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销量这么好为什么还准备删减自己的线下销售渠道,难道拍照手机的路不好走了吗?
说明雷军走的是对的,OPPO和VIVO走的是错的。
手机到最后还是要真刀真枪。冠名再多的节目也无济于事。
首先OPPO和VIVO线下卖手机的利润是比小米高得多的。所以门店才有动力卖,但是这个利润是消费者去负担的。
可能有些人不清楚在三四线城市的那些线下都是什么样,我告诉你是这样的:
我所去过的湖北咸宁市在湖北地级市里面,算是比较穷的,可以做一个代表,该市在繁华区域,我曾经数过,一共有大概20家卖手机的,而且全部聚拢在一起,其中16家是卖OPPO和VIVO的,还有两家卖华为,剩下的是什么都卖的,但是没有小米卖。
其实武汉的情况也比较相似,早先武汉光谷的小米专卖店是在一个很隐蔽的位置,在世界城的一个背向位置,可以说这个位置,如果你不查百度地图,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即便是告诉你了你的地址,你也未必知道在哪。也就是说,根本不靠门店做生意。但是我进去以后,发现人也挺多的。现在好像搬迁到了汉街,人数多少我现在不是很清楚了。
其实这是商业模式的竞争,线上VS线下,其不同点在于,小米主张是线上宣传,线上拿货,线下***,OPPO和VIVO主张的是媒体宣传,线下卖货,线上***。小米重点在于线上,OPPO和VIVO重点在于线下。
很显然,这一轮比拼,线上赢了。
这不是OPPO或者VIVO的问题,这是商业模式的问题,实际上淘宝早就打垮了一帮的商场,小米只是***了这一个胜利罢了。
为什么要缩减线下?非常简单,线下成本高,门店成本高,就这么简单。如果我猜的没错,OPPO和VIVO会立即在线上展开很猛烈的宣传营销了,可能就在过年的时候。
OPPO是典型的高毛利,重营销的代表。定位类似于手机界的美特斯邦威,靠的不是产品,是广告和渠道。
传统模式的市场基础不再
中国市场的传统渠道模式,以高额返利和更大的优惠政策实现市场渗透,借助于销售人员的积极性,提高销量。
与此同时,配合以海量广告轰炸,塑造一个高端形象出来。***销售部门开疆拓土。
美特斯邦威为代表的很多企业是早期代表。就是起个名字加上一个名人代言。然后产品特点无人知晓。在市场野蛮生长的年代,比起没有品牌意识的厂家,还是占了先机,斩获了不少市场。
OPPO是升级版。打造一两个卖点,比如快充,拍照之类的。然后再配合名人代言和海量广告轰炸。高定价高毛利,然后再分配。
这种模式的基础是消费者没有知情权。如果我知道你的手机跟别家的差不多,贵1000,我是不会买的。
但是,广告打那么响,渠道渗透力那么强,给人产品很受欢迎的感觉(有时候是真的,有时候是***象)。这一点和饥饿营销有异曲同工之妙。
随着互联网普及,这种信息透明程度越来越高,想要继续老模式,会比较困难。
市场渗透率已经很高(过高)
市场渗透率很重要,但不是越高越好。
你的手机别人买不到不行,但是一个客户三家店,也就只能去一家吧。疯狂扩张网点,密度过高,就让门店过剩了。养着多余的门店,对OPPO是个负担。所以,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缩减规模。
谢谢邀请!有2个思考角度:
第一:线上做社群和圈子。随之网络的逐步升级,沟通方式和宣传方式也逐步网络化,也慢慢形成了一些专属的社群和圈子。在这些圈子里交流、互动、宣传变得也来越简单,而且粉丝粘性越来越强,逐渐标签化。比如:oppo在oppo粉丝圈发布一条活动信息,就有很多忠实的oppo粉丝加入进来讨论交流,甚至有些粉丝会自发的组织一些线下聚会,推动活动的进程。当活动一开始,就马上引爆市场。运营成本相对较线下实体店低。
第二:线下特色和体验。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基本功能,而是越来越产品的特色和体验。而在线上是很难实现产品的体验效果的,也无法了解产品的真实特色。比如:我想买一款oppo的手机,介绍信息都很完美,但我不一定会直接线上下单购买,而是去实体店看看真实样机的外观,试试机器的功能,最终才会掏钱购买。但是线下实体店运营成本太高,而且房租、水电、人工、仓储等成本逐年上升,在整体运营上会是很大的一笔费用。
所以oppo会删减线下实体店。更多营销实战,可以关注、私信小编。
因为现在线下的ov手机店实在太多,多了就会不容易管理。而且oppo的拍照水平也就那样,二流水平,进不了第一梯队,还比不过vivo,但它还是以拍照手机自居,有点打脸。
明星代言倒是请了很多,ov的全明星阵容,当红小鲜肉都被他俩承包了,电视上,视频软件上到处都是他俩的身影,让人觉得这是个高大上的品牌,实际上就xxx了。话不多说,直接上图。用过oppo的r9s,四个月就王者卡的一逼,很多人用过一次就不会在用了,毕竟不傻。
第一,拍照手机,是OPPO自封的,不代表拍照真的好。目前国内手机,在DXOMARK评测中,得分最高的是华为。有人说DXOMARK花钱就给分,那纯粹扯淡,OPPO做广告请了半个***圈,会没钱上DXOMARK?之所以不敢上,说明OPPO对自己拍照没信心。小米上榜了,魅族也上榜了,虽然得分不如意,但至少有这份勇气。不像OPPO只会自吹。第二,OPPO一直靠高额返利,诱惑线下只卖他的手机。比如,卖一台小米,赚50。卖一台OPPO,赚500。店主又不傻,该卖什么,还用说吗。更何况,就算一台都卖不出去,只要挂OPPO的广告牌,OPPO也按月给钱。这种好事上哪找去。所以OPPO和VIVO迅速占领所有线下店。但是这种手段,不可持续。OPPO把利润让给线下店,又花钱做大量广告,自己还要大量利润,这些钱都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结果就是,同样配置,OPPO手机比其他国产,贵1000,甚至贵1500。消费者又不傻,同样东西,***嘛花冤枉钱。上当,一次就够了。另外,华为,小米也意识到线下重要,开始学习OV,提高价格,把多出来的部分利润,让给线下店。这就和OPPO形成了竞争。OPPO这套,继续下去,没以前那么好使了。信息时代,懂手机的,越来越多。货比三家,谁也不傻,不会只听广告和线下店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