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图会比较好呢?如果能给几张样片参考下就更好了?
构图好首先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才能够在大千世界里筛选出美好的景别。正如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所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其次根据具体情况用黄金分割、S形、三角形、对角线形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作为一个熟练的摄影师,无规律即有规律,不拘一格拍摄出与众不同的好片子。
拍摄的照片好不好看,构图还是很重要的,掌握几个要素,不光美景能够捕捉,有些平凡无奇的地方也能通过构图拍出意外的效果。
第一,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构图首先要水平,也就是地平线不要倾斜,这样就能保证我们的照片视觉上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当然等你技术熟练了也可以打破这一常规,尝试切斜或倒立的方法拍摄。
第二,摄影是减法,拍摄前可以想想你要主要想拍什么,然后根据构图,将那些没必要的,影响你拍摄主题的剔除在外,这样你的主题应该就鲜明了,照片也有了吸引人的焦点。
第三,尝试下一些经典的构图方法,例如将你的拍摄主题通过构图放置在黄金分割线上。
第四,学会了减法也可以学学加法,例如给你的拍摄体找个参照物,形成互补或反差。
大小对比,镜像,颜色冲突,加入前景,背景形成层次等等等......
最最重要的还是要多练多尝试,总会把眼前的景物圈选在一个完美的构图里。
花卉特写拍摄,怎么构图比较好?
拍摄花卉特写,注重拍出细节和特点,可***取以下几种构图方式。一是巧妙的利用色彩构图,突出花的色彩美(图一)。二是虚实构图,突出花的对比美(图二)。三是色调一体,突出花的诗意美(图三)。四是写实构图,突出花卉机理美(图四)。五是虚化构图,突出花的意境美(图五)。六是多重曝光构图,突出花的凌乱美(图六)。七是单一背景构图,突出花的形态美(图七)。
花卉特写怎么拍才美呢?我来分享几张自己拍的,对比一下。
先说明一下,我比较喜欢用手机随意拍,偶尔散步或者外出途中,只要看到美的,都会立刻拍下来。因此我拍的照片都是原图,没有后期处理,这样更有说服力一些。
特写,顾名思义,就是近距离拍摄一个主角花卉。那特写是不是越近越好,单独只拍一枝花呢?很显然,不是的。
比如图5,照片太满主角花卉太单一,反而拍出来不好看了。
再看图4,万绿丛中一簇红,颜色上突出了,但是背景太杂,没有虚化,构图在正中间,也不好看。
再看图2、图3,有前景有后景,有大小对比,有荣枯对比,花卉颜色不杂不乱,焦点花卉突出,比图4、图5就好看多了。
最后看看图1,主角花卉颜色突出,背景虚化且留白,也有大小对比、高低对比、荣枯对比,构图位于2/3处,以仰角拍摄花卉妖娆姿态,这样的花卉特写就比较成功了。
所以,花卉特写一是构图不能太满,二是前后景虚实对比,三是取景干净颜色不杂乱,最后再以合适的角度表现花卉生长自然姿态即基本成功了。
浅谈一下,摄影中的明暗对比有什么作用?
感谢悟空邀请。
明暗,是景物不同明度的不同表现,明暗对比是摄影对比手法中经常用到的表现手法。
明暗对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互相映衬、突出主体。
在实际拍摄中,有可能是以明衬暗,也有可能是以暗衬明,关键是看主体。
以实例说明:
上图的画面中,背景大部为明亮的区域,而剪影式的人物,就更容易衬托出来,达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而上图,则是典型的以暗衬明。画面中大区域的暗衬托小部分的明,使主体更加突出。
以上两例都是极端表现,意思是极端的明或暗映衬极端的暗或明。但在实际拍摄中,不管是明或者暗,都会呈现出一定的层次,不会死黑,也不会惨白。
上图中框架式的前景较暗,衬托比较明亮的主体人物。而前景的暗并没有“死黑”,而是有一定层次,让画面视觉更加丰富。
在风光摄影中,明暗同样发挥着对比的作用。
但风光摄影中,一种渐进式的明暗,还能表现空间感。
明暗的连续性,会演变出来一种远近层次各不同的感觉,是一种空间感和立体感。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关注。
在摄影构图中,关于对比的构图很多,比如:虚实对比、大小对比、远近对比、动静对比、色彩对比、明暗对比等等。学习摄影构图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拍摄者的拍摄主题,运用各种构图技巧突出主体,把观赏者的目光吸引到主体上。而明暗对比就是摄影构图中对比的一种。
明暗对比构图法,就是需要掌握正确的曝光条件,通过表现主体、陪体、前景与背景的曝光程度,它的作用就是通过明暗度来强调主体的位置和重要性。以达到突出主体,把欣赏者的目光吸引到主体上来。
使用明暗对比法,画面中亮部区域与暗部区域的明暗对比反差很大,但又要保留部分暗部的细节,为获得较好的明暗对比效果,可以对准画面的亮处,一般是被拍摄的主体进行测光,以过到突出主体的的效果。
要突出明暗对比的效果,增加明暗反差,又要保留部分暗部的细节,可以增加一定的曝光补偿,这样,即可保留一定的画面细节,丰富画面层次,还可以使画面亮处更亮,明暗对比效果更加强烈。
如果照片只有明没有暗,那就是纯白色,反之只有暗没有明,那就纯黑色。白色比黑色多照片是亮色调,黑色比白色多是暗色调,不黑不白那就是中间调。
如下图,明比暗多,画面透亮
如下图,暗比明多,画面为暗色调
如下图,明暗比例相当,没有强对比,画面偏灰
以上三张图是典型的明暗对比类型
那明暗的对比给画面带来什么作用呢
1.突出主体:
明暗强反差会让主体与背景直接剥离开来,层次分明。反差越大,层次越鲜明,主体就越突出,
但这种强烈的对比太过于直接、简单,没有过渡,其实对人的心理有被强求认知的感觉,强调画面只有[_a***_]主体。
2.增加立体感:
上面讲了明暗的强反差能够起到很好的突出主体的作用,那中反差会有什么样的对比效果呢?
中反差是由明过渡到暗,中间过渡会出现明显的细节,给画面增加很强的立体感
如下图,最亮的部位是肩膀的高光,最暗的部位是黑色的头发,中间不明不暗的就是过渡。
如下图,鼻子和衣服上的白是高光点,到最黑的地方都有很长的中间调过渡
3.增加梦幻感:
明暗的弱反差就是对比很弱,画面没有最亮的地方,也没有最暗的地方。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不通透,没有有立体感,但有种很梦幻的感觉。
如下图,明暗对比弱,基本都是中间调
如下图,整个画面是一种色调,也没明显的高光和阴影
总结:
明暗的强对比给画面产生一种很硬朗的感觉,中对比给画面带来立体感,弱对比给画面带来梦幻感。意境各不相同。
我是志励好摄,如有不对,谢谢你的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