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小白怎么学手机摄影才能不被吐槽直男拍照呢?
首先申明下,我在两年前也是一个零基础小白,然后一个突如其来的旅行走上了户外徒步的道路。看了太多的美景,觉得我要把它留下来,于是我就开始了摄影之旅。
说这些是为了让你先明确你为什么要学拍照,你明白了这不是一时之勇,才能好好的坚持下去。
接下来我说说我的学习的旅程,我第一步先关注了摄影的公众号,每天看里面推送的摄影知识,包括不限于构图方式、光圈快门的知识、色彩等等。然后出去拍,一定要实践,如果不好意思也没关系,你在家里拍物件,杯子、床、椅子等等,你自己去摆放位置去找角度拍。
拍完照片之后,开始看自己的照片然后对照网上的照片,差在那个地方。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差别,是角度不对呢,还是光线不对,慢慢去修改。这也算是水磨功夫,花一定的时间。
慢慢的你会发现自己照片越拍越好,之前的照片都是垃圾,然后就会进入瓶颈期,你会发现怎么拍都不能更好了。这时候你要考虑从其他方面入手,光暗、视角、色彩、延时等等。一个新天地向你打开。
附几张手机图参考参考
我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其实科技发展到今天,手机的更新换代,全民用手机拍照的时代已经到来。出门旅行,朋友聚会,散步逛街,等等,人们都会掏出手机来拍照,因为很方便。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拍出好看的照片,给女朋友拍照不会被说成直男摄影师呢?我说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你一定要勤奋,勤能补拙,不要怕笑话,要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中多用手机拍照,拍的多了,你就有了勇气,自然而然你会分辨哪些拍的好,哪些拍的不如意。
其次,要熟悉自己的手机的功能,目前,苹果的手机,原生相机的功能都比较智能,很好掌握,里面也有一些自带的拍摄模式比如HDR模式,liveshot等,掌握的好都可以拍出很不错的照片。安卓系统,主流的华为,VIVO等,里面的相机都带有很多的专业模式,可玩性很强,多研究,了解设备是拍好照片的关键。
第三,实践,掌握再多理论,都要付诸于行动!拿起手机,带着女朋友去不同的场合给她拍照吧,各种角度,小道具,拍完让她看,她满意了,别人才可能满意!这一步尤为关键!
第四,多看看有关审美的书籍,多看优秀的特别是摄影方面很优秀的电影如《布达佩斯大饭店》,里面的对称构图,多看一些文艺短片,时尚杂志等等,也有一些app比如图虫,都可以从中学习到构图,用光,调色的知识。
最后,还是多拍,多练,多学!女朋友是最好的模特!
我想学摄影,怎样入门?要先学哪些知识?
个人感觉,摄影入门需要先学习基本的构图知识,如九宫格构图之类的。然后再开始了解相机的基本结构,熟悉相机的成像原理。最后,学习相机的光圈、快门、镜头、灯光的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拍出自己理想的照片!
首先要搞清楚最基本的专业术语及应用,啥光圈了,白平衡了,曝光补偿了等等
其次要学会掌握光线,角度,主题,培养你最基础的观察力和构思想象力,无论你想拍风景还是人物,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先熟读你自己相机的说明书,然后逐一对照说明书熟练操作相机各部分的功能,然后多加练习。可参考网络教程熟悉快门、光圈、感光度在各个场景的组合,多拍。练习怎样构图,并适当学习后期一些调色修图技巧。学摄影一定要勤拍,从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
零基础怎么学习摄影?
先学会使用摄影没备,如相机手机等,掌握基本要领,多实践多摸索,出去拍拍拍,从拍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平时学习些摄影知识,虚心向内行的师付请教,学摄影中多动脑多思考,只要勤奋肯定能入门。学摄影,就象大妈们跳广场舞,也是一种***,不要盲目去攀比,自己爱怎么拍就怎么拍,只要自已开心快乐就行。
第一步报课程(线上线下均可)然后自己分类别边学边笔记,以下截图是我整理的学习分类:
以上是截屏目录
展开细节举例:比如光位光质,机位的学习
第二步:把课程和自己笔记作为实践时的原则打印出来放手边,按照拍摄主题由简单至复杂不断练习。
多看看各大摄影网站上其他人发的图,有喜欢的就注意一下别人的构图视角与后期,而且一般情况下图片会标注拍摄参数,那也是你要仔细看的。如果你想好好的学摄影的话需要有一台单反(哪怕是入门级的都行)然后配一个18-200和一个50 1.8镜头,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是我个人的经验,因为使用单反会让你对光圈、快门、感光度、构图、[_a***_]曝光等等摄影要素的构建关系有一个大致的直观的了解。然后用18-200这个很多人嫌弃的镜头拍上一段时间,看看你用的最多的焦段是哪些,再考虑购入更高级的镜头,这样的话比起盲目的乱入高阶镜头要有目的性的多,还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50 1.8这个镜头是性价比最高的镜头之一,它能让你花最少的钱享受到大光圈的乐趣。手机摄影只是摄影的一个旁枝,虽然由于他突出的便捷性,慢慢的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但如果没有一定的摄影基础的话想拍到出彩的片子的概率也不会很高。
零基础自学摄影,有什么好的方法或者***推荐吗?
多看摄影杂志,学习他人作品构图,能上杂志的图片一般都错不了。
多拍摄,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相信熟能生巧,几万张照片过后也是老司机了。
多观察明暗体现较多场景,逐步摸索光影效应,控制高光和暗部过度。掌控光圈、速度、ISO之间搭配,勤加练习运用曝光补偿功能,细致观察之间差异。
别学那些铁手腕和随意拍摄后期剪切的毛病,有三脚架就要用,能现场构图就不留在后期处理。其他就是参悟了,这个没法解释,靠个人修为和对色彩敏感程度及艺术理解能力,别人无法替代。
零摄影基础,如何入门胶片机?
零摄影基础,想要玩胶片相机,确实是比较麻烦的了,因为你要想在你所在的城市找个懂胶片的朋友现场给你讲解讲解,或者手把手教你,确实不容易找到了。
到网上东找找西找找,也不容易,支离破碎的了。
针对你的问题,我大概谈谈如何学习胶片摄影:
一、最好在某宝购买旧书,嗯,旧书,就是以前出版的胶片摄影的一些书籍了,比如说简明摄影知识,这个就很不错的。
简明摄影知识,这本书是胶片摄影的最佳入门图书
二、先从简单的,但是能够完整控制光圈、快门速度、对焦的纯机械相机开始练习
比如说,凤凰205,华夏823,这种机型,对于入门非常有用。
三、购买胶卷的时候,可以一次性购买10个,反正你一个胶卷也是学不会的了。
不如多买一些胶卷,节省快递费。
四、拍摄的时候,拿个小本本,记录一下,记录一下拍摄场景,拍摄参数,思考,等等。
等冲洗扫描结束了,对照着反思一下嘛。
五、如果真的是想要系统学习一下,建议你在网易云课堂学习胶片摄影的系统课程,目前整个互联网上,好像只有网易云课堂有系统的胶片摄影课程。
在胶片摄影时代,有一些法则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控制相机。
阳光16法则
测光与自动曝光功能是在胶片时代后期才出现在相机上的,在此之前,人们通常使用测光表。但在没有测光表的情况下,摄影师一般用阳光16法则估量曝光值。
将快门速度尽可能设为感光度的倒数,例如ISO 100的胶卷快门速度设置为1/125,ISO 200的胶卷快门速度设置为1/200。
然后根据口诀判断光圈值:天气晴朗光圈设为f16,多云光圈设为f11,阴天光圈设为f8,如果天气非常阴沉就把光圈设为f5.6,下雨下雪和一早一晚光圈为f4。
至于怎么分辨天气情况,法则后四句也给了解释:当能留下清晰的影子便是晴天,如果阴影清楚但边缘有些模糊就属于多云,如果阴影不清楚但仍然可见就属于阴天,如果没有阴影,天气就是非常阴沉。
Tips.
1、可以再根据互易律对快门速度和光圈进行相对的变化以达到自己需要的效果。
2、以上法则仅适用于春秋两季日出两小时后和日落前的两小时之前,春季需调小一档光圈,冬季需要开大一档光圈。
3、阳光下,被摄体正面受光适用该法则,但是侧面受光需加一档光圈,背面受光需加两到三档光圈。
月光11,8和5.6法则
拍摄月亮有专门的法则:当快门速度为感光度倒数时,满月用F11的光圈,半月和1/4月分别用F8和F5.6。
相机抖动法则
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使用50毫米的镜头时,如果手持拍摄,速度至少要在1/60以上。如果低于此速度,手持拍摄可能会导致拍虚。
18%灰测光法则
用18%中灰板测光会带来最好的效果。如果没有灰板,可以将手掌摊开面向阳光,对手掌测光读数,然后加一档曝光拍摄。而不同的肤色对结果的差别几乎连一档都达不到。
此外,灰卡也是调节白平衡的好工具:相机可以通过用现场光拍摄灰卡对相机设置自定义白平衡,也可以多拍一张带灰卡的照片然后通过电脑后期调整恢复白平衡。
景深法则
对焦点取在整个景深的前三分之一位置可以得到最大的景深。因为焦点后的景深是焦点前的二倍。此法则在拍多排的合影时常用,通常会将对焦点对在前三分之一排处。
曝光法则
经典的建议是:保证高光区曝光准确,低光区随他去。这一建议适用于反转和数码相机。而对负片,特别是彩色负片,最好增曝一档。
不过,在一直很火的高感降噪教程“杰夫流程”中,第一步便推荐影友向右曝光,文中提到:
“向右曝光简单的说就是在相机的正确测光值的基础上再强制过曝,使得直方图里的数码信号曲线在右边垂直边边缘没有被切断的前提下(即高光没有溢出),尽量的让曲线的峰值靠向右边。 这样做的好处是被记录的数码数据中信号数据(即图像数据)和噪点数据的比例更大,就是说图像数据增加而噪点数据减少。”
闪光距离法则
闪光灯距离主体为原来两倍,则曝光应增强为原来四倍。比如,闪光灯在感光度100时的有效距离为20米。如果需要闪光距离为40米,则需要使用感光度为400的胶卷。
动态捕捉法则
如果物体沿镜头的轴线运动,1/125的快门能捕抓下来;如果它垂直于镜头轴线运(从取景框的一边到另外一边)能用1/500的快门速度捕抓下来,如果物体沿镜头轴线成45度运动的话,只需要1/250快门速度就能捕抓下来。
日落测光法则
拍摄落日时,要对落日上部测光,但取景器中不要取到太阳。如果想让照片上的日落看上去比实际晚一小时,可在曝光补偿中减一。
数码冲印尺寸法则
数码照片最佳的扩印尺寸应该不超过长与宽的像素数之和除以200。如果需要影展素质的照片,请除以250。
像素翻番法则
要使数码相机分辨率dpi增倍,像素数要翻两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