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摄影爱好者,你觉得摄影中的焦点和构图是什么关系?对焦错了会毁构图吗?
我觉得摄影中的对焦和构图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说要有关系的话就是都为了表现主体与主题。一般我们会把焦点放在需要表达的主题的位置上,而这个位置通常在拍摄的主体上,而构图就是安排画面秩序与主***置的表达方式。
正因为如此,通常对焦点的位置就是构图需要加以突出的位置。但我觉得焦点位置与构图不存在必然的与直接的联系,两者各自的分属是不一样的。拍摄的对象可以失焦,但是仍需要一定的构图来表达和组织,因而焦点与构图并不存在必然关系。
(对焦失误,对到了草上,构图的意图就没法实现)
对焦错了有可能会毁构图。大家都知道通过焦点的虚实来表现主次,通常将主体拍实,非主体加以虚化。而构图的本质是对画面的引导与组织,通常是通过构图来强化和突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但如果对焦错误,可能就把原本不是主体的物体变成了主体,那么原本的构图意图可能就失败了。
谢邀
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精确对焦,所构图的画面最美的一面才会被呈现出来,
对焦失败,也可能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但是几率很小,熟能生巧,拿着相机去感受自然吧!
在摄影中焦点对焦是摄影技能的范畴,也可以说是技术问题,是一个人对照相机性能的掌控熟练度的问题,你要拍摄的对象是什么,对焦就对哪里,对不上焦是技术水平问题。
构图属于美学范畴,学过美术的人都知道构图,在一个画面内如何合理安排画布的空间,使画面符合构图原理,主体物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合理构成完整的画面,符合美学里的黄金分割点,画面均衡稳定。
有时拍摄时也会像国画构图那样运用留白均衡空间,主体给人感觉是不均衡需要与留白空间达到画面均衡,追求国画构图效果。
在国画构图中整个画面是一个整体,空白的地方也是画,留白是画面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也是构图的一种方式,这是美学构图问题。
摄影技术对焦和美学构图是一个摄影师能否拍摄出好的作品的关键,如果硬要说他们关系的话,那就是哪一个掌控不好都不能拍出好的片子,一个好的摄影师是不会把构图完全放在后期裁切上来追求好的构图,大部分时候还需要拍摄时把构图及角度掌控好,后期只是适当弥补而已。
焦点和构图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要成就一张好照片,这两个因素都缺一不可,但说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我认为它们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即它们之间不是因果关系,也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或者相互促进的关系。
但细想一下,构图很多时候应该是为焦点服务的。拍摄一张好的照片,首先要有好的构图,构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视觉上的创新好看,也要为了拍摄主体更加突出,即要考虑到焦点之所在,如果焦点不在构图中的重要位置,那么这个构图是失败的。
不过焦点位置却也未必就在构图中的中心位置,很多时候焦点若处于构图中心位置,照片会显得呆板,焦点的具***置在哪要具体分析,既要构图好看,又要主体突出。
焦点和构图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对焦失去主题,毫无疑问这张照片就失去主题和保留的意义。
1、焦点集中在你要拍摄的主题上这是拍摄者最重要的拍摄技能之一,如果失焦或脱焦,构图也就无从谈起。比如你拍摄人物半身写真照片,对焦必须放在人物的眼睛上,突出反映被拍摄的心灵感受,使得主题形象展示出来自己的世界,这就是你所要表达的目的,如果你对焦在人物中间部分或脱焦,那么你的拍摄对象心灵深处就不会彰显出来,这样就无法避免人们对该片的评头论足了。
2、如果对焦实现了精细的操作,其构图非常重要,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会引人入胜,百看不厌,因此当你抓住拍摄对象主题时,要把最美的风景名胜古迹人物形象展示给大家,构图就尤为重要了。
3、对焦和构图是拍摄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希望大家在拍摄中信心品味生活中的乐趣,把美好的时光带给大家。
老胶片机一个中央对焦点,摄影师是是怎么保证构图情况,焦点还落在眼部的?
老式胶片机是手动对焦,对需要对焦的地方对焦后水平略微移动重新构图。由于是手动对焦重新构图时焦点不会跑。如同现在数码相机锁定焦距一样。还不放心就收一点光圈加大景深做保证。
对于老胶片机,最初是没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拍摄者只能通过一边转动镜头上的对焦环,一边在取景器中观察判断是否准确对焦。
(早期的胶片单反只能手动对焦)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是否己合焦呢?原来在相机取景器的中央会以2个半圆的形式显示对焦点的影像,如下图。如果合焦,则显示正常的影像,如果未合焦,则景物的上下2部分将发生错位。因此为便于判决是否准对焦,一般是将镜头中心对准被摄体具有明显竖直线条的部分,如衣服的边缝等,若要对人物眼部对焦,可选择眼皮而不是眼珠,对于横线条的景物,可将相机竖起对焦方便判断。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对焦技术被应用到相机上,但最初的自动对焦,仅限于镜头中央一个对焦点,于是出现了"先对焦后构图"这一说法,也就是先将中心对焦点对准被摄体需要对焦的部位,然后锁定对焦,移动相机进行构图并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