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反驳“类似国家地理的摄影大片,只不过是高大上的风景加上一点还可以的曝光 / 构图 / 调色”这种说法?
每个行业都会面临外行人自以为是的误解,就像许多外行人总认为,摄影师拍得好是因为有高端器材。要针对你这个问题,要从几方面分析。
一,首先我们承认,国家地理的风景照的确高大上,但高大上的风景通常是在交通不便,难以到达,甚至可能伴随危险的地方。你问问那些人,他们会为拍大片愿意如此艰苦吗地付出吗?
二,即使到了“出大片”的地方,也不是随手就能拍。如何去发现机位,一年中不同的季节,一天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光线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愿意去观察研究和等待吗?可国家地理的摄影师往往在当地发现了机位,然后通过地理知识去预判可能的光线,为了等到预想中的光线等待上数周到大半年不等。就算能赚钱,又有多少人能坚持?
三,至于构图等,许多外行总觉得平平无奇,还算可以,但真轮到自己的时候,构图毫无主题性,该拍不该拍都纳入画面,又不懂控制透视效果,实际出片质量和专业的根本两码事。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旅游专业风景摄影的构图分为几种?
其实无关乎专业不专业,也和哪一类题材没有非此则彼的关系,摄影类的构图是客观存在的,不以题材和专业的改变而能够拉低门槛要求的。构图既是一种玄学的东西系,同时也是一把能够量化的标准的标尺。如果要想把照片拍的好看的话,构图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既然说到“好看”,这就涉及到每个人的审美以及对于画面视觉的经验了。如果要谈及风景类拍摄的话,最常用的就是三分法、对角线、向心式构图等构图方法。不是说这三种方法最好,但起码在画面的处理上是比较保险和稳当的。
三分法按照定义上说,三分法是把场景中的两条竖线和两条横线分割,正如一个“井”字。这种构图方法比较鲜明、简练,而且能够突出画面中心。
对角线顾名思义,对角线构图就是把主题安排在对角线上,有立体感、延伸感和运动感。画面整体会变得生动,有节奏感。
向心式构图这种构图方法是把主题放在画面中心位置,而四周则呈现放射性或者同心圆形状。这样构图能够把主题醒目地向人们展示,其他环境则显示聚集作用,用以突出主体。
要谈摄影上的所有构图其实不止这三种。这一点和美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做的首先要多看,多想,多总结,特别是选一些自己既感兴趣,又能够激发自己学习的主题和摄影师作品,这样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有持续学习的动力。然后在学习之后,自己要懂得观察,尝试,这样就能有较好的学习效果了。
最核心就是把景拍美,大家看了就有想来旅游的冲动,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其他都是扯淡,千万别被砖家大师忽悠什么三分法构图,对角线构图,对比构图等。这些没得多大的用。
反正拍出来大家看了就想来旅行就OK。
构图的规则有很多,构图法也很多,构图其实就是要求画面元素的均衡,让人看起来觉得舒适,自然,得体。大学生羽佳在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5种旅游风景摄影构图技巧。
1.中心式构图是指被摄主体呈现在画面中央的构图方式,这种方式让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占据统治地位,其他景致布置均匀,以达到主次分明,饱满均匀的效果。
2,三分法构图是一种简单化的黄金分割法。其将画面上下左右各分为三等分,形成一个井字。我们也常称其为九宫格或者井字构图。比起中心构图,三分构图变化更多,主体居于画面中心的构图会产生静止的效果,而主体偏离画面中心的构图更有趣些。
3.水平线构图。在摄影中经常会出现水平线,如地平面,水天交界线等。单一的水平线构图要避免横线从中间穿过,一般情况下可通过上移或者下移避开中心位置。
4,三角△形构图。三角形构图是将画面中的主体放在三角形和影像本身形成的三角的态势。三角形构图使得人们有一种稳定均衡的感受。
5.框式构图。框式构图是指摄影画面主体被透空的自然物体所包围,这一透空的自然物体作为前景与被摄主体共同进入画面,共同完成一幅画面。
小编在这里只是列举了基本的五例,更多构图法请关注羽佳的头条号。
旅游专业风景摄影的构图分为几种?
不管是否专业风景摄影都有构图之分,摄影除了是种美的记录艺术。除非你只想拍到此一游可以不讲什么构图,如果要想所拍好看点点[_a***_]要讲究一下。
旅游专业风景摄影作品的目的是向别人宣传旅游景点,让别人看到你风景摄影作品就有想来的这里的冲动。即使来过的看了你拍的风景也还想去看看的。不是有很多摄影师旅游景点找当地专业模特摆拍出大片吗?也就是这个目的。摆拍创作是最好练构图片方法之一。
风景摄影构图和其它摄影构图是一样的,本身构图就是摄影的最基本的知识,唯一不一样的要驾驭风景摄影构图有时候还得看天气吃饭,很多时候是摆不出来的。
构图好看的目的就是能一下子抓住观看者的眼睛,引起对方的兴趣。具体做到以下要求(敲黑板!干货!呵呵)
最高宗旨是:有趣味点。引起观图者的兴趣,并能读懂你要表达的意境或意思。
突出要素是:简洁,明了、紧凑。“画留三分白,生气随之发。”就是这个道理。
基本原则:均衡与对称。保持画面的稳定性。
表现形式:影调、光线、色彩、线条。增强画面的冲击力。
外在手法:画金分割(包含三分法),对角线、汇聚线条引导、色彩对比、影调对比、前景增加纵深、虚化背景突出主体等等。手法有很多,就看你如何用。
看图吧!
趣味点是小孩,其它原则和手法,可以一一对找和分析。
随便上了几张图,构图这个方法仁者见仁智,不能死套方法,但基本原则、要素、要求就是上面我讲的。
好的,我也不是什么***,更不是什么老法师,发表此看法也仅以交流为目的,结交更有看法的老师。也希望有老师以图为基本给我来些点评,在下感激不尽!谢谢!
如何构图才能拍出漂亮的风景照片?
构图在摄影当中非常重要,无论是色彩还是光影,都要以构图为基础,就如同绘画,构图的好坏是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评判标准。
在进行风光摄影构图时,摄影者首先面临的是横、竖画幅的选择问题。由于摄影者使用的器材不尽相同,所营造出来的画面风格也会不同,这一点还不是关键,最重要的还在于摄影者的创作意图。
对于摄影作品而言,无论是完美的或是有瑕疵的图片,其画面构成的要素不外乎点、线、面。图片中的 “点” 可以极大地吸引欣赏者的注意力,并可以起到稳定画面的作用;“线” 在画面中的作用是可以用来分割面,使画面产生动感与韵律感,可以引导欣赏者的视线;“面” 可以使欣赏者的视线有平稳的过渡,而且面的明暗能够为图片增加立体感。
在摄影构图中,最为常见的构图有以下几种:
1 .黄金构图法:目前大多数数码单反相机的成像格式为 3:2 的比例,可以将其等效为黄金分割的矩形,这样在安排画面景物时,根据不同景物的明暗及色彩将它们安排在黄金分割出来的3个区域,这就是黄金构图在摄影的典型应用。
2 .九宫格构图法:对于九宫格大家并不陌生,小学生上学时使用的方格本大多是九宫格的,用来写语文作业或是练字。而在摄影构图中,也都借鉴九宫格的界格来进行景物构图的安排。摄影者将需要表现的画面主体置于九宫格的交点上,从而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至于主***于哪个交点上,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现场环境以及主体的位置来决定。
3 .三分构图法:三分构图法与九宫格构图基本上一样,只不过在实际的摄影当中,画面为左中右结构的三分法少见,而比较常见的则是上中下结构的三分法。使用三分法构图,可以根据景物色彩、明暗的不同,将画面自然地分为三个层次,这样才能适应人的审美观念。如果层次过多,画面就会显得繁琐,也不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4 .对比构图法:对比构图法包括明暗对比、远近对比、大小对比、动静对比等等。
明暗对比:使用明暗对比法构图时,需要把握正确的曝光条件,通过表现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的曝光程度,使画面中的亮部区域与暗部区域的明暗对比有较大的反差,这就需要摄影者在对画面进行曝光时应慎重选择测光点位置,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度的曝光补偿的增加或减少。
远近对比:就是利用拍摄画面的主体、陪体、前景与背景之间的距离感,以此强调主体所在的位置及重要性。一般情况下,主体都会处于离镜头较近的位置,所以,在拍摄时,需要把握好焦距与光圈的控制,否则,一旦主体变得模糊,那么图片就失去了远近对比的意义。
大小对比:就是利用摄影器材、摄影角度、景物选择等手段营造画面主体与陪体的大小关系,从而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大小对比构图的关键是要选择体积小于主体或视觉效果较弱的陪体来烘托主体。
动静对比:图片中的景物并不能运动,为了表现画面中运动对象的体态特征,可以通过动静对比来实现。
除此之外,摄影还有一些特殊的构图方法,比如三角形、圆形、放射形、对称式、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曲线构图等等,这些构图法只有在一些特殊环境、特殊主体下根据需要进行拍摄。
图片为相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