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的构图本质是什么?是不是越简单越好?
不管是手机摄影,还是单反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都是主体突出、画面简洁。构图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第一是选取内容,第二是划定范围。简称取景构图。
首先说选取内容
所谓选取内容就是对拍摄内容进行取舍。比如选择主体,无论人物还是花草,都是要选择简约的,太复杂的、线条杂乱、色彩杂乱的肯定不行;包括陪体、前景、背景,都要力求简洁。
但简约不是简单;简洁也不是干净。对于摄影中的主体和背景两个元素,摄影中级班一直有这样的看法,如果主体比较单一,背景和环境尽量要元素丰富一点;如果主体比较多,不是单一的主体,比如是多个人,或者是一片花,这样的情况,背景和环境尽量要简洁,甚至单一一点。或许这也是一种质量守恒定律吧。
其次说划定范围
这里所说的构图中的划定范围是指景别和画面的范围。上下左右的边界为什么定在这里?很多时候,可能就是一个艺术直觉,放在这里视觉均衡;主体大小、与环境比例合适;或者就是视觉舒服。这也是构图本质、依据。
从上边的论述可以了解到,不能完全说越简单越好。摄影需要更大限度的还原现实生活,只是对主题表达没有用的元素,要坚决去除。但都像极简风格那样也是不行的。总的来说,就是主体简约,画面简洁且丰富为最好。
关注摄影中级班,每天分享摄影心得,经验技巧。
简单易懂,学会摄影。
不管是手机摄影还是相机(单反、微单或卡片机),其实构图的本质意图是一样的,根据拍摄的主题对象和想表达的意思,并不见得是越简单越好,但不管怎么样都是为了让照片看起了更具美感、突出主题,简单讲就是让人看起来舒服。构图的方法随便到网上一搜就有很多文章,讲得也很详细,最常用的三分构图、黄金分割、对称、对角线……等等,当然构图又跟拍摄的角度关系很大,不同的角度可以用不同的构图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和不同的构图方法,拍出的照片才能与众不同,比如,很大妈妈喜欢拍娃,但照永远都是以她站着俯视小孩的角度,小孩放在照片的正中间,拍出来的照片往往千篇一律。
今年看了一部纪录片《我们的星球》,片中每一帧的构图都很讲究,喜欢摄影的话可以去看看。下面的图片来自改片的截图。
我一直认为,摄影是表现自己思想的手段,这个和用的器材无关。因为你会发现同一个人,无论用什么去拍摄,其相同时间内的表现形式都是接近的。所以也不存在手机摄影是不是约简单越好。同样,都是摄影,有人喜欢做加法,有人喜欢做减法,这个完全是由一个人的经历所决定的。不要拘泥于用什么拍,要多想想你要拍什么。
还有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呈现画面的载体,是用手机来看,还是喷出来挂到墙上。因为载体的大小,决定了所容纳的信息量。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手机摄影就是要简约,也没错。
手机摄影最常用的构图方法有哪些?
1️⃣九宫格构图
九宫格构图是将被摄主体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九宫格的4条线交汇的4个点是人们视觉最敏感的地方。这4个点也就是人们的“视觉集中点”。
2️⃣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横分或竖分成三份,每一份都可放置主体景物,这种构图既适用拍摄风光也适合人像。能让画面主题鲜明突出,构图简洁。同样可以利用手机的九宫格来***进行三分法构图。
3️⃣对称构图
对称构图就是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位中心,两边的形状和大小是一致且呈现对称的,画面的色彩、线条、结构都是统一和谐、具有对称感的画面,通常,水面的倒影、相似的建筑结构、形状等场景都可以运用对称式的构图方法,提升和增强画面的对称美感。
4️⃣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通常以3个视觉中心作为主要位置,或是以一些建筑线条组成的三角,营造出平稳的画面风格。
5️⃣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也叫斜线构图,大部分的的拍摄场景中,只要稍作留意就能发现画面中的线条,构图时就可以多利用线条,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视觉体现。对角线型构图的特点是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增添图片的立体感、延伸感和运动感。
6️⃣曲线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看上去有韵律感,常用于河流、曲径,沙漠等 。曲线带来的是视觉得引导,蜿蜒曲折的线条感以及更强的趣味性。
7️⃣汇聚线构图
常见于风光、建筑类摄影题材,当手机的拍摄方向存在纵向延伸的线条结构时,远处的景物会逐渐变小,最终汇聚在视野尽头,画面中会有明显汇聚线视觉感受。日常拍摄中经常使用汇聚线构图的场景主要有:公路、铁轨、建筑和电线等
8️⃣放射线构图
放射线是由一中心点出发向周围发射的线条,例如太阳反射的光芒。放射线构图具有开放性和透射感,从而体现出画面更加丰富的层次和纵深。
9️⃣[_a***_]构图
画面中元素越多,反而越显得杂乱,主题不够明确。留白构图即是摄影减法的经典运用,通过大面积留白来突出照片主体,困惑于照片缺乏美感的主题的摄友,可以多尝试留白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