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最常用的居中构图,怎么拍,会更好看?
事实上,摄影并不常用居中构图。只是最近两年有些摄影爱好者忽略了在创意上的突破,总说九宫格、三分线构图烂大街。于是到处吐槽要创新,许多不明真相的摄影初学者,也跟着起了逆反心理,用什么剧中构图。其实没有缘由的居中构图,比三分线构图烂100倍。
居中构图能用好,并不简单。我发现很多摄影爱好者拍出来的居中构图照片,单调,缺少变化。远没有九宫格、三分线构图使用起来更灵活。居中构图也容易突出主体,这没问题。但是这很容易导致无从安放你的陪体。一张照片只有主体,缺少陪体就像只吃米饭,没有菜一样。
居中构图跟对称式构图有些相似,但绝对不是一回事。居中构图,不一定是对称,对称式构图一定是有居中的概念。所以如果你拍摄的主体是对称的主体,比如人物、人物的特写、比如一朵花的特写等等。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对称的,***用居中构图往往更容易。
居中构图,或许是有时候实在找不到陪体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希望摄影爱好者,尤其是摄影初学者,尽量在构图上遵循规则。即使突破也应该合情合理、有道理。突破,尽量在创意内容上突破,而不是简单的形式突破,没什么大的意义。
如果您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请动一下您发财的小手,点个赞。也欢迎关注摄影中级班。
摄影最常用的居中构图,怎么拍,会更好看?
构图方式有很多种,居中构图是最常用的一种。但正因为常用,拍出来的照片,容易太常见。那怎么才能把居中构图,也拍得漂亮一点呢?
摄影自学班,4句口诀,帮你把“最俗”的居中构图,用出彩:
居中太俗怎么办?
贴近地面引线段。主体突出背景单。
通过例图,为朋友们解说下,这4句口诀的用法:
1、贴近地面引线段。
居中构图,可以结合引导线构图,一起使用。怎么用?有哪些需要注意:
(1)先解释下,什么是引导线构图:在所拍的景象中,有“线”出现在照片内,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常用的引导线,有路、桥以及各种线等。下面说注意事项。
(2)注意角度:如果在路面拍摄,可以把设备,放在地面上,这个角度不常见,会让拍出来的照片,更不一般。
(3)注意安全:在路上拍摄,要挑选还没通车的路段,或者,车辆少的时间,安全第一。
2、主体突出背景单。
拍摄居中构图,还有一种情况,不需要什么技巧,拍出来就好看:
找到比较“单纯”的背景,包括色彩单一,颜色清淡等。这种情况,主体很容被突出,照片看起来还不乱。
3、用上光影中心灿。
让居中构图的照片,更漂亮,可以用些技巧:
(1)用光:可以自备黑色背景步,为拍摄的花朵打光。背景黑暗,主体明亮,这样拍出来的主体,就更单纯简洁。或者拍景色时,直接让光源处于照片中间。
(2)利用前景等虚影:有虚化前景的照片,主体句中,也会很有层次。
4、水面可把倒影反。
居中构图,结合上另外一种构图技巧,会让照片更漂亮。结合什么呢:
居中构图,结合对称构图。
怎么结合呢:可以利用水面,拍出倒影。
拍摄水面,要注意保持中间水平,不要倾斜。
如果地面没有水,可以自己洒水,把设备贴近水面,就可以拍到漂亮的倒影了。
这4条口诀,每句都介绍了实用的技巧,简单易用,效果明显。
希望能帮您把最常用的居中构图用好,拍出更漂亮的照片。
感谢朋友们帮我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每天更新的最大动力!
更欢迎朋友们来关注我,快把您的作品,在评论中留言分享下吧。
如何构图才能拍出漂亮的风景照片?
谢悟空推荐问答:如何构图才能拍出漂亮的风景照片?这里说的风景照片,也应该是摄影中的风光题材的拍摄(下称:风光摄影)。包括了:自然风光,人文(景物)风光,城市(建筑)风光等等的风光摄影题材的拍摄。
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是有立体感的。但我们拍摄的照片画面是平面的。要在平面的画面中体现出有空间距离感的立体世界,就需要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安排调度好拍摄场景中的前,中,后景物的位置,比例,大小等的关系。这种拍摄场景的景物关系的安排调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摄影构图。
那么,如何通过构图,拍摄出漂亮的风光摄影照片呢?这就需要我们在风光摄影的过程中,通过摄影构图来营造画面空间距离感,而摄影构图中的前景运用,是营造画面空间距离感,最有效,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摄影技法。前景的运用,在风光摄影中,尤其显得重要。
前景的运用,就是要利用拍摄场景中,场景物之间的近与远的对比关系,传导出拍摄画面中的空间感和距离感。
下面,我们先看下面的图例,感受下利用前景来表现画面中,近与远的空间距离感的关系。
在上面的图例中,观看上图,画面中的河面与楼宇,是不是有种近在咫尺,就在眼前的感觉。而观看下图,这画面中的河面与楼宇的距离,是不是就显得的远了些,也就有了不同距离的层次感了。这种“空间距离感”的观感效果,得益于下图画面中左右两侧(人与护栏)的二个前景,让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有了个(前景)参照物。他们仿佛在说:我们在这儿,他们在那边,根据我们相对尺寸的大小比较,你就可以感觉出来我们之间的距离了。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图例,感受下利用前景来表现画面中,高与低的空间距离感的关系。
这二幅图片都是站在海岸悬崖上方拍摄的。观看上图,你可以感觉到拍摄点是处在高处,但你不太容易明白这高度有多少,你与海浪的距离有多远。观看下图,因为画面中有二位青年作为前景,你观看起来就很容易明白了近与远,高与低的空间(距离)感了。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图例,感受下充分运用拍摄环境中的前景,增强画面的空间距离感的作用。
如下图例中,这是在同一张图片上,裁剪去掉左边前景“树枝”后的图片(图例中的上图),与原图(下图)的对比效果。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上面图例中,下图保留左侧前景“树枝”的画面,更富有空间距离感,也让画面更加均衡完整了。这便是左边前景“树枝”的作用,在抓住观者视线后,引领观者视线,由左往右,由近及远的观看过程中,增强了画面的空间距离感的观感效果。
在风光摄影中,能够作为摄影构图中前景的景物有很多,花草树叶,山石建筑,动物与人等等,甚至连拍摄中自己的投影都可以成为前景。通常情况下,在风光摄影中,常见的前景运用方式有下面这几种:
1,框式构图的前景,是营造画面“空间距离感”常用的摄影手法。
2,线条的运用,或引导或延伸或汇聚,也是营造画面“空间距离感”的常用技法。
3,拍摄场景中,场景物的投影的运用,同样可以起着营造“空间距离感”的作用。
4,拍摄场景中常见的,规则的或是不规则的前景物的利用,也是营造“空间距离感”不可缺少的。如:旅游途中,登高远望,也可适时选择景点中的人造景物,如:适当的游客,防护栏,房屋等景物作为前景的。
在风光摄影中,前景的运用,是为了营造出画面的空间距离感。因而在选取前景物时,要本着:简洁布局,疏密有序,有层次而为。要避免过多的无效的前景物,挤占了画面的有效空间。这一点,在使用前景为“框式构图”时尤其需要注意到的。如下图例,前景护栏和树叶构成了一个近似“框式构图”的前景,但却因树叶的过于茂盛且占用了画面上部太多的空间而让整个画面显得拥挤不堪,这是一个(框式构图)前景运用失败的图例。
需要说明下,通常情况下,前景多是以陪体而存在的。但在一些特殊的拍摄场景中,有些时候,前景则是以被摄主体出现的。如下图《远方》中的小船。
本文综述:在风光摄影中,灵活的,合理的,有序的,运用好前景,是拍摄好风光摄影,营造画面空间距离感,最为直接的,有效的摄影构图技法。
(原创图文,分享实拍感受,谢谢您的观看支持与鼓励)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
如何构图才能拍出漂亮的风景照片?
一般说起构图都会给出许多构图巧妙,我今天只跟大家说一说,构图基础,很适合摄影初期的朋友看看。
我认为摄影构图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个人审美和有心,有了这两个前提你的构图就不会差到哪去,拍出来的照片就会很漂亮。
构图要有方法有眼缘,有发现美的感觉,当看到好风景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取景才能留下美。相机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把你看到的全部纳入镜头里,所以要求你适当取舍,留取最重要的部分,这时候就需要你去构图,那么如何构图才好看,是要有一定基础的:
(一)横平竖直的重要性
听起来简单,其实这里边是有技巧的,要求在相机设置里把平衡标尺打开(从取景器里可以看到),把[_a***_]线打开(九宫格),这样在拍照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的做到横平竖直了。
水平不能斜,竖直不能歪,能给人以稳重宽广的感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横平竖直是摄影最基本的构图方法,它是判断一张照片好坏的基础,并且给后期制作提供了便利。
(二)光线好坏的重要性
在某种意义上说摄影与拍照是还是不一样的,拍照比较随意,摄影需要观察,需要合适的光线,没有好的光线我愣可不拍,因为摄影就是光与影的艺术,是最好的构图。有了合适的光线,就有了场景的三维效果,立体突出层次分明,这就是为什么摄影的时候要选择时间段,尽量避免中午去拍。
(三)选取角度的重要性
角度在摄影中有这很重要的地位,每一张照片都会遇到角度的问题,一条线有角度叫斜边,两条线有角度叫焦点,还要划分平拍、俯拍和仰拍,分为,正面角度、斜面角度、侧面角度,或端庄稳重,或形象生动。角度选取的好可以获得最成功的构图。
(四)主***置的重要性
将主体摆放在什么位置,才能更准确的突出出来,更鲜明的表现出来,既要明确主题意思,又要突出主体,两者不可分开。主体在照片中统领全局,是照片中的焦点所在。主体是画面思想的重要体现,在画面中起到主导作用,是摄影者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要因素。
掌握好上面四种要点,你完全不用去考虑到底怎么构图了,因为要点里已经包含了大部分构图法则,只要细心一点,你完全可以拍出漂亮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