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学绘画得一笔一画的,进步慢,不如学摄影,立竿见影、能够“速成”。你怎么看?
绘画是需要一笔一划在纸上把自己看到的物体通过大脑判断后,再用手把他们绘制出了,一开始,肯定是打基础,从素描构图,结构,透视,再上五大调子到后面将黑白灰变成各种颜色。过程会比较难成,而且前期的学习会很枯燥乏味,不过当你每克服一个知识点,那么你也会为了你的进步而喜悦,也会有很强的力量推进你往更高的高处走。当然我觉得你更需要的是一个很好的老师,老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他让你少走弯路,更快的画出想要的效果^_^
摄影相对于绘画来说,其实是相通的,绘画跟摄影的构图,都讲究构图,好的作品,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构图。
摄影前期入门是直接将看到的景物利用所学的构图知识,还有光线,把自己所看到的物体拍下来,基本上,一节课上完,你就能掌握基本的构图知识,随手一拍,也确实会比自己以前没学过构图知识拍的效果强很多!
所以说,摄影入门快,也是一个正确的说法,下面就科普一下简单的摄影构图技巧,我们即使用手机,也能拍出相对更高级的照片。
1:水平构图
2:垂直线构图
拍一排树木,柱子,栏杆,远处的高楼……可以用这种构图
3:斜线构图
这个构图我个人比较喜欢,可以拍出食物特别诱人的高级感!也可拍阳光照射的斜影,或者食物的一角……
4:S线构图
顾名思义,S形,给人一种延伸感,一般用于拍河流,溪水,蜿蜒的山路,还有曲径通幽的小路……
5:三角形构图
这个构图拍多个物体组合会更棒。拍远处的高山⛰️
三角形分高三角与低三角跟多三角
高三角给人有一种向上向前冲的感觉,你可以拍人运动时刻的照片,或者蓄势待发的车。
低三角给人稳如泰山的感觉,给人安定感,相互联系又是独立的感觉。
多三角,让画面丰富多变,增加画面趣味性,这个拍人不错
6:圆形构图也可是半圆形
拍蒲公英圆形的,花朵🌼,冰淇淋,蛋糕之类的圆形物体~
7:对称构图
利用景物的对称关系,用对称构图法拍,会具有一种平衡稳定的视觉效果,也可借助玻璃水面的反光倒影开始实现对称的效果……
最后,拍完,记得把光线拉一下,色调处理一下,你会发现随手一拍,感觉很不错^_^
摄影和绘画其实并非可以速成,尽管其表达的方式和手法不尽相同,然而无论象成为画家或摄影家,都需要从基础学起,通过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理论,并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并非速学即成功。速成班只能是皮毛之技。
摄影的发明来自绘画。安格尔和卡拉瓦乔有一些作品据说是依靠摄影成像来绘制完成的。但自从摄影技术的发明后,现代派的绘画形式开始出现,比如我们熟知的画家毕加索等等,从这个时候开始,摄影已经开始替代绘画成像的最基本的功能。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绘画艺术语言开始丰富多彩起来了,难道不是吗?比如当代艺术家蔡国强,用烟花来画画,用烟花炸出鲜花的图案,创造令人震撼的艺术语言。回头看摄影,摄影也一样发展出很多艺术形式和语言,但个人观察没有绘画来得丰富。
从一开始的造型训练到形成自己的绘画艺术语言的确是需要时间去不断学习和打磨的。手绘画出逼真的场景和照片拍真实场景,对于画者和对于观者的内心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对于画者来说,每一次作画都无疑是一场攀登,登顶的感觉你我都有体会吧!对于观画者来说,一副手绘的逼真的场景给人带来巨大的震撼。同样,好的摄影作品同样会给作者和观众精神上巨大共鸣。共鸣不在逼真画面里,而是真实感受里。
所以在我看来,撇开绘画和摄影的那些基本功能外,个人绘画的艺术语言和摄影的艺术语言形成,没有哪一样是速成的。
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要认真学习作为前提。
不想付出,只想“速成”,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绘画也好,摄影也好,都需要打基础,从最简单的知识学起,一步步提高、一点点进步。如果不认真学习,不努力练手,不脚踏实地,能拍出好的作品吗?
立志学好一门手艺,首先源于是有兴趣,加上踏踏实实的学习,才能换来甘甜的果实。如果只想“速成”,而不去努力,那满大街都是速成“人才”,有何用呢?
所以,我不赞成这样的想法。学习之路,没有“速成”。
这叫什么话,绘画是绘画,摄影是摄像,自己想学什么不知道?绘画摄影一起学不冲突反而更使两个有相互的提高,学绘画摄影全凭个人的兴趣和天赋,没有兴趣和美术天赋就是拿枪顶着逼你学也未必有什么成就
如何简单有效提升个人摄影技术?道理大家都懂,可我就想来点速成的技巧与方法?
许多摄影爱好者开始学习摄影一段时间后就遇到了瓶颈,基本功也还可以,但是照片拍得也就一般般,停止不前,没有了动力。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情况,因为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要定位在一个领域里去精准提升:比如风光、人像、纪实等等。***水平好的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领域,机具个人特色和魅力!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提升:
第一,多欣赏***的艺术作品,
因为摄影也是一门艺术,而艺术都是相通的。在创作时,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绘画等,在构图、立意、用光等方面都是可以用来学习和借鉴的。
第二,尝试各种拍摄手法,开拓思路
在拍片时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构图。学会自己去构图,布景,用光。时间久了,在任何环境中,你就能敏锐发现,这场景我该如何去拍摄,什么角度,什么参数,如何利用光线,快门光圈如何设置,都能够得心应手去面对!
第三 ,多思考如何拍摄,提升作品质量
很多人出门拍照,看到任何画面就咔咔咔,一回家对着几百上千张照片,挑不出好坏。几百张普通的照片抵不上一组完整的好片。所以这种拿起相机就拍的不好的习惯一定要改掉,拍摄钱要多思考,自己拍摄的主题,风格 ,以及后期会怎样处理。提前做好了准备,往往会事半功倍,自己的摄影作品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第四,永远保持一颗初心,坚持不懈的去学习
即使你的摄影水平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也不要松懈和骄傲,毕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_a***_]和缺点,要多看看别人的作品,并且愿意虚心的向他人学习,找到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摄影技术更全面。
多拍多练,但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建议按照个人兴趣偏好(风光,人文,人像等)选定一个范围,主攻一个方向,就像任正非所说的那样,所有炮火对准一个地方猛轰。拍摄技术首先就是要保证曝光准确,不要相信什么后期能够解决一切,靠后期调整出来的片子,质量都会大打折扣,内行人对这种片子是看不上眼的。曝光练习一般都是从光圈优先开始,大小光圈,不同光线环境下,保证能够非常熟练地操控曝光补偿(白加黑减),目标是无论在什么样的光线环境下,你的曝光补偿操作与你的预期要越来越吻合。拍完一张后要一一记下来你拍摄时的预期,不要当时就看显示屏和拍摄效果,要给思考留下空间,这样才能进步更快。将照片导入电脑后,逐一查看预期记录与实际拍摄效果之间的差距,然后根据曝光参数思考差距产生的原因。
分享几个特别实用的摄影技术:
1、拍感兴趣且熟悉的题材。
每个人喜欢拍摄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如有些人喜欢用手机记录身边最亲的人,有些人喜欢扫街的场景,而有些人喜欢在场景***定的摆拍。所以,拍摄者需要寻找能让自己兴奋的拍摄题材。
感兴趣的东西 ,就会让人投入更多的精力;熟悉的事物,拍起来会更加的得心应手。比如,上下班的路上、旅游途中、与身边熟悉的人相处的时候,这些都是手机拍摄的主题和内容。
2、拍摄不是一步完成的,它是一个过程。
很多人觉得拍照是一瞬间的事,但我理解的摄影它是一个过程,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拍摄的对象是动态的,动态的事物室友运动轨迹的,拍摄的过程考验着拍摄者对场景的理解和认识。
构图的核心就是画面元素的位置安排,为了让画面主体处在一个视觉最佳的位置(而按下快门只是一瞬间的事,很难再运动中记录最合适的位置)需要记录相应的运动轨迹,给拍摄画面增添更多的可能性,拍完也不要着急翻着看是否满意,可以再观察周边的场景,看有没有拍摄出更好照片的可能性。
3、好的作品可能是“裁”出来的。
摄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就是:让画面的主题鲜明、主体突出。但是,有时候因为手机无法变焦或者拍照距离过远的并没有拍到满意的照片;拍完回头翻看之前的照片时,发现有些照片拍了很多不必要的元素,导致主体并不突出;临场拍摄的不足,导致画面水平线歪斜。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裁剪的方式来解决,让照片变得更加美观。裁剪需要清楚自己想要突出的主体是什么卡,照片想突出什么,画面的主体是否收到了干扰,在这个的基础上对照片进行调整,通过裁剪的方式将画面信息呈现出来。
想了解更多手机摄影技巧或感兴趣的小哥哥小姐姐可以关注一下二虎,有疑问也可以评论区留言,留言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