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运用构图思维,拍好古建筑?
远景、近景、特写,可以拍出古建筑各个方面的姿态;事实上大部分的构图模式也都可以用在古建筑摄影上。而所有的摄影构图都只是手段,而且不仅仅是为了形式美,还要在构图里揉进自己的情感,与感悟,要在古建筑优美的线条中,拍出让人咂摸出文化底蕴和岁月沧桑的味道来。
看古迹,望兴衰,石狮子守护;老槐树下、古道上,香客三三两两;晨钟暮鼓、修行人,老和尚带着小和尚诵经;飞檐上小兽成排望日月,飞檐下挂铃铛,看日月,诉说岁月悠长。
拍古建筑,要有历史文化底蕴、有人文关怀、也有无尽的心灵感悟。
三角形构图
仰角拍飞檐斗拱,细节让所有现代人惊叹。此时用三角形的构图模式既表现了细节,又让画面均衡、美观。这个角度也是很多摄影爱好者必拍的一个古建筑角度。古建筑相比现代建筑是更容易发现规律、体会到味道,琢磨久了,更是一个有意思的摄影题材
对称式构图
中国的古建筑,通常都是四平八稳,因此***用对称式构图,再容易不过。但难免千篇一律,构图显得呆板。因此也要注意打破这种构图方式的呆板,可以在一侧设置树枝、花卉最为前景,或者照片中 有相关的人物。对于其他景物对称式构图的时候,也要尽量做到有一点陪衬,美化画面。
斜线构图
古建筑的飞檐上,微微向上翘起,优美的线条上站着一排小兽。无论朝阳还是落日,都可以与之相协调。像下雨天吃巧克力那样很搭配。均衡的斜线构图,也能给人岁月悠远的味道。拍摄牌匾时也可以斜线构图,并且以院落中的植物或者石狮子作为前景。拍古建筑之前不妨多了解一下古建筑文化,也就知道了什么是屋脊六兽了。
汇聚线构图
远景拍摄古建筑时,两侧的栏杆可作为汇聚线构图;宫殿的墙、柱子可作为汇聚线构图;中国的古建筑处处是规律,处处是由近及远的透视效果,因此汇聚线构图也是常用的中国古建筑构图模式。
框架式构图
当你走到古街的入口、牌楼前,走到月亮门前,亭子里,往往都能在这框架下看到有味道的宫殿、小景。不妨就用框架式构图拍几张,不但构图简洁,空间***感也跃然屏上。
走进古建筑,不仅要东张西望,更多时候还要抬头。无论西式建筑还是中国建筑,屋顶都有迷人的元素。
古建筑摄影中,有构图的技巧,也有选景的奥妙。比如拍下一串祥云与古建筑的和谐之美;古建筑与湖面倒影相映的优雅之美;再比如,最近大家常拍的春天的花枝、绿柳与古老建筑的新旧对比等等,往往是摄影爱好者最常用的搭配。
拍建筑可以用极简构图吗?举例说明一下?
谢谢邀请。觉得这个问题,咱们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极简构图和如何拍建筑。
首先极简构图。我理解的极简构图,就是通过画面构图大面积留白,形成强烈对比,来突出主体的一种摄影方式。我本人十分喜欢这种极简构图的作品,总觉得有一种独特的高级感,有一种大道至简的神秘。
然后说建筑摄影。一般来说建筑摄影都是通过光线和建筑的点和线表达来体现特点。并多以广角镜头***关系来夸张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建筑摄影常用的构图是对称式构图,框架式构图,斜线构图和曲线构图的构图方法。但我也看到有的摄影师,通过剪影的方式和黑白摄影的方式来体现建筑,也很有特点。
综上所述,我本人虽不太拍建筑,但感觉用极简构图来拍摄建筑很有意境,记得摄影大师何藩就在作品中多次用黑白光影来体现人与建筑的关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下面一张照片是一位国外摄影师拍摄柏林的建筑,我感觉也很好,图片来源于网络。
拍摄建筑最主要的有几点,下面分别说明:
1、建筑在城市中最常见不过了,也是摄影爱好者们最爱拍的作品。摩天大楼凭借其高大的形象,不管是日出还是日落,亦或是蓝天白云,都能衬托出景色的独特美。
2、建筑具备独特的线条感,有一些建筑是玻璃构造,透明的落地大玻璃,非常具有科技感。这样的建筑最适合极简构图了,有时候不太需要前景,因为建筑本身就已经很美了。之前拍过北京的***SOHO,科技感十足,线条感非常丰富,流畅的线条给照片本身增添了很多美感。
3、建筑的色彩对比相对强烈,在蓝天辉映下更显得独特。下面的红墙建筑是最近拍的,和天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冲击感相对强。
4、当然还有一些建筑讲究对称美,中规中矩的建筑需要对称构图,当然拍摄的时候需要把建筑主体
放到图片[_a***_],天安门城楼,国家大剧院等对称的建筑,都非常讲究对称美。或者有一点曲线的S型构图,望京SOHO等,具有S曲线的建筑,都需要考虑到极简构图和拍摄。
5、最后是城市建筑的夜景拍摄构图,因为夜晚的灯光影响,可能会有杂色,所以尽量压低曝光,更需要极简拍摄,拍摄的时候画面中只需要突出一个明显的主体就好了。
最后,建筑的美,城市摩天大楼的拍摄,对构图要求也相对高,拍好了有一种高大的既视感,如果拍不好,那就多尝试几个角度,换个方式构图,希望你能拍出你所在城市的摩天大楼。
如何使古建筑效果图达到构图上的多样统一性?
其实无论是古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多样统一性是设计的必要标准。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空间,效果,材质等因素,都要有设计主体的贯穿。延续设计思想在整个设计中起到的带动作用。如何做到,很简单,设计构思,设计主题,设计手法都是提前规划好的。既然规划好就不存在如何达到,而是如何沿着整体思路完成设计。
园林建筑布局的主要规律是什么?
1.中轴线
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抵以中轴线的左右前后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都成为几何形体。
2.地形
在开阔、较平坦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段,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其剖面均为直线所组成。
3.水体
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圆形和长方形,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有时加以雕塑;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整形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古代神话雕塑与喷泉构成水景的主要内容。
4.广场和街道
广场多为规则对称的几何形,主轴和副轴线上的广场形成主次分明的系统,街道均为直线形、折线形或几何曲线形。广场与街道构成方格形式、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建筑
主体建筑群和单体建筑多***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成与广场、街道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6.种植设计
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全员树木配置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造型,绿篱、绿墙、绿柱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园内常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间,花卉布置常为以图案为主要内容的花坛和花带,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7.园林小品
园林雕塑、瓶饰、园灯、栏杆等装饰、点缀了园景。西方园林的雕塑主要以人物雕像布置于室外,并且雕像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焦点或终点。雕塑常于喷泉、水池构成水体的主景。
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手法,从另一角度探索,园林轴线多视为是主体建筑室内中轴线向室外的延伸。一般情况下,主体建筑主轴线和室外轴线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