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时有哪些平衡构图的方法?
这个问题可以有不同回答角度,可以从构图的角度来讲,比如对称式构图。也可以从画面中的各个元素的角度来讲。
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视觉重量。最典型的就是黑色的视觉重量要大大超过白色的视觉重量。饱和度高的色彩的视觉重量超过饱和度低的色彩。
陪体
陪体的作用除了衬托、说明主体以外,还有平衡画面的作用。
前景的作用也有很多,比如装饰画面、引导视线,还包括平衡画面。
大的面积
比如大面积的水面,有共识的意识。三分线构图就是类似的平衡画面的方式。拍人物,头面部的视觉重量会更重。
在一个问答的答案里很难总结得太清晰,只能大致的分享一下个人的看法。一定有遗漏,希望有更好方法的摄友补充。
摄影时的平衡构图,既要避免因平衡而产生的呆板,又要确保画面视觉稳定,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均衡”,我主要运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供参考。
1、色彩平衡
***用冷暖色彩对比时,暖色分量比冷色重;在同一色彩中,纯度越高的分量越重。因此,在构图时,可以在大面积的冷色中嵌入少许暖色,或通过提高(降低)某种色彩的纯度来求得平衡。
(摄影/夏雪)
2、形态平衡
物体的形态有多种多样,一般圆形物体比方形物体分量重,大体量物体比小体量物体分量重,在构图时可以结合大小与多少来平衡画面。
(摄影/夏雪)
3、虚实平衡
摄影构图时,往往会***用虚实对比的手法突出主体,这时,轮廓清晰的物体分量重;而虚化的物体分量轻。因此,清晰的物体面积宜小,虚化的物体面积宜大。
(摄影/夏雪)
4、动静平衡
在同一画面中,运动的物体分量重,静止的物体分量轻。如下图,一株树与一头牛对比,虽然大小悬殊,但依然能给人稳定的视觉效果。
(摄影/夏雪)
5、远近平衡
在同时具有远景和近景的画面中,近景分量重,远景分量轻。特别是***用广角镜头拍摄时,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让远近的分量对比更明显。
(摄影/夏雪)
6、影调平衡
高调照片中的深色分量重,低调照片中的浅色分量重。因此,在高调和低调摄影中,暗部和亮部的搭配需要精心安排。
(摄影/夏雪)
平衡构图,实际上就是视觉艺术上的分量对比,这种对比随着拍摄角度、光线明暗、色彩纯度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实践中必须灵活掌握,构图时不能强求数量上的平均分配,而是追求视觉上的平衡稳定。(图文原创/夏雪)
夏雪摄影,欢迎关注,感谢点赞分享!
摄影的构图方式,千变万化,法无定式。
以网络百科给出的平衡式构图的定义,是比较狭隘的。是指摄影构图画面的某一角或者一边安排了主体,相对的在画面的另一角或者一边安排一个陪体,给人以满足、均衡的感觉,画面结构完整,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这个注解的定义,就是画面一定要有主体和陪体的对应关系,以达到画面的平衡感。
而实际的摄影拍摄中,很多构图是在平衡式构图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一个或多个构图方式,协同表达画面的。
一、广义上讲平衡式构图对立与非平衡式构图。
很多构图方式都是可以归入平衡式构图的,只要达到画面的稳定感就可以。三分法,井字构图,居中线、垂直或水平有序排列,几何图形中的正方形、三角形构图,都可以体现稳定感。
二、 狭义上讲平衡构图就是百科注解的定式。能与这个要求接近,给人极其稳定感的构图方式,只有对称构图和框中画的构图方式。
有人讲平衡式构图是静态的,其实这个说法不全面,平衡式构图在风光片中表现出的是静态稳定;而在有人物、动物等动态主体或陪体加入的时候,就是体现一种“静中有动”的和谐。
这样说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学习一种构图方式,一定不要死搬硬套,要活用,要妙用;更多的时候打破定式的构图,才是最好的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