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延时拍摄App,一般延时和日落延时拍摄应该怎样设置?
索尼延时拍摄App自带多云、夜空、夜景、日落、日出、微缩景观、标准、自定义8种的拍摄模式,各种模式都有简单的说明。如拍摄日落时选择“日落”的主题、再设定文件存储格式、间隔、张数、总拍摄时间,就能满足大部分拍摄要求了。
自定义模式
App中的多云、夜空、夜景、日落、日出、微缩景观、标准这7种拍摄模式,某些参数(光圈、快门、感光度)是不能进行自行设置的,要拍摄满意的延时作品必须使用自定义的模式进行拍摄。下图是自定义设置的界面,进入界面后可以根据拍摄场景和要求进行合适的设置。
文件存储格式
可选格式为:视频存储、照片存储、***照片同时存储。建议选择***照片同时存储,***画面比例16:9,1920X1080的***格式,方便后期的处理及合成。
间隔时间
间隔时间是指拍摄一张照片与下一张照片之间的间隔时间。如拍摄流云时,间隔时间(3秒)短,云的运动速度慢,间隔时间(10秒)长,云的运动速度就快。
张数
根据一段多少秒的***来设置,15秒钟的延时***就需要拍摄450张照片。为方便***的剪辑,一段延时***的要求大于15秒。
AE
Lock(AEL):将曝光锁定为第一次拍摄时使用的曝光,只适合在光线不发生变化的场景下使用,否则画面会出现过曝或欠曝的情况。
Tracking:每次拍摄时根据亮度变化使用曝光。跟踪灵敏度:HI,跟踪灵敏度:MID,跟踪灵敏度:LO,根据亮度变化选择使用曝光的速度。
实际应用
日落延时拍摄时,建议使用A档模式,ISO:手动设定,光线环境跨度大的可设为200。对焦模式:MF(峰值水平:高 峰值色彩:红),AE:Tracking LO 。
为什么没有大气层日落会提前?
没有大气层日出、日落不会提前的。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日出和日落会延迟。因为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能够提前观察到;所以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时的情况相比将延后。
在有大气层时,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时就能通过空气折射被人们看到,所以在大气层消失时,日出推迟。同样在有大气层时,太阳落到了地平线以下,还能通过空气折射让我们看到。所以在大气层消失时,日落提早。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太阳光将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由于地球是圆形的。所以只有太阳升到某一位置时才能观察到。
地球大气层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稀薄。
延时摄影拍日落适合锁定曝光吗?
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锁定曝光。锁定曝光就是让一系列连续拍摄的照片处于相同的曝光水平。只适用于快门优先和光圈优先两种半自动模式。对于M档,相机是不会自动锁定曝光的。延时摄影通常光圈是不会变的,因为我们希望景深始终一致。那么锁定曝光对应的是光圈优先Av档(以佳能为例),不锁定曝光则为M档。如果是白天场景光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我推荐用M档,固定光圈与快门值。日落的情况比较特殊。在日落前后,天空光线是逐渐衰减的。接下来我分别介绍1.不锁定曝光和2锁定曝光会发生的事情。1.不锁定曝光。这种方式与人肉眼观察到的日落基本一致。由于光圈和快门都不变。随着太阳慢慢落下地平线直到完全消失。天空亮度衰减。拍出来的照片开始是曝光正确,逐渐变为欠曝。最后做出的***由亮变暗,十分自然。但缺点是由于相机的宽容度比肉眼小,当日落之后,由于画面太暗,我们看不清一些前景的细节。通常太阳完全落下地平线之后的半小时左右叫做蓝调时刻blue hour,很多大片都是这时拍出来的。而在蓝调时刻拍摄都需要慢快门,以保证足够的进光量。在拍延时摄影时,由于快门是日落前设定的,那时天空很亮,快门也比较快。使得蓝调时刻快门明显不够慢,损失很多细节。后期可以通过lightroom等软件拉亮暗部,但这也会产生很多噪点。2.锁定曝光。由于***用了光圈优先,当天色变暗时,相机自动调慢快门去补偿曝光。这样拍出的每张照片都是同样的正确曝光值。解决了前面损失暗部细节,产生噪点等问题。但缺点是这样做出的***虽然漂亮却有些不真实。画面始终是一个亮度,而我们知道按常理是应该变暗的。如果画面里有汽车,轮船等动态物体也会带来第二个问题。运动的汽车从开始非常清晰变得模糊,产生拖影。同时锁定曝光难度也较大。我们知道拍摄延时有个时间间隔,***如是5秒。天色变暗之后,Av档可能会使快门变得比5秒还长。这会毁掉后面所有的照片,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开始拍摄前,要预估后面快门的最慢速度。提高ISO以保证天黑后快门仍然小于5秒时间间隔。日落时拍摄延时是否锁定曝光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取决于你想达到怎样的效果。我个人倾向于不锁定曝光,保证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