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的照片没纵深感和层次感,是否是构图出了问题?
感谢邀请,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先说纵深感。纵深感有所用镜头原因,也有构图的原因。
拍摄时如果有广角镜头,纵深感就会更强烈,焦距越广,纵深感越强。
(拍摄参数:D300+14-24 f7.1 1/250 ISO200 +0.3EV)
上图是14mm焦距拍摄。广焦镜头带来比较强烈的纵深感。这是设备的效果。
(D300+14-24 f6.3 1/1250 ISO200 +0.3EV)
在构图上,有了引导线,会更加增加纵深感,特别是像上图在画面上有消失点的时候。
所以纵深感来自镜头和构图。用广焦镜头,构图上加入引导线。
再说层次感。我认为你所说的层次感应该是指画面的层次感。层次,在黑白照片的时候是非常讲究的,说一张黑白照片好,用的最多的应该就是那句“层次丰富”。这个层次是从纯黑到纯白256级灰而来,而在彩色照片上,除了上面所说的层次,还有影调的层次、色调的层次等。层次感基本上与构图无关,层次来自于照片的曝光准确。
(D8500+80-400 f6.3 1/320 ISO64 )
像上图,这种光比较大的时候,更需要准确的曝光来展现画面的层次感,如果过曝,太阳会没了层次,光板一个;如果欠曝,建筑物会死黑一片,没了层次。
(D3850 80-400 f5.6 1/125 ISO64 +0.3EV)
这是典型的影调上的层次,明与暗、浓与淡。
掌握准确的曝光和后期适当的调整,是展现层次的关键。特别是在光比较大的时候,更需要后期压亮和提暗。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关注。
谢谢邀请。拍摄的照片没有纵深感和层次感,是否是构图出了问题?我的回答是,构图肯定出了问题,但也有其它方面原因造成。
说构图出了问题,是取景构图时主题不突出,导致主次不分,视角混乱,使画面看上去平淡无奇;同时,使用400mm以上的中长焦镜头拍摄时,因其具有压缩空间的功效,也容易使照片失去纵深感和层次感,还有就是拍摄的图片曝光过度,丢失细节,也容易造成纵深感和层次感丢失。
一张照片是否有纵深感和层次感,多数指的是风光(风景)图片。通常来讲,照片的纵深感是指由近至远的纵深长度在视角中的反差度;而层次感是指由远到近的层次清晰度。一幅优秀经典的风光摄影作品,层次感和纵深感是必须具备的要素,而要想使一幅摄影作品同时具备层次感和纵深感这两种要素,构图很关键。
在拍摄风光作品时,要想拍摄出层次感和纵深感,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构图要精准。在拍摄风光摄影作品时,要准确选择主体对象,然后进行精准构图,使主次分明。二是相机技术参数设置。相机技术参数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画面的纵深度和层次度的大小,大光圈下,背景虚化严重,容易导致层次的丢失,因此, 光圈不宜过大,曝光不能过度,略欠曝为佳,我拍摄时,一般以F9—16左右为好,感光度以100为基准,当然,二者均可根据现场光线做适当调整,这样保证前后景深清晰,使纵深感和层次感均显得清晰明了。三是器材的选用。拍摄有纵深度和层次感的风光照片,最好使用单反+广角镜头,拍摄模式尽可能***用光圈优先、手动M档均可,用广角镜头是因为其宽阔的视角,画面气势磅礴,这样,拍摄出的照片纵深度和层次感才能有保障。如果使用中长焦镜头,容易压缩画面空间,使照片看上去纵深感不够强烈。以下是我用16—35MM、70—200MM镜头拍摄的风光图片,欢迎赐教。
(焦距24MM拍摄)
(焦距160MM拍摄)
(焦距200MM拍摄)
I: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您能关注。
拍照片时没有纵深感和层次感当然和构图有关系,这种构图也就是寻找摄影角度,因为变换一种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拍摄效果,在你半按快门对焦测光时,就要变换不同摄影角度,当你用眼睛发现最能表现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感的时候,再按下快门,也可以变换不同角度,拍摄多张,你就可以发现,有的照片纵深感很强、具有立体效果,有的照片层次也很丰富。
另外,为了达到一定的纵深感和层次感效果,就要在构图时故意运用引导线,延伸到远方,如附图的沿河岸线、铁路线等。
最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让人物或事物出现在延伸线的尽头,如铁路线延伸到远方,终点可以是人或火车出现,以增强纵深感和层次感力度,加深这种效果。下图附的一人巷、紫藤长廊也是通过人物的设置,让画面具有纵深和有层次效果,再加上对有的事物要利用竖拍,就能更好达到有层次、立体三维的吸引人的画面表现力、冲击感。
纵深感
根据透视原理在照片中表现出的空间深度,它给人以深远的感觉。即用二维空间表现三维空间的效果。
层次感
即照片的视觉丰富度,不仅需要表现立体感,还要表现画面的主次,远近、大小、前后等***关系。
通过对纵深感和层次感概念的简单说明,我们不难理解照片的纵深感和层次感不只是和构图有关,还和焦距、用光、曝光、色彩等相关。
1、构图
通过取景构图,可通过画面的前、中、远三个景别来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感,尤其在风光摄影中,我们总在强调照片一定要有前景,这里的前景其实就是体现纵深感和层次感的不二法宝。
2、焦距
广角镜头和标准镜头比较容易表现纵深感和层次感,因为这类镜头焦距较短,很容易产生近大远小的***关系。而长焦镜头其压缩感比较强烈,很难将主体和背景剥离开来,相比较而言,也就很难表现纵深感和层次感。
3、用光
顺光下的画面比较平,其层次感较弱。相比较而言,侧光和逆光能够增加主体的立体感,让画面层次感增强。而在丁达尔现象的光线中,光线能够增加画面的纵深感。
4、曝光
这个因素的影响可能比较难理解。只有曝光准确的画面,高光和阴影部分的细节都保留下来,画面的层次自然会细腻丰富。
5、色彩
色彩也是对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感有影响的,当然说的是彩色照片。例如,在构图、焦距、光线等相同条件下,两种对立色彩的画面就比单一色系的画面层次感要强。
我是JV视界,专注于摄影
原创分享,请勿盗用
欢迎关注与交流
拍摄的照片没有纵深感和层次感是不是构图出了问题?
其实我的理解,应该说成“缺少”纵深感和层次感。
画面缺少、缺失了纵深感和层次感,给人感觉第一是平,第二是“乱”,本质问题是主体不突出、主题不鲜明。
怎么克服呢?
第一、背景尽量简化。这是前期取景、构图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要知道,至简才能大道,堆积必然杂乱。构图时朝着这一目标多想想,多比较,我们的期望就是像穿西装配白衬衫一样简洁明了。
第二、累赘的元素果断去除。这个既靠前期,也有赖于后期。前期能避则避、能让则让;后期能移则移、能除则除,不必留恋。
招呼一声,此举不适用于新闻题材照片的处理,那个必须以“真”为上。
第三、巧妙运用大光圈拍摄。这一点无需细说,“你懂的”。
如果觉得说的有道理,请为我的回答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