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点摄影基础,怎么开始学习摄影?
老马视图回答你。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现在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
第一,学习基本知识。
无论是通过看书,还是网上查找,或者看小视频,熟悉一些基本的摄影名词,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论。
第二,熟悉手中的设备。
按着照相机的说明书或者闪光灯的说明书,把自己手中的设备的每一个按钮,每一个菜单都操作一下。
第三,实际操作。
摄影是一件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脱离了实际操作就一事无成。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注重积累。
第四,从模仿到创新。
看到别人好的摄影作品,自己可以用心想象一下,他用了哪些技法,如何设置参数,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而后可以进行简单的模仿。通过这种日积月累的模仿,最终实现自我风格的创新。
如果以上的回答,能对你有些许启发、点滴收获,请不要忘了点赞或加关注。谢谢!
首先说,现在手机拍照功能共非常好了,因此学习摄影就更方便了。
建议先给自己列一个大致的学习提纲。就像上学时候那样,把摄影课程列出来,之后按部就班的学习。如果没有,可以关注一下我,并私信:“我要摄影教材”,我会发给你一本PDF格式的经典摄影教材。
从摄影名词学起、从基础理论学起。之路就可以根据摄影基础理论拍摄各种题材的照片了,尤其是你喜欢的摄影题材。经过不断的拍摄实践、浏览优秀的摄影作品、再结合理论,反复的琢磨、练习。很快就能把各种题材的摄影技巧掌握。
静物拍摄、风景的拍摄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容易学习的。但摄影,常常要涉及到不断变化的主体比如人像摄影;不断变换呈现形式的主体。比如奔跑的小孩、风景中移动的主体。就需要你不断来变化角度和掌握时机,来把握瞬间定格的能力。
摄影是一个很美好的爱好。希望有更多的人都能拥有这样一个爱好。
如果你也有摄影爱好,如果还是一位生新手,一定要关注我。我会每天分享摄影心得,不定期发布干货。
看到好照片想学摄影,这是很多人的共同的意识也是共同的问题。但这个单纯的想法对于很多人来书实现起来还不是那么容易。但我觉得难的倒不是摄影技术,而是你的学摄影的心态。因此在学摄影前有几点要先明确:
1、摄影爱好和职业摄影是完全不同的。职业摄影有非常细的专业和对象划分的,比如商业产品摄影、新闻纪实摄影、商业人像摄影等都不同。甚至同是拍产品的商业摄影,都有不同专业细分,如拍服装和拍珠宝,在专业拍摄上就完全不同。但要不要把摄影作为职业和事业?那属于另一话题;
2、如果你不讲那么专业,纯***好,也建议你重点选一种类别题材,要垂直深入才会比较有收获;开始不知道选什么没关系,可先选自己喜好和可行性度高的题材,拍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难度和需要提升什么了,而那时你已经开始入门了;
3、必须要了解基本的摄影知识原理。如了解光圈、速度、感光度、焦点、景深等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而大部分人说想学摄影的人连照相机的说明书都看不懂或懒得看;
4、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至少在构图和对色彩的搭配方面可以尽量把握好画面效果。关于摄影与美术的关联,我在另外一个问答中专门解答过。欢迎关注查询;
如果你了解大概的学习摄影的代价和概念,你就可开始行动了。具体来说就是“拍摄、拍摄、再拍摄”。
学习摄影不一定非要单反,现在手机也可以拍,但单反会给你体验不同,让你更接近专业的操作。反对器材控,刚开始学摄影建议买二手器材基本能用即可,预算1000元左右。反正用不了多久,你不是要更换器材,就是把器材丢一边放弃学摄影了。
不必远足或必须在什么条件下拍摄,也不必找模特来拍,从身边的生活和人拍起。如果你觉得都没什么好拍的。那就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你的眼睛和[_a***_]问题,而你必须要先解决这个问题,多看看那些社会和家庭题材的摄影作品,那可都是可获奖的顶级作品呀。我的头条号中曾有介绍几位日本摄影师的一些温暖的家庭题材,可以关注参考。
拍完后要总结,勤学好问。可以让专业或不专业的人都评价一下。当然也可以找我,很乐意交流。
如何让摄影进步?什么时候学专业和美术知识?答案是边拍边学。最怕你报了摄影班,看了很多“知识”,却还没拍几张。拍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现在网上信息此发达,还有找不到答案解决不了的问题吗?坚持做,坚持拍,解决的问题越多,你就越来越会摄影了。
下面是几张我在工作中、生活中和旅途中的摄影作品,随便拿几张分享。
我建议还是先明确下目标,然后再说怎么开始。不知道目的地,怎么能规划路线呢。所以你要想一下,你想学习摄影,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作为爱好,业余出去玩玩,不需要靠它赚钱呢?还是想做职业专业摄影师,想以此为生找一份工作甚至创业呢?
业余爱好
如果是爱好,那就没有压力了。没有相机用微单或手机都可以。数码相机的话开始可以先看说明书,这是很重要的步骤,因为问一些特别小白的问题会招人烦的,你得先掌握相机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使用,然后再学技巧。
了解了相机,接下来就可以深度学习器材操作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出去实践拍摄,多拍,然后找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会熟悉相机的操作。手机拍摄的话基础知识不多,主要在于取景构图和光线方面。
学习摄影有很多途径,喜欢看书就买书,喜欢听课就在网上报名课程,喜欢看文章就搜索相关教程。推荐几个网站:蜂鸟网、色影无忌、图虫网、POCO、微博等。
职业摄影
职业摄影也分很多种,比如人像摄影、电商摄影、风光摄影、静物摄影等。每个方向的学习路径不尽相同,但也有通用的方式。第一步最好先有个相机,选能承受范围内最好的。了解相机,通过网络和书籍,以及朋友交流学习摄影技巧。字重要的一步,你需要有自己的作品,才能找到客户。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你的作品来曝光。
写文章不容易,如果对你有帮助,麻烦点赞评论或分享,谢谢你
我是头条号:摄影的秘密
学习摄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刚开始接触摄影的时候会很迷茫同时也很激动,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那么对于没有一点基础的朋友来说,怎么去学、怎么去拍就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一、从拍入手
万事开头拿,先拿起你的相机来,去找寻你想拍的灵感来源。比如美食,比如孩子,比如女朋友,比如风景,这些都是拍摄的主题。
二、不怕拍
别害怕。也许你拿着相机的时候会很胆怯,怕拍不好,怕别人的眼光,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别人也不知道你拍的是什么,你自己拍的也是自己看的,偷偷再告诉你一个秘密,任何一个摄影师的相机里都有废片。从他们一开始学习摄影的时候开始,到他们成长起来,相机里不可避免都有废片。所以,别害怕,你只是拍你想拍的而已。
三、保持兴趣和坚持
朋友的肯定也好,家人的鼓励也好,最关键是自己的兴趣和坚持。时间是很公平的,当你把足够的时间投入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它就会在这一件事情上面回报你。
四、学习
学习基础的知识,可以自学学习,阅读相关书籍,或者报一个初级培训班。网络、微信都开设有这样的培训班,可以初步学习一下。还可以通过周围的老师进行学习,要虚心请教。
五、参观影展
可以参观影展,通过观模,可以找到灵感。
六、循环
以上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拍摄与学习中不断循环,并找出问题,消除问题,不断进步。
七、思考
多动脑筋、多思考,如果你看到一幅照片觉得好的时候,就多想想为什么?自己在创作的时候,更要多想想,怎么去拍会更好。
每一个摄影师都是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希望可以帮到需要的朋友。
学习摄影必须掌握的8个基础知识是什么?
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术。所以,要想学好摄影,就必须夯实基础。在摄影学习中,我认为有以下8个基础知识必须掌握。
1.光圈。光圈代表的是进光量的大小。光圈为F表示,常见的光圈值有1、1.4、2、2.8、5.6、8、11、16、22、32等,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就越大。
2.快门。快门代表的是进光的速度,用数值表示为8秒、4秒、2秒、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等,数值越大,快门速度越慢,进光量就越多。
3.景深。景深就是对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有小景深和大景深之分。由光圈、焦距和物距三因素共同决定。光圈大,景深小;焦距大,景深小,物距大,景深小。反之,则相反。小景深可以营造虚化效果,大景深则可以让照片上的景物都清晰。
4.曝光补偿。该功能是为了弥补相机测光不准而设置的。数据相机上一般都有-2至+2共四级的曝光补偿。
5.感光度。感光度是感光材料对光线感知的一种量化数据,用ISO表示,常见的感光度的分级为ISO100、200、400、800、1600、3200、6400等,每提高一级,则感光能力增强一倍。感光度值越低,则成像质量越好。高感光度容易造成噪点,影响画质。
6.安全快门速度。当快门速度减慢到一定程度时,手持相机就会产生抖动。这个最低限点的快点速度,就是安全快门速度。理论上,只要不低于这个速度,就能拍摄出清晰的照片。安全快门速度等于焦距的倒数。
7.持机的正确方法。手持相机,要尽量保证相机稳定。不管是站持、蹲持,横拍还是竖拍,我们用手持机时,要用左手从下往上紧握镜头,取景器目镜紧贴眉骨上。
8.基本的构图方法。构图方式有很多,但最基础的构图方式,就是黄金分割构图法。掌握了这种构图方法,其他的就可以由此来触类旁通,更容易理解和提高。所以,在前期学习的时候,要把这种构图方法真正弄懂弄通。
1、熟悉相机的基本功能设置。熟记说明书,熟练设置光圈、快门、曝光补偿、感光度、白平衡,掌握对焦、测光、景深等技术;2、了解什么是主体、陪体、趣味中心;3、景别:前景、背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全景;4、构图技术:三分法、对角线、框架式、三角形、S形、开放式、对称、平衡、留白等等;5、影调与暗房技术:高调、灰调、暗调,PS后期处理;6、主题与创意,创意是灵魂,是关键;7、光影:顺光、逆光、侧逆光、漫射光、自然光、人造光、倒影、投影等等;8、拍摄角度:仰视、俯视、平视等。
感谢邀请。
恕我直言,看到这个问题我自己先迟钝了一下。8个基础知识?有这么多吗?当然,如果要是拆分加硬凑的话,10个其实也不止。但是,学习摄影还是“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一定必须是8个吗?
所以我瞅这个问题更像是自问自答……呃。而我们这些受悟空问答官方邀请的倒像是陪着题主打酱油的。
书归正传。作为一枚快门次数超过十万次的摄影爱好者,个人认为,修习摄影只需要精进两大块:一是硬件,即镜头(含机身);二是软件,即镜头后面的那个人头。
接下来我简短解释一下。
硬件这块,主要由机身和镜头两大件构成。机身的最快速度是多少?镜头的最大光圈是多少?这些您都得知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熟读设备的说明书。道理也很简单,不熟悉机身功能、镜头的焦段和光圈以及防抖性能什么的,可怎么拍啊?即使想拍,不知道摁哪儿……无从下手,得多憋屈啊。
说明书里有一些专业名词,是必须要熟知的。比如光圈,比如景深,比如快门速度。这是基础知识中的入门基础。这些要是不会,那这说明书就是根本看不懂的天书了。
说完了硬件的,咱们再说说软件的。
说明书您看了,都装脑子里了。接下来,咱们就应该端着相机实践了吧?于是,看到一个场景,我们想要把它记录下来。这个时候,除了琢磨光圈和快门速度,还要结合天时地利,考虑用光、色彩和构图——如果说,“拍什么”是硬件,那么,“怎么拍”就是软件了。
摄影作品上升到艺术角度,必须要有美感,拍摄的时候,就得讲究用光、色彩和构图。简单地说,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就是为了让作品拍得更好看,更耐看。所以,用光、色彩、构图以及一些奇思妙想的创作灵感,都归控制镜头的那颗人头所有。修人头比换镜头更重要,人头精进了,即使镜头逊色,也一样能拍出好作品的。
综上所述,摄影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硬件知识包括光圈、速度、景深这些专业术语;软件方面包含用光、色彩、构图这些美学基础。只有将软硬件有机结合,才有可能拍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附加知识,也需要了解。比如,电池在非常温时拍摄的待机时间,三脚架如何操作,怎样打灯打板补光等等。这就如同盖房子一样,只有地基(基础知识)夯实了,才有可能盖起一幢高楼大厦;基础打不牢的房子是危房,指不定哪天就露顶子了。
摄影新手怎么入门?
摄影新手最好能够重视下面三点:
1. 色彩
2. 构图
3. 光线
平时多看看杂志图片、影片角度或者摄影app上的样图,主要研究点就是上面三点,看多了之后,慢慢拍照就会找到感觉的。
等有了摄影的镜头感后,在考虑买好点的设备,就比较合适。
方法/步骤
1/6 分步阅读
知道相机的基本操作,买到相机之后建议大家多看说明书,明白ISO、光圈、快门三个之间的关系。
2/6
单反相机有三个很关键的因素:ISO是感光度,光圈可以控制图片的背景虚化,快门可以拍摄高速或者慢速的[_a1***_]。
3/6
控制相机的光线:相机的光线除了受外界的影响之外,通过调整相机的光圈、快门以及其他数据,也可以获得很多的光线。
4/6
照片的构图需要多加练习,一张好的照片一定有一个好的构图。
5/6
尝试拍摄各种题材的作品,还要拍摄各种类型的图片。
6/6
选择任何一个行业,都抱着各种憧憬去做,包括摄影。不管你是个人爱好,发烧友也好,还是专业摄影师,也希望出来的片子很有成就感,获得认可,再完美点还可以赚钱。入门能不能有作为,看你自己的是不是适合吃碗饭,看自己能不能坚持和不断的学习。当然好的心态很重要。
入门前期很重要,或者说天赋成分也需要。
第一,摄影环境,多看摄影作品,电影,需要艺术熏陶,艺术浸染。
第二,对光,色彩要有感觉,及想像力。摄影三大要素色彩光线,构图。信息量完全靠图片表达。
第三,保持好奇心,有耐心,有探索发现的精神。
第四,耐住性子,不浮躁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第五,敢去尝试拍摄,不断实操。
第六,要有思想。
以上个人观点,不全面的地方,多多交流。
1 理论学习
不管是书本还是***教程,先学习基础理论,比如光圈,快门,iso等基本概念。
2 实操
买台自己能买得起的相机,手机也可以,关键要多拍,多实践。一个摄影师都是多年拍摄经验,拍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张照片磨砺出来的。养成拍照的习惯,随手拍照。
3 广泛涉猎
多看来别人分享的教程,学习和实践结合。摄影是个实操性很强的活动,经验也很重要。
4 尝试不同的题材。
不管是人物,风景,运动。多多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题材,坚持拍摄。
进阶建议
如果有准专业甚至专业的要求,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 学习后期
必备软件如Photoshop, lightroom等。手机端的APP功能类似,但也要会一些。
2 学习艺术理论
一些绘画的基础理论,比如色彩搭配,构图,色调等等,很有启发性。
3 多看大师作品
多看看***的摄影集,展览,还可以看看绘画***的作品,很有参考意义。
4 多拍
坚持拍,每次多拍。一个场景可以拍个几张,后期时反复比较后就会知道怎么拍比较好看。
保持对摄影的喜爱,坚持拍摄和反复练习,定有提高。
需要准备两点:
1. 首先有一部专业点的相机是必要的, 入门级单反就很好。 摄影的实践性很强,没有器材,自己不动手拍,摄影水平永远也提不高;
2. 找一两本摄影基础书籍(例如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的摄影教程),学习一下光圈和快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曝光、ISO、景深等基础知识。
学习摄影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基础就包括对相机按键功能的掌握以及调整成像质量的能力。对相机的掌握说白了,就是了解相机上面的各个按键是干什么用的,什么功能,什么情境下实现什么作用,这个是很好学的,百度或者买本书都有。另一个就需要学完书后反复练习的了,找一处景色不断调焦距调光圈换镜头以达到你想要的成像。希望能帮助到你。
既然学基础知识:那么我认为初学者可以从这些方面学起:
1, 相机的简单构造了解,明白相机的工作原理,各功能键学习使用。
2, 重要的三要素学习,光圈、快门、ISO使用调整。
3, 然后就是构图方面的学习。
4, 自己实践是最重要的,多练习。
先培养良好的审美构图等,主要是从四个方面:
一是,主题明确。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拍的什么。
三是,构图科学。得符合基本的构图原理。四是,画面简洁。摄影是简笔画,必须干净。即便是复杂的场面,也能从中找出规律。
零摄影基础,如何入门胶片机?
在胶片摄影时代,有一些法则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控制相机。
阳光16法则
测光与自动曝光功能是在胶片时代后期才出现在相机上的,在此之前,人们通常使用测光表。但在没有测光表的情况下,摄影师一般用阳光16法则估量曝光值。
将快门速度尽可能设为感光度的倒数,例如ISO 100的胶卷快门速度设置为1/125,ISO 200的胶卷快门速度设置为1/200。
然后根据口诀判断光圈值:天气晴朗光圈设为f16,多云光圈设为f11,阴天光圈设为f8,如果天气非常阴沉就把光圈设为f5.6,下雨下雪和一早一晚光圈为f4。
至于怎么分辨天气情况,法则后四句也给了解释:当能留下清晰的影子便是晴天,如果阴影清楚但边缘有些模糊就属于多云,如果阴影不清楚但仍然可见就属于阴天,如果没有阴影,天气就是非常阴沉。
Tips.
1、可以再根据互易律对快门速度和光圈进行相对的变化以达到自己需要的效果。
2、以上法则仅适用于春秋两季日出两小时后和日落前的两小时之前,春季需调小一档光圈,冬季需要开大一档光圈。
3、阳光下,被摄体正面受光适用该法则,但是侧面受光需加一档光圈,背面受光需加两到三档光圈。
月光11,8和5.6法则
拍摄月亮有专门的法则:当快门速度为感光度倒数时,满月用F11的光圈,半月和1/4月分别用F8和F5.6。
相机抖动法则
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使用50毫米的镜头时,如果手持拍摄,速度至少要在1/60以上。如果低于此速度,手持拍摄可能会导致拍虚。
18%灰测光法则
用18%中灰板测光会带来最好的效果。如果没有灰板,可以将手掌摊开面向阳光,对手掌测光读数,然后加一档曝光拍摄。而不同的肤色对结果的差别几乎连一档都达不到。
此外,灰卡也是调节白平衡的好工具:相机可以通过用现场光拍摄灰卡对相机设置自定义白平衡,也可以多拍一张带灰卡的照片然后通过电脑后期调整恢复白平衡。
景深法则
对焦点取在整个景深的前三分之一位置可以得到最大的景深。因为焦点后的景深是焦点前的二倍。此法则在拍多排的合影时常用,通常会将对焦点对在前三分之一排处。
曝光法则
经典的建议是:保证高光区曝光准确,低光区随他去。这一建议适用于反转和数码相机。而对负片,特别是彩色负片,最好增曝一档。
不过,在一直很火的高感降噪教程“杰夫流程”中,第一步便推荐影友向右曝光,文中提到:
“向右曝光简单的说就是在相机的正确测光值的基础上再强制过曝,使得直方图里的数码信号曲线在右边垂直边边缘没有被切断的前提下(即高光没有溢出),尽量的让曲线的峰值靠向右边。 这样做的好处是被记录的数码数据中信号数据(即图像数据)和噪点数据的比例更大,就是说图像数据增加而噪点数据减少。”
闪光距离法则
闪光灯距离主体为原来两倍,则曝光应增强为原来四倍。比如,闪光灯在感光度100时的有效距离为20米。如果需要闪光距离为40米,则需要使用感光度为400的胶卷。
动态捕捉法则
如果物体沿镜头的轴线运动,1/125的快门能捕抓下来;如果它垂直于镜头轴线运(从取景框的一边到另外一边)能用1/500的快门速度捕抓下来,如果物体沿镜头轴线成45度运动的话,只需要1/250快门速度就能捕抓下来。
日落测光法则
拍摄落日时,要对落日上部测光,但取景器中不要取到太阳。如果想让照片上的日落看上去比实际晚一小时,可在曝光补偿中减一。
数码冲印尺寸法则
数码照片最佳的扩印尺寸应该不超过长与宽的像素数之和除以200。如果需要影展素质的照片,请除以250。
像素翻番法则
要使数码相机分辨率dpi增倍,像素数要翻两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