对焦构图即可。
以上就是个人对焦点锁定的一些体会,仅供参考,不同的拍摄者对机器的应用有不同的方法。
脑摄狼图世界,爱好摄影,且擅长后期处理,敬请关注本头条号!
为什么单反相机主要以拍摄横幅为主,而很少用竖幅构图?
没有这个说法吧,拍横幅还是竖幅主要取决于你想表达的内容,或者看拍照景物的实际情况,我家有个显示屏是竖幅的,为了在上面展现出效果,我就必须拍竖幅照片。当然,从人们审美情趣上看,人们还是更多的喜欢横幅照片,再加上横握相机拍照可能是大多数摄影者的拍照习惯,也许这就是你说的主要。
相机的设计是横着抓握的,大多数摄影师也习惯了这种操作,具体横幅还是竖幅拍摄时需要看构图的需要。
其实原因很简单,
原因一:人的眼睛是横向排列的。
原因二:照相机就是这么设计的。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看图,
竖屏的手机正在改变着大家的习惯,
只有竖图照片,在手机上
才能得到最好的展现比如抖音基本上是竖幅拍的,
你是时候要多尝试拍摄竖图了
然而随着手机越来越普及,
摄影创作由过去横屏构图
越来越多地转化为竖屏构图,
以适应手机的观看,同时,
也使得画面更具冲击力。
但竖幅构图和横幅构图,
都不是随便用的,
它有它的规律。
如何区分横竖构图的使用场合?
表现广阔时,用横构图;
表现高大时,用竖构图。
横构图适合拍摄广袤的田野、草原、大海等景物;
竖构图适合拍摄建筑、树木等(单独的而非成片的)。
当画面中的线条主要是横向时,用横构图;
当画面中的线条主要是竖向时,用竖构图。
在平常的拍摄中,
大家很少使用竖构图,
其实竖构图用好了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
以下都是竖幅构图也是相当不错的吧!
单反相机拍摄照片,没有以拍摄横幅还是竖幅构图为主的说法。画幅是摄影表现的形式之一,是选择横构图还是竖构图,具体如何确定摄影画幅,主要依照被拍摄的主体外形、想要营造的情景氛围和图片的用途等确定。
的确如你所说,在拍照片时横画幅比较多一些,竖画幅相对较少些。
但是,构图不是纯粹的由主观想象所决定的。更多的是由客观景象所左右的。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知道构图这个概念的含义。
所谓构图,通俗的讲就是画面安排。可以成为构图元素的方面是很多的。比如景物的位置、形状、大小、高低、明暗、色彩、质感、线条、虚实等。
人们常说美的感觉是对比产生的。而构图的目的,正在于景物之间在上述构图元素之间的对比。通过对比来表达和强化主体景物的效果。
那么横画幅与竖画幅有哪些本质的不通呢?
横画幅表现宽广,能够容纳更大更广的场面。它又与地球表面的特征相吻合。无论自然景观还是城市风光,都是在地表之上,横画幅很贴切的表现了这种景象。
竖画幅最能够表达高达的、垂直的景物。例如一棵高大的树木、一座摩天大楼就必须要竖画幅构图才好。
摄影中横画幅用的较多是事实。这一方面是受上述原因所决定。另一方面与所表达主体有着密切关系。比如宽广的大草原、人头攒动的大型会场等。也有个人习惯的不同,或者一些小白还没有真正了解构图的要义等。
但是必须明白的是摄影发展到高级阶段,想上杂志封面,就要尽可能的多用竖画幅。这样更能够吸引编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