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构图方面,请谈谈你对这两种构图的看法?
只能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际的处理情况或许还有第三种。
至于你说的这个冲突的现象,一定非常重要,那就两张都拍一下。太重要的画面只能这样。不太重要就不要拍了。或者说要就走极端,干脆拍太满,细节中就会有新的兴趣重心。
摄影构图的几种基本方法?
常用的基本构图法
1、中心构图法
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心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主体突出、明确,而且画面容易取得左右平衡的效果。这对于严谨、庄严和富于装饰性的摄影作品尤为有效。
2、水平线构图法
水平线构图是最基本的构图法,以水平线条为主。水平,舒展的线条能够表现出宽阔、稳定、和谐的感觉,通常运用在湖面、水面、草原等等。
3、垂直线构图法
垂直线构图即画面中以垂直线条为主。通常运用垂直线构图的时候,被摄体自身就符合垂直线特征,例如树木。垂直线在人们的心里是符号化象征,能充分展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4、三分构图法
也称作井字构图法,是一种在摄影、设计等艺术中经常使用的构图手段。在这种方法中,需要将场景用两条竖线和两条横线分割,这样可以得到4个交叉点,将画面重点放置在4个交叉点中的一个即可。
5、对称构图法
对称构图即按照一定的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使画面中景物形成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常用于拍摄建筑、隧道等等。如果前期没法完全对称,也可以通过后期进行校正和剪裁。
6、对角线构图法
对角线构图是指主体沿画面对角线方向排列,旨在表现出动感、不稳定性或生命力等感觉。不同于常规的横平竖直,对角线构图对欣赏者来说,画面更加舒展、饱满,视觉体验更加强烈。
7、引导线构图法
引导线构图法,即利用线条引导观者的目光,使之汇聚到画面的焦点。引导线不一定是具体的线,但凡有方向的、连续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引导线。现实中,道路、河流、颜色、阴影甚至人的目光都可以当做引导线使用。
8、框架构图法
框架构图,即将画面重点利用框架框起来的构图方法,会引导观者注意框内景象,产生跨过门框即进入画面的感受。由于框架亮度往往暗于框内景色亮度,明暗反差大,要注意框内景物的曝光过度与边框曝光不足的问题。
9、重复构图法
重复构图法,其实也是铺满画面。即当主体是一群同样的东西,将这一群主体同时拍下来的构图方法。单调地重复统一物体,占据整个画面并且没有明显杂乱的其它物体出现,同样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摄影构图的基础是“横平竖直”,那么又有哪些构图方式,是不按“横平竖直”的?
摄影构图在“横平竖直”的基础上,还可以拍出以下几种构图,下面用几幅我拍摄的图片来回答一下,请您指导和点评、点赞、关注。
▲这幅是在赣州拍摄的高铁架桥场景,利用对角线构图有了立体感和延伸感,场面显得大气。
▲这幅是拂晓在赣州章贡区沙河拍的高速公路上,车水马龙的车轨形成的s型曲线构图,冷暖对比下主体突出,画面比较生动,富有空间感。
▲这幅是在赣州城市中央公园拍摄的对称构图,风平浪静时,倒影清晰,这种构图具有平稳、相呼应的特点。
▲这幅是在赣州新城区拍摄的十龙聚龟雕塑夜景,利用三角形构图突显平衡感和雕塑的威武。
▲这幅是用手机在赣州会昌拍的索桥,利用引导线构图来体现索桥的纵深感。
这几张我咋看都不是你说的“横平竖直” ?其实啊!心中有个大致的概念就得了,什么黄金割了,九宫格了,横平竖直了,别被开班那些货带沟里去了。既然你有了这个爱好就别急于求成,闲的没事背着手用眼睛看,用心去琢磨,对比别人拍的作品,时间久了虽然达不到那些***的境界~你自己有了满足感也是一种成就!还有就是要习惯于别人的说三道四![灵光一闪][灵光一闪][捂脸][捂脸][捂脸]
风景照的构图应该灵活应,白塔作为主体确保不歪不斜就足己,而白玉桥的线条可灵活运用,主体与陪体的呼应恰到好处,陪体的斜线更显得视野开阔,这样的构图简约不简单非适合作为壁纸观赏。(兰天,碧水,白玉桥。)
其实并没有明确地说过构图的基础就是“横平竖直”,只能说横平竖直是最基本的一种构图方式。概况一下的话,构图的基础实际上是各种“数学几何元素”,比如各种点、线、面、图形等,强调利用重点元素的位置关系,营造出视觉冲击力。
比如常见的最简单的“点构图”,就不算横平竖直。画面中有且只有一个显眼的单点,这个点会成为整个画面的视觉焦点,有效吸引观众注意力。
经典的曲线构图,包括S构图、C构图、螺旋线构图……曲线构图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看上去有韵律感,有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常用于河流、曲径、小路等场景。
(S构图)
(C构图)
(螺旋线构图)
三角形构图
(把画面分为多个三角形,然后把拍摄元素合理地纳入这些交叉的地方)
透视构图
(能够表现出空间物体的***关系和纵深感)
(这种方式非常容易引起观者的注意力)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构图方式都与几何数学有关呢?因为摄影是西方人发明的,发明出来之后,为了拍的更美更具艺术性,他们就借鉴了西方绘画当中的一些理论。构图就是西方绘画当中的,西方人喜欢用数学思维把一个技能进行量化(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有很多画家都是研究数学的,比如达芬奇),量化完了之后形成各种构图方法,大家就很容易就学会了。而[_a***_]中国的国画是没有构图之说的,国画讲求的是意境。意境是个比较虚比较主观的东西,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就不像构图方法那样容易学会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