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都知道哪些摄影的构图规则,经常使用哪种?
托马斯以前在微博询问了大家常用的构图技巧,从300多份回答中,我把各种技巧名称按提及次数排列如下:
构图方法:
三分法(井字构图、黄金分割)、居中构图(对称)、引导线(延长线、汇聚线)、对角线(X线构图)、画框、减法原则、对比构图、平衡法则(和谐)、层次构图(前中后景)、三角形构图、透视(比例)。
斜线,井字,对比,三角等都是构图技巧,“构图技巧最重要的那条是,并且始终是,去掉画面中与主题无关的因素”
“有一句话说得蛮好:突出重点。
反复在取景器中转换构图直到你所要表达的重点最突出就是的构图。
马斯自己也常常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按下了快门,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要突出的主体是什么,能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最后想得到的效果是什么。(如果你融会贯通一下,甚至可以发现另外一个惊人的事实:大多数人后期不好的原因,不是因为不会Lightroom、PS、美图秀秀,而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照片最后要调成什么样子!)
明白的摄影构图的核心原则,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流传很广
2、摄影既是减法,又是加法
一旦我们理解了,摄影构图的核心是确认主体和主题,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明白了照片中该加上什么,该减去什么:
有助于突出主体,表达主题的元素,我们可以加到画面中。和主体、主题无关,甚至会干扰到他们的,我们要从画面中减去。同样一个场景,我们只要变换一下主体或者主题,我们在构图上也需要做出改变。
3、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体会到所谓的构图法则,只能使学生困惑不解。照片的成败与这些法则关系不大。而所有摄影家一致认可的唯一规则却是“一切法则都注定要被突破”!《纽约摄影学院教材》
三分法(把物体放在照片的三分之一处,而不是正中间)位置又不容易让画面平衡,而三分之一附近的位置一般恰到好处。
最后总结
1. 大多数人构图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不懂三分法、对称法,而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照片的主体、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只是凭感觉,碰运气
2. 摄影既是减法,又是加法。其核心就在于我们要突出的主体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会干扰主体、不符合主题的元素,我们要把他们从画面中减掉。能衬托主体、有利于主题表达的元素,我们反而要把他们加到画面之中。
3. 一切的构图法则,三分法、引导线、居中对称等等,都是为了照片的主体和主题服务的。
抓住照片的主体和主题,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了,摄影构图就简单了!
在摄影中,构图的规则有很多。具体选择哪一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选择、优化。
构图其实就是把繁多复杂或者杂乱无章的东西,按照某一主题或想法进行取舍,然后把他们有机协调在一幅画面中。所以,我觉得在选择构图规则时先要明确两件事情。
1.想要表达什么?也就是主题的确定。
2.通过什么去表达?也就是选取被摄对象。
摄影构图规则也是为了帮助拍摄者更快更好地完成以上两件事的方法。
都说摄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该舍的舍弃了,该留的留下来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怎么样安排留下来的各个要素了。这也就涉及到了各种构图形式的选择与使用。
下面,我结合构图形式及其选择谈几点看法,不当之处还望多多指教,希望多多交流进步。
1.根据被拍摄对象自身的构成特点选用恰当的构图形式
其实,我们选择构图形式时,都是自觉不自觉地依据被摄对象的特点来选用的。
我们都熟知很多构图形式,比如S形构图,水平构图,垂直构图等形式。当我们面对类似场景的时候,自然会去想到***用某种形式。比如弯曲的河流,蜿蜒的小路等场景,我们自然要选曲线构图形式。
再比如有明显横向特征的场景,那就可以选择水平线构图形式。
以下这两张照片是我之前去海边玩的时候手机拍摄的。当画面中有明显的水平线时,水平线一般要保持水平,整个画面平稳、宁静。
最后这张照片如果两个人物的影子在画面的左三分一就更均衡了。因为现在看来画面右侧内容多,左侧比较空,整个画面不够均衡。所以,均衡感也是摄影构图中很重要的内容。均衡感其实是一种视觉和心理的感受。画面内构成要素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画面失衡,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像是一边轻一边重,一边太满一边太空。这个照片也让我想到三分法的应用也要综合整个画面要素的视觉均衡和画面效果来考虑。
2.人为地利用前景或边框对拍摄对象进行组合
这其实就是前景的利用和框式构图。
但我觉得这与第1种情况不同。第1种重在发现其形式规律,选择合适的角度、高度去拍摄,把其自身特点用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
而人为地选择前景,或者加框,则相当于对拍摄对象的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视觉感受。原本可能比较普通的物体,因为加了一个框,可能就会变得生动了许多,更能吸引人的眼球。甚或引发更多的想象。
3.学会留白,使画面产生意境
摄影中的画面表达大致可以简单分成两类,一类是注重写实的,另一类是侧重写意的。
写实的作品,注重刻画其特点,展现其形态等,对象本身就是刻画重点。
写意的作品,往往追求的是一种意境。不会整个画面都充满了某个物体,而是会留出足够的空白。空白就是意境生发处。
总之,摄影规则要好好利用,并且一幅照片中往往不是只考虑一个形式因素,而是要看整体效果。某些情况下,打破规则还可能会出好片。
最后一张是我在小区里拍的,底部是小朋友玩的滑梯顶端,两侧高楼耸立。大家猜猜我是想表达什么?😂😂😂
摄影构图的几种基本方法?
常用的基本构图法
1、中心构图法
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心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主体突出、明确,而且画面容易取得左右平衡的效果。这对于严谨、庄严和富于装饰性的摄影作品尤为有效。
2、水平线构图法
水平线构图是最基本的构图法,以水平线条为主。水平,舒展的线条能够表现出宽阔、稳定、和谐的感觉,通常运用在湖面、水面、草原等等。
3、垂直线构图法
垂直线构图即画面中以垂直线条为主。通常运用垂直线构图的时候,被摄体自身就符合垂直线特征,例如树木。垂直线在人们的心里是符号化象征,能充分展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4、三分构图法
也称作井字构图法,是一种在摄影、设计等艺术中经常使用的构图手段。在这种方法中,需要将场景用两条竖线和两条横线分割,这样可以得到4个交叉点,将画面重点放置在4个交叉点中的一个即可。
5、对称构图法
对称构图即按照一定的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使画面中景物形成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常用于拍摄建筑、隧道等等。如果前期没法完全对称,也可以通过后期进行校正和剪裁。
6、对角线构图法
对角线构图是指主体沿画面对角线方向排列,旨在表现出动感、不稳定性或生命力等感觉。不同于常规的横平竖直,对角线构图对欣赏者来说,画面更加舒展、饱满,视觉体验更加强烈。
7、引导线构图法
引导线构图法,即利用线条引导观者的目光,使之汇聚到画面的焦点。引导线不一定是具体的线,但凡有方向的、连续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引导线。现实中,道路、河流、颜色、阴影甚至人的目光都可以当做引导线使用。
8、框架构图法
框架构图,即将画面重点利用框架框起来的构图方法,会引导观者[_a***_]框内景象,产生跨过门框即进入画面的感受。由于框架亮度往往暗于框内景色亮度,明暗反差大,要注意框内景物的曝光过度与边框曝光不足的问题。
9、重复构图法
重复构图法,其实也是铺满画面。即当主体是一群同样的东西,将这一群主体同时拍下来的构图方法。单调地重复统一物体,占据整个画面并且没有明显杂乱的其它物体出现,同样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