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对摄影有多重要?
构图对摄影来说,那是非常重要!有一种说法,是构图决定一切。虽有些偏颇,但也是有道理的。
成功的构图,在于能够平衡画面中的各种元素。会让观众的注意力深入画面的深处,让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你打算表达的主题和周围烘托的环境。
那如何在风光摄影中如何避免构图的“一头沉”呢?飞侠给你6个小建议:
1. 最经典的三分法 将画面三等分,把兴趣点放在等分线的交叉点。
在风光摄影构图实践中,利用自然界中不同元素的视觉边界或者画面中暗藏的线条,将画面三等分,这样可以使画面变面对陈平分的呆板,使画面中的线条更加突出,营造出开放和不规律的视觉效果。
即把画面分成对等的二半。这种构图可以为画面营造稳重的氛围。
利用垂直线的延伸感使得画面更加的紧凑,使画面更有节奏感。
增加画面的高度感和延伸感。
框架式构图,可以充分利用景物作为框架。框架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这种构图可以使画面层次变得丰富,加强空间感,还能起到装饰美化画面的作用。
富有冲击力的前景,引导线,都会有效的牵引读者的视觉走向,同时,还可以强调画面空间感的作用。
6. 无地平线构图 : 消除呆板。
在画面中没有地平线,常见的是大仰角拍摄天空,或者大俯角的拍摄地面,总之,就是将地平线排除在画面之外。主要是为了突出的表现天空的云彩或者大面上的曲线,图案,色块等。
当然,构图无定式,从6个小妙招入手,掌握好基础,再去展现自己心中的画面。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飞侠头条号。
没有构图,哪有照片?
或者说没有章法的“构图”,跟没有构图没什么不同。也可以说,没有构图就没有摄影。
构图的定义:
构图是一个造型艺术术语,即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
我的理解是构图是分为两个方面意思:
第一,构图说的是内容的布局,古时绘画称为经营位置。
第二,是划定画面的边界。
在实际的拍摄中,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构图模式、拍摄角度等等。构图是摄影中最重要的三大要素之一,另两个要素是用光和色彩。
以上,简单介绍了构图在摄影中的重要程度。如果详细讲,可能几本书都讲不完。
照相其实不难,把影像记录下来就行了,尤其是现在的相机和智能拍照手机,“傻瓜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多数条件下,曝光、色彩都会自动选择。然而,要拍摄出与众不同的照片,取景构图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照片的成败,这是因为:
一是构图时选择不同的拍摄对象,拍摄出来的照片内涵不一样。面对纷繁复杂的众多景物,可以拍摄什么、希望拍摄什么,这就需要发现美的眼睛,能拍摄出“***眼前皆是,唯我镜中独用”的好照片,需要一定的水平和能力。
在同一机位上,因为构图的不同,可以拍摄大场景的一片花的海洋,也可以拍摄其中的一朵鲜花;可以拍摄雾锁江面,也可以拍摄其中一个标志性建筑。拍摄的主体不一样,照片具有的内涵可能迥然不同,有时甚至别人拍的是风景照,自己拍摄出来的可能是优美的人物照,这就是选择的魅力,内涵的差异。
二是构图时选择不同的取景视角,拍摄出来的照片意境不一样。平视取景构图,可以用超广角拍摄出宏大场面的风景照,也可以拍摄一个物体。同时,仰视、俯视等多种取景构图方式,还可以不同的视角的异样照片,视觉反差效果十分大。
特别是顺光、逆光拍摄,照片的观感截然不同。日出日落时的逆光,更是容易拍摄出多彩的优质图片。同样,***用侧位取景构图,拍摄人体照片或者人文景观,往往会出现令人惊喜的新意境。
三是构图时选择不同的景物比例,拍摄出来的照片风格不一样。摄影构图也是一门学问,不同景物在画面中的不同比例,严重地影响着照片的风格。上下左右居中,拍摄出来的图片四平八稳,没有大的毛病,但也难以有自己的特色。
有的宽大的场景,只要像素足够高、图片质量足够好,后期可以任意裁剪、重新进行构图。不管是九分法、三分法构图,还是三角形、S型构图,包括留白构图,都是摄影中常用的方法。但图片中有的元素,如果拍摄时不在其中,能力再强的后期高手,也将爱莫能助,没有办法通过裁剪实现创新。
四是构图时选择不同的摄影技巧,拍摄出来的照片美感不一样。拍摄构图时,不同摄影技巧的运用,可以拍摄出更有特色的照片。图片前景的选择,顺光、逆光的运用,背景景物的取舍,都会直接影响成片的艺术感。
特别是局部特写的构图,运用大光圈,可以虚化画面背景,把照片拍摄得更加具有朦胧感。用长焦拍摄微距图片时,还应该选用三脚架等设备,确保对焦准确,成像清晰不糊片。(昌斌视觉/图文原创,未经授权,不得私自转载)
构图,到底对摄影有多重要?
摄影三大要素:用光、构图、色彩!
优秀的甚至说完美的摄影作品,三者皆备!
用光自不必说,既然是摄影,没有光哪来的影啊?
色彩是每一个[_a***_]给人的第一感觉,有了色彩才能吸引人的眼光!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构图!
★构图是什么
构图是将你确定的目标主体放在画面的合适位置,使它最容易被观者所看到并吸引住目光,同时再加入适当的背景和主体的陪衬体,烘托主体的效果。虽然说最好的构图就是不要遵循构图法则,但对于初步学习的人来说,还是先掌握其基本规律,在成熟的基础上再进阶成具有自己风格的组织结构!
★构图的方法
在我之前的不少文章里,不止一次的提到过构图的重要性,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它是关键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光靠文字说有点抽象,不如直接用图片说话吧!
上面两张图片的第一张,是站在很远处拍摄的,画面里的内容太过繁杂,而且并不容易轻松发现它的主体在哪儿。但如果靠近景物拍摄,将英文单词“love”作为视觉兴趣点,即主体,那么就得到了第二张图片的效果,图中的路灯无法避免,那就通过后期去除掉,整个画面就会显得干净利落,和谐美观!要比第一张看起来更简洁,具有美感和意境!这张图片***用了三分法构图。
再来!
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光线情况,产生完全不同的画面构图结构,点、线、面结合!
↑这是正常的正面拍摄古塔,效果平凡,人也多。
↑走到古塔的一个塔角下,仰拍古塔,就产生了三角形△构图的古塔局部照,尽显古塔的细节纹理、组织结构。↑再拉长焦距,将古塔一角的古铃铛🔔作为主体拍摄,让人顿觉古风吹来的感觉!如果站到古塔的背面,逆光拍摄剪影效果,那么整个古塔的
结构框架形态扑面而来,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通过以上的图片分析,可以明显看到不同的构图对于画面所呈现的效果是大有不同的!角度、光线、机位的不同,所营造出的意境和内涵也是有天壤之别的!所以,学习并熟练掌握构图的技巧,可以让你更好的拍摄出优秀的甚至是完美的影像作品!我是头条号摄影匠洪辰,欢迎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