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之于静物摄影的意义,是否超越了光线呢?
亲,又到了聊摄影,看风景看美女的时间了,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构图之于静物摄影的意义,是否超越了光线呢?静物摄影与人物摄影、风景摄影相对,是以无生命、可人为自由移动或组合的物体为表现对象的摄影,
在静物摄影中,构图的意义与光线的意义同样重要,构图与光线两者之间没有谁超越于谁,
时刻都要记住,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没有光线就不能进行摄影,没有构图就不能突出主体;静物摄影内容大致包括了这些:玻璃器皿、陶瓷泥塑、蔬菜水果、玉器、木雕、首饰、玩具以及文物等,虽然这些东西都是无生命的,但是在拍摄中要突显被摄物体的质感、外形特征和色彩效果,多以精巧的构图和精致的用光取胜,
本身静物摄影的画面感就给人很单调的感觉,如果只注重构图,而忽视光线的效果的话,那么这只是一件主题明确却没有生活气息和故事情节的摄影照片了,静物摄影,无非就是借物托志,来表达生活的意义,光影是情感、情绪的表达,一件摄影作品,构图完整了,作品主题明确了,那就要有画面的视觉效果,怎样的视觉效果由光线决定,
还有要值得注意的是,静物摄影一定要恰当好处的取景构图,也就是不需要一定获取拍摄对象的全面貌,只要对物体局部进行展现就行,这样可以达到静物摄影追求细节的要求,还能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通过局部去想象整体,
由于静物本身是无生命物体,在拍摄时要将拍摄对象表现成具有艺术美感的摄影作品,就要结合构图、光线、影调、色彩等摄影手段进行艺术创作,而质感对于物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品的本质属性,比如,表面粗糙、质感强烈的物体尤其具有表现力,此时摄影师就需要靠光来对其进行修饰和表现,才能达到更好、更逼着的效果,
拍摄静物对于摄影技术要求还是比较高,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虚化背景也是增强主题,要把静物的质感表现出来,既要用好光,又要掌握好相机的视角,所以静物拍摄还是有难度,但是,拍摄好,就十分喜人。
构图在静物摄影的意义最大,超过了光线,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静物摄影的构思必须立足于你脑海里面的想象力,我一直认为摄影没有定势,如果都死板的走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风格,摄影艺术就失去了意义。
摄影艺术的意义就在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精心构图、严密布置各元素的位置。
对于静物摄影来说,关键点就不能在于抓住瞬间了,而应该考虑我们画面中的每个元素之间的关系,然后编排它们的位置,利用基本的构图法则,给观看者以感官上的***,从而让观看者对你拍摄的作品在第一眼就有了好感。
2、明确最主要的目的,即表现内容的核心主体。
构图作为实现目的的形式,与技术一样,构图在摄影中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目的。构图应始终基于图像内容并服务于图像信息,以使其容易被观赏者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图只是一种通过协调的方式讲述摄影者的思想、感情和故事的工具。
主体内容最好带有时代感觉或者你的感情情结或者你的挫折感受感悟,那么你的静物摄影就有了新意,时代元素的寻找就考验了你的摄影经历和感悟度,在时代的政治、经济、人物、标识中寻找最突出你意愿的元素来表达或者你最擅长的元素。
对于主体内容的选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奇数原则。说起来很简单,当我们选择主体数量的时候,最好选择奇数数量的主体。为什么?
因为由于对称性的关系,当主体数量为偶数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不自觉的将主体等分,很难形成一个明确的焦点,让观看者在相等视觉重量之下迷失而不知道应该将视线集中在哪一个主体身上。但是当主体数量为奇数的时候,观看者往往会主动将多个主体视为一个整体,然后在其中沿着拍摄者所设置的引导规则寻找重心元素,让其他元素成为整个画面中的***元素。
但是即使是选择奇数个主体,也要遵循优势原则,最常见的是使用三个或五个主体,当使用超过七个以上的主体的时候会让画面看起来相当拥挤,这样同样不利于突出主体。
3、不一定要使用非常昂贵的光线器材,我非常清楚我的预算不能够承受一整套完整的工作室灯光,所以我会尽量使用我手头能够利用的光线器材来拍摄静物。
请记住摄影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在你的控制之下,***如你也是这么想的,你需要找一间房间使用遮挡板或者窗帘来挡住所有的自然光线,这样你就可以完全控制照射在你的拍摄对象上的光线了。
总之,想要静物摄影出彩、获奖、发表,你就得别出心裁,拍摄出不一样的摄影作品,在构图、光线、元素设计上创造出不一样的感觉来。
谢谢欣赏欢迎关注我的骊泉影像今日头条!
欢迎您在评论区讨论。
对于静物摄影来说,布景、构图和光线三者互相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作用,共同完成一幅作品。从这个意义来上来说,具有等同重要的地位。
1)布景。布景可以认为是一种广义的“构图”。静物摄影中,拍摄对象可由人来选择和控制,因此拍摄什么样的对象,主体与陪体相对位置、大小、质感等问题就成为布景的一部分。虽然俗话“三分靠拍,七分靠摆”有点夸张,但侧面说明了布景在静物摄影中的基础性作用。布景思考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构图的过程,也是布光、用光的过程。
2)构图。这里指狭义上的构图,也就是设计画面中对象的位置、线条、形状、颜色、影调等。由于构图的过程中,摄影师常常会根据构思[_a***_]布景和光线,例如配色方案、光线角度,强弱等,因此构图的过程本身也是布景、用光的过程。
3)光线。静物摄影中无论是用自然光,还是人造光,都是可由摄影师自主控制和布置的。摄影师根据构思的画面,要体现的质感、形状、结构等决定***用什么样的光,什么方向的光,几个光源,如何布置等等。这个过程也融入在调整布景,构图的过程。
综上所述,静物摄影中布景、构图和光线三者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都非常重要。
光线和构图对于摄影作品来说,就相当于人对空气和水,相辅相承,缺一不可。静物摄影也是摄影,人工灯光也是光,再说,静物摄影也有用自然光的优秀作品。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根本就没有理解光的含义。任何一照片都离不开光(但然还有看不见的红外线),摄影作品之所以能叫作品,除了精巧讲究的构图,还有就是不落俗套的用光,但然也包括人工灯光。
静物摄影用什么相机好?
静物摄影如果是广告,最好是用中画幅相机,能够拍出很好的细节,色彩也逼真,其实一般的相机都可以拍静物,只是拍静物需要更好的展示细节,最好是用三脚架,配合适合的景深,手动对焦,拍出细节丰富的照片。
拍静物很多相机都可以,其实和相机关系不大,主要和镜头、灯光、环境以及拍摄技术有关。
1、当然首选是单反相机,原因很简单,成像优秀,而且每个牌子的单反都有强大的镜头群可选择;
2、其次推荐微单,微单的成像也不错,可以推荐富士X-A2、奥林巴斯E-PL5 。
3、如果是小卡片的话,花点心思也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毕***术也很重要。
以下相片是用佳能550D单反相机拍的静物。
大光圈效果:
学会构图很重要:
黑白的效果也很不错:
微距效果:
拍静物很多相机都可以,其实和相机关系不大,主要和镜头、灯光、环境以及拍摄技术有关。
1、当然首选是单反相机,原因很简单,成像优秀,而且每个牌子的单反都有强大的镜头群可选择;
2、其次推荐微单,微单的成像也不错,可以推荐富士X-A2、奥林巴斯E-PL5 。
3、如果是小卡片的话,花点心思也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毕***术也很重要。以下相片是用佳能550D单反相机拍的静物。大光圈效果:黑白的效果也很不错:微距效果:
当然是首选单反相机,原因很简单。成像优秀,而且每个牌子的单反都有强大的镜头群可选择。
其次推荐微单,微单的成像也不错,可以推荐富士X-A2、奥林巴斯E-PL5 。
如果是小卡片的话,花点心思也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毕***术也很重要!
静物摄影最讲究什么,有何经验介绍?
接触静物摄影算起来也有了几年的时间,当时主要是为电商及广告公司拍一些简单的产品。不敢说经验多丰富,只能说有所了解。
个人理解静物摄影从低到高有多个层次,最低次层的应该就是单纯的产品拍摄,只要通过一定的光影把产品的特质表现出来,让人看着赏心悦目就行,一般不需要太多的创意。
较高层次的静物摄影,准确的讲应该属于广告摄影了。不单单是要把产品的特性表达的出来,更主要是还要把该产品所对应的消费群体潜在市场诉求表现的淋漓尽致。广告摄影需要在拍摄前期分析大量的市场资料从而制定出产品的表现创意方案,然后才是具体拍摄实施。
无论什么样的静物摄影都要求摄影师有较高的光线控制水平,能够因地制宜、恰到好处的选择合适的光、影来表现。
总之,静物摄影是低可一挥而就,高者用光老到、堪称经典。
静物拍摄,如果说最讲究的有哪些?我觉得有以下三点。
一、光线。摄影是用光的艺术,静物摄影也是如此。所以在静物摄影中光线的合理恰当的使用就非常的重要。可以充分利用顺光、侧光、逆光、甚至顶光所形成的不同的视觉效果,巧妙的表达出丰富的层次感。
二、色彩。注意多个不同物体之间的色彩搭配,形成冷暖的对比或衬托。同时不同物体的质地也是需要多加注意和利用的。
三、构图。这有两个方面:1 静物的摆放与布局。2 摄影画面的构成。在整个过程中应当注意背景的衬托作用以此确定照片的影调。
以上是我对静物摄影的认知和看法,一般来讲我比较喜欢利用自然光线拍摄静物,但不排除必要的时候增加***的光源来提高照片观赏性。
有摄影大师说“拍摄静物是最低等的艺术”,你怎么看?
首先谢谢悟空的邀请!
***也好名家也罢,此番说法有失公允,什么是低等艺术?什么又是高等艺术?***如艺术真的像一棵树一样,能够从小长到大,那么参天大树就是“高等艺术”了吧?如果参天大树否定和看不起幼苗树种,是不是就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了呢?
艺术没有高低之分,有的只是能不能称得起是“艺术”。摄影作为一种工具描绘世界是有它的特殊性的,它是一种利用科技手段记录现实生活场景的方式,借助科学玻璃成像镜头和感光材料以及转换介质记录光影与实体的成像过程,摄影师,只是一个工具的使用者而已。不可否认同样工具在不同的使用者手里,产生的结果大有不同,这就是普通人与摄影师的区别所在。技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的,经验也可以让使用者变身为“高手”,当一个人的许多摄影作品被认可后,所谓的***就产生了,荣誉是公众给的,“师”也不过是个名号而已,并不是艺术的化身,“师说”也并非真理。
从拍摄的内容上我们可以根据内容把摄影分成若干种类型,比如此刻问题中提到的“静物摄影”,顾名思义,有别于动态和风景及人物类。摄影的最大特色是它的“抓拍能力”,称为瞬间艺术。相比较拍摄动态的对象目标,静物拍摄时更容易把握,由于目标物是静止的,这就给拍摄者提供了充裕的准备时间,让拍摄者有足够时间选择,你可以多次设置光源,布置和调节环境色,还可以重复多次拍摄同一角色主题。静物不仅没有表情,不会乱动或擅自离席脱离镜头,更不会闹情绪不配合拍摄,只要拍摄者有耐心它就是理想的无怨无悔的被拍对象。也正是这些看似相对简单的一切,让人觉得简单易拍,其实绝非易事,要想拍出静中的深邃而耐人寻味的特色颇为困难,正所谓大道至简。如果你去拍摄人像,除了光线和外部的***设置,还有个被拍摄人物可与合作,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协助摄影师的,而且至关重要。比如,主角美丽,可以给你的作品加分,她的吸眼睛率很高,加之表情的融入,更可为摄影内容增色,因为有了情感因素,画面中的人物情绪能够与观者产生内心的某些共鸣!此类的摄影作品不胜枚举,主角在很大程度上帮衬了摄影师,甚至掩盖了一些现场拍摄时的瑕疵。
而在拍摄静物时,你永远也找不到“互动”!你必须具备坚强的内心,扛得住寂寞和孤独。想象一下,在一堆静静地鹅卵石中,去发现那颗玉石仔料是何等的艰难。只有慧眼独具,方能发现平凡中的美丽,它要比在万花丛中折取一枝,更胜一筹。
就像服装设计一样,服装设计的顶尖,不是比谁穿的更多,花花绿绿,层层叠叠,而是比,谁能穿得更少!世界上还能有比Bikini穿的更少的服装设计师吗?
静,绝非不动,静止的只是同一空间中的相对停止,调动的却是万千心思。给一个看似“无情无义”沉默寡言的实物以生命力,这需要何等巨大的能量。
拍电影的全是高等艺术***,玩单反以静物见长,只是低等艺术,也就算不得***了!
本人本想玩单反,成就摄影***之梦,看来要泡汤了!
那位***指点一下,怎样成就***之梦?
艺术从来就不分高低。对于艺术家表达情感才是唯一。摄影艺术亦是如此。我们看李英杰老师的《稻子与稗子》,沉甸甸的稻子谦卑的低下身子,而腹内空空的稗子骄傲的扬起头。作品用像征手法描绘了现实中某些人的真实状况。极具揭露性和讽刺性,能说这样的静物作品是低级艺术吗?再看黄翔先生的《十月的螃蟹》,七六年十月"四人帮″被抓,先生用煮熟的螃蟹来阐述他们不能横行了,用茅台酒代表当时人们高兴的心情,又用菊花的影子暗示了时间关系。对于政治我们不谈。仅就这张用静物来表现政治题材和作者的心情看能说静物摄影是低级艺术吗?
依我的看法摄影分为三个阶段1入门,我不多说了2表现阶段,用技术手段来体现画面感所谓的视觉冲击力,遗憾的是很多人停留在这一阶段甚至走偏,以为照片不好就换器材,最后成为器材党。第三是表达阶段,这一阶段是摄影家情感的爆发和体现,作品充满了摄影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最后二张是我随手拍的《被摘下的交通灯》当时就想,这东西用你你可以指挥一切,不用你垃圾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