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学习单反数码相机基础操作?
学习摄影没有捷径,但学会使用相机却有快速的方法,主要从拍摄模式、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对焦、测光、白平衡、曝光补偿和焦距等知识进行快速学习。快速学会使用很简单,但用好却需要我们后续多加实践。
1、拍摄模式
拍摄模式只需要知道6种,学习顺序为全自动→程序自动P档→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曝光M档→B门。
(1)全自动模式下,我们只要取景构图即可,然后按下快门,光线等都是由相机自动决定,跟手机拍摄类似,适合新手使用。
(2)程序自动P档,可以调整曝光补偿来改变画面亮暗情况,也可以设置ISO、白平衡等参数,相比全自动模式会更有操作性。
(3)光圈优先模式,手动设置光圈,根据景深需要来调整光圈参数,ISO和快门速度自动,操作性比P档更强,也是很多人喜欢的拍摄模式。
(4)快门优先模式,与光圈优先类似,优先设置快门速度,光圈和ISO自动调整,适合拍摄运动类题材,同样比P档的操作性更强。
(5)手动曝光M档,由拍摄者设置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操作难度偏大,需要对各项参数有一定的理解,适合各类场合的拍摄,其中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可以应对很多场景拍摄需要,所以当这些模式失效时,使用M档会更好。
(6)B门是指曝光时间人为控制,可以使用超过30秒的曝光,其他操作与M档类似,也是人为设置。按下快门后开始曝光,松开快门结束曝光。
2、光圈
光圈对照片主要有两个影响:曝光和景深,需要经常调整光圈。
光圈用F表示,光圈=焦距÷等效孔径大小,如F4,焦距50mm时,镜头的等效孔径大小=50mm÷4=12.5mm;当光圈变为F2时,孔径大小=50mm÷2=25mm,所以光圈数值小,光圈越大,进光量增加,所以光圈越大,曝光越多。
光圈对景深影响很大,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所以背景虚化,适合拍摄人像;反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背景清晰,适合拍摄风光。
3、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就是曝光时间。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曝光量就少,同时高速快门可以抓拍运动瞬间画面,如拍摄飞鸟;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长,曝光量多,可以记录光点轨迹表现动感,如车轨。快门速度和光圈一样是每次都需要调整的参数。
4、感光度
ISO是感光元件对光的感应能力的衡量标准,ISO越高,感应到的光越多,但会产生噪点;ISO越低,感应到的光减少,画质会更好。常用较低ISO,如100来保证画质。
5、对焦
对焦,通过对焦机构,让对焦点成像清晰的操作。手动对焦是通过调整对焦环来对焦,操作速度较慢,但对焦精度最准,前期不要求掌握手动对焦。所以要用自动对焦,自动对焦有三种模式:
单次对焦AF-S,半按快门听到嘀一声表示对焦成功,再按下快门拍摄,适合静物拍摄。
伺服对焦AF-C,适合拍摄移动主体,半按快门完成对焦,对焦点随主体移动而移动,再按下快门拍摄即可。
智能对焦AF-A,根据主体运动与否来选择AF-S或AF-C,更加智能化。
6、测光
测光就是对画面的亮暗程度进行测量,然后反馈给拍摄者。测光模式根据测光面积从大到小有评价测光(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和点测光。
评价测光(平均测光),对整个画面进行测光,测光方式非常自动化,可以应对大部分场景使用。但不适合大面积亮部或暗部的场景使用。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对画面中央的1/3区域进行测光,当我们主体在中央区域时用这种测光方式会非常适合。
点测光,对画面的3%-5%的区域进行测光,测光非常精准,可以保证主体的光线正确。但容易让主体以外区域过曝或者欠曝,适合逆光等场景拍摄。
7、白平衡
白平衡对画面的冷暖调有影响,一般新手建议使用自动白平衡。使用白平衡很简单,它主要作用就是还原环境的真实色彩:画面偏黄显暖调时,调低相机色温K值;画面偏蓝显冷调时,调高相机色温K值。
当然,我们在使用白平衡时,常常故意使用白平衡来表现画面氛围。想要画面偏黄的暖调时,故意调高色温K值;想要画面偏蓝的冷调时,故意调低色温K值。
8、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常搭配P档、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使用,当拍摄结果偏暗时,增加曝光补偿;当拍摄结果偏亮时,降低曝光补偿。入门一段时间后,可以了解“白加黑减”原则。
9、焦距
镜头的焦距先了解两点:视角和景深。
如焦距在18-200mm的镜头,18mm时,镜头的视角大,可以拍摄更多的画面内容,在同样的光圈、拍摄距离下,背景会更加清晰。而200mm时,镜头的拍摄视角小,会拉近放大拍摄主体,背景也会变得虚化模糊。
以上九点相机的基本入门学会后就可以使用相机了,但需要多加实践,融会贯通后才会拍摄出好看的作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记得评论转发哦,欢迎关注。
一、了解和学会使用相机上的各种按键
二、学习光圈、快门、感光度与正确曝光的关系
光圈
光圈决定景深,光圈越小,成像清晰的距离范围越广。举例来说:患有近视眼的朋友,不戴眼镜的话,总是习惯性地眯起眼睛看东西,这样往往看得清楚一些,套用摄影的术语,这就叫做:缩小光圈(瞳孔),增加景深!
快门
快门决定运动物体是否能被清晰抓拍。比如飞驰而过的汽车,用慢快门拍摄,你将拍到一个飞驰而过的车影。
感光度
感光度决定噪点,高感光度意味着照片的粗糙,噪点高,低感光度会使照片更加平滑、细腻。
正常曝光
正确曝光的概念与因素有以下四点需要牢记
1、景物的光效和明暗层次;
2、曝光控制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3、胶片的感光度与宽容度;
4、光圈变小则快门速度慢,光圈变大则快门速度快。
三、学习白平衡与曝光补偿
白平衡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指标。
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等。
光学法则-----用最简单的语言帮你揭开摄影的秘密,让每个人都可以拍出大片!-----请大家关注!谢谢!
欢天喜地的新买了单反相机,迫[_a***_]待的翻看起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摄影新手教程,但是很快,你就被无数的专业名词所打垮
这些教程里写的光圈、焦距、快门、景深、感光度、白平衡这些字我是都认识的,但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光学法则为你一站购齐,用最好理解的文字和图片,将几大摄影最重要的参数讲清楚。
光圈
光圈,可以说是衡量一枚镜头价值(价格)的最重要因素。
镜头拿在手里,可以看到几片页状的格栅,这就是控制光圈大小的工具。最大光圈是由镜头的参数和口径决定的,无法更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格栅来选择使用更小的光圈。
下图就是大光圈和小光圈
光圈影响三个参数:
光圈影响进光量。光圈越大,同样的快门速度能够进入CMOS并形成画面的光线就越多。由此可以推断,想要获得同样的进光量(即获得同样的照片亮度),光圈越大,所需的快门时间越短,照片越不容易模糊(拍摄夜景人像时这一点非常重要,敲黑板)
光圈影响景深。景深太重要了,以至于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单独拿出来讲。
光圈影响夜景星芒的形状。光圈越小,拍摄出来的星芒(即路灯等发光物体的边缘)越明显。例如下图是用F16拍摄的星芒
焦距
焦距是一个镜头的最重要参数。它直接表达了这枚镜头的使用意义。
焦距数值越小,能够容纳下的内容就越多。适合拍摄风光(起到缩小镜的作用)
焦距数值越大,能够拍下的距离就越远,适合拍摄人像和远处的东西(起到放大镜的作用)
不同焦距下的拍摄效果
快门
快门速度就是定格物体的能力。
极快速的快门可以将物体定格,例如下图,每一滴水都被定格在画面中。
每一滴水都被定格在画面中
飞驰的摩托车被定格在空中
而慢速的快门(慢门)则可以拍出来如丝如雾的效果,例如下图的雾化水流的效果,以及上面用来距离光圈星芒效果图片中的车尾灯的光轨等。
感光度(ISO)
感光度是人们为了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获得曝光正确的照片而不得已的行为。ISO越低越好,照片越清晰,画面的噪点越小。但是对快门速度的要求就会更高。
在夜晚拍摄人像时,没有白天那么充足的光线,即便光圈已经开到最大,但是为了保证快门速度在安全范围内,不至于拍出模糊的照片,就只能调高ISO
下图是不同ISO下图片的效果。可以看到3200ISO拍摄出来的照片,噪点是非常多的。那么怎么控制ISO来拍摄一张合格的人像或者风光照片呢?在之后的课程中,我们将会为大家讲解。请大家关注光学法则
景深
在介绍光圈的时候就提到景深了,为什么要把景深单独拿出来说呢?因为景深实在是太重要了。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光圈越大,则景深越浅,图片中清晰的空间距离越短。我们用一张更直观的图来为大家举例,请看下图。在F2.8的光圈下,甚至花朵都无法全部清晰,花朵的最后方也虚化了。而在F16的光圈下,远处的大树也被拍的非常的清晰。
不同光圈下,花朵背后的景色的不同清晰度
白平衡
在做摄影培训的这2年里,我惊讶的发现很多专业从事摄影工作的童鞋甚至都不懂如何校对白平衡,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虽然白平衡是几大参数里最不起眼的,但是如果不设置正确,后期修图时也会给你造成巨大的麻烦
虽然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自动白平衡,但是很多光线复杂的场景里,就必须要用手动白平衡来确保颜色正确。尤其是在使用房顶的白炽灯和LED灯进行拍摄的时候,白平衡尤为重要。
这是一张在LED顶灯下使用了自动白平衡拍摄的图像
校对过白平衡之后,拍摄出来的图像。
下图是不同白平衡预设下的颜色表现差异。
设置白平衡除了可以让我们获得正确的颜色以外,在特殊的场景还可以起到渲染环境颜色的作用。例如下图,使用比较冷的白平衡,可以拍摄出不一样的照片。
设置白平衡除了可以让我们获得正确的颜色以外,在特殊的场景还可以起到渲染环境颜色的作用。
好了。相机的几大参数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到这里。之后我会对每一项参数单独写文章来问大家详细的讲解。
请大家关注光学法则,持续为你带来专业的摄影知识。
光学法则-----用最简单的语言帮你揭开摄影的秘密,让每个人都可以拍出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