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哪些有趣的动画同人插画?
题主你好,有趣的插画背后一定是个有趣的画师,这里给你推荐几个有趣的画师吧。
1.ねむぎこ
2.AngellYuna
国外放飞自我的fgo玩家兼插画师。
马里奥是世界知名的游戏角色,同时也是众多国内玩家童年时的重要回忆,多少人当年玩红白机或者“小霸王”学习机的时候,第一款接触的游戏就是《马里奥兄弟》啊,这款游戏用现代的眼光来看,玩法其实并不复杂,但是这款经久不衰的游戏始终都有种独特的魅力,这是一种体现了电子游戏本真趣味的魅力。
在《马里奥系列》的整个大家庭中,有一个系列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马里奥赛车》系列,作为一款在家庭聚会或者朋友聚会时,可以一起玩得很高兴的游戏,《马里奥赛车》延续着任天堂开发制作游戏时的理念,简单来说,就是“乐趣”二字。
《马里奥赛车》系列有着众多的可选择角色,在不同的赛道中,通过各种飙车的技巧,获取并且使用道具的能力,目标就是在比赛中获得胜利。
可能还会有人觉得,《马里奥赛车》系列的可选角色还不够多,如果有这么一款合家欢赛车游戏,能够将日本动漫游戏、漫威、DC以及一系列经典电影等的著名角色,放到一起进行飙车的话,那该是多么有趣啊!
网上就有一名法国的艺术导演兼画师,就满足了有这种想法的人的愿望,虽然这位画师并没有设计出“全明星大乱斗”的飙车游戏,但是却创作了一系列的《马里奥赛车》角色与其他著名角色在一起赛车的激动场面。
首先来看看这幅重磅的作品,在跑道上对决的双方,一边是马里奥,另外一边则是家里拥有多辆豪华赛车的蝙蝠侠。这位画师的用色是具有强烈的对比的,马里奥的红色,蝙蝠侠的黑色,以及外面一片***的背景,蝙蝠侠开着一台十分帅气的摩托车来参加比赛。
接下来就是日本动漫游戏著名角色之间的对决了,对决的双方则是路易和《阿基拉》当中的主角金田正太郎。金田正太郎的摩托车到底有多帅气,看过《阿基拉》这部动画电影的人肯定了解,而路易也不差,因为他能够使用香蕉皮作为道具。
然后是《马里奥系列》中的瓦路易基与《神偷奶爸》动画系列的男主角格鲁进行比赛,看格鲁这个阵势,是要将对手的赛车压扁吗?当然,瓦路易基也是位狠角色,你看他手上的道具就知道了。
最后来看看这对反差很大的对手,在《马里奥系列》中形象很萌的耀西,偏偏对上了恶灵骑士这样的强力角色,不知道耀西看到恶灵骑士头上和摩托车的那团火之后,会不会感到有点害怕。
关注【拾部次元】,一个由漫画家撰写,有态度的动漫频道
快乐的绘本怎么写?
快乐的绘本应该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生动、有趣的插图。故事情节应该带有积极向上的主题,比如友情、家庭、勇气等等,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正能量。
插画应该栩栩如生,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比如快乐、幸福和温暖等等。总之,快乐的绘本应该具有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之后愉悦愉快、对生活充满正能量。
快乐的绘本是让孩子们感到愉快和享受阅读的一种绘本。以下是一些写快乐的绘本的技巧和建议:
1.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主题和内容,如动物、家庭、朋友、学习等。可以从孩子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使用简单、轻松、有趣的语言,包括生动的形容词、有节奏感的文句等。可以使用一些幽默或俏皮的语言,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3. 通过绘画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绘本的画面要丰富、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可以让孩子们感到更多的快乐。
4. 在绘本中加入一些互动和惊喜元素,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享受阅读的过程。例如,在故事情节中加入一些谜题、游戏等,让孩子们参与其中。
5. 尽量保持故事简单明了,结构紧凑,逻辑清晰,这样孩子们才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总之,要写快乐的绘本,需要用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创作出精美有趣的故事,同时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让故事更加亲近、真实、有趣。
有没有什么艺术作品让人看完感觉很压抑的?
艺术作品是让人们欣赏而陶冶情操的审美性。艺术作品不光是表现心情愉快而高兴,还要人们品尝酸甜苦辣的滋味,其中有些艺术作品让人看完后,给人带来很压抑的感觉。有压抑的艺术作品,反而让人们感受到画面中人物充满着情绪、力量、愤怒的爆发。
一、有些艺术作品让人看完感觉很压抑。古今中外绘画艺术史上,有些绘画艺术作品让人看完后感觉很压抑,这很正常符合绘画艺术创作的规律。有压抑的绘画作品并不是让人感觉恐怖的害怕,而是对感情和力量不能充分发挥的感受。
二、俄国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油画作品《伏尔加纤夫》。列宾这幅油画作品,描绘了一群穷困的、衣着褴褛的纤夫,在炎热的阳光中,拖着沉重的步伐艰难跋涉的图景,让人看完后感觉很压抑。这幅油画作品中人物形象有愤怒、力量、情感的痛苦挣扎而叹息。让人欣赏这幅油画作品后,感受到备受折磨的纤夫在压抑中要爆发怒火的反抗。
三、有压抑的艺术作品,适合兴趣广泛的人欣赏。有压抑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画面中有恐怖的情景、人物形象的丑陋、线条粗糙的扭曲。而是对画面中人物的感情、力量加以限制,不能充分的流露。色彩偏重冷色调和灰暗调的油画作品,使人物构图表现备受感情折磨的画面,让人看完后感觉有压抑,不适合胆小怕事和有病的人观看,适合兴趣广泛胆大的人欣赏。
艺术作品让人看完感觉很压抑
艺术之美,虽然是多样化的;艺术虽然是表现“***”,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有些艺术作品反而给人很压抑的感觉,但是这并不是说明这样的作品没有了艺术价值,毕竟“***”中的“真”也包括了“压抑”这一感觉,
在艺术史上,有很多艺术作品让人看完后感觉很压抑,比如,在19世纪晚期的西方艺术家们开始学会欣赏负面的东西,对恐怖、颓废、忧郁的描绘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其中,挪威画家蒙克的油画《呐喊》,看完之后,就给人很压抑的感觉,
画家以扭曲的线条勾勒出一个精神上极端痛苦绝望的男子形象,画面中的风景似乎也受到男子情绪的感受,像疯了一般扭曲;还有就是19世纪西班牙画家戈雅笔下的《农神吞噬其子》画面也非常恐怖,这幅画以神话为基础,探讨神的愤怒、年老和年轻的冲突、作为时间之神的萨图努斯会吞噬一切等,
给人压抑的艺术作品通常都有那么几个特征,就绘画艺术而言,画作的内容场景恐怖,物象的形态特征丑陋,笔触线条粗糙扭曲,对于那些审美比较挑剔的人来说,色彩强烈的抽象派画作,欣赏时也让人感到压抑,强烈的色彩会***人的视觉感官,色彩过敏的人,就会感到压抑。
蒙克作品《呐喊》
让人压抑,窒息的艺术品层出不穷。
一. 这些对观赏者带来极大冲击的艺术作品,多是艺术家在极力向外界表达内心深处的境遇。将艺术家自己的不满,困扰,压抑,一股脑发泄在创作中。若狭隘地看,这种宣泄有时是十分自私的,是强加于人的做法。反之,作品的压抑可以唤醒旁人在睡梦的状态。
二. 20世纪初开始兴起的表现主义画派,强调了主观情感和自我,否定客观世界。通常将现实扭曲,抒发苦闷,恐惧等情感。这一画派的代表作品,比如:挪威绘画大师蒙克的木刻版画《呐喊》。蒙克长期在绝望,恐惧,孤独的状态下生活,他承受了旁人不可想象的痛苦,他在自己的作品里呐喊,同样也被呐喊惊叫声震颤着。恐惧与绝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终究会爆发。
三. 如《呐喊》这幅作品的冲击之大足以令人窒息,这种强大的压抑感代表了艺术作品在视觉传递间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当然,压抑感是否很强,完全于个体欣赏者自身能从作品中接收到多少信息和能量,因人而异。
卡拉瓦乔《病中酒神》
可能是因为这幅画对于病态描绘得太过真实,总会给人一种想吐的感觉。
要知道一般人描绘病态,着重刻画的都是什么虚弱啊,苍白啊,纤瘦啊,怎么说也有点美感。
但卡拉瓦乔画的这个,虽然有这么结实的肌肉,但真的是实打实的生病状态。蜡黄的肤色和惨白的嘴唇,让人联想到的是黏糊糊的臭汗,呕吐物和全身酸痛的感觉。如果他像其他肖像画里一样面无表情,或者至少看着别的地方,都不至于让人这么难受。
这家伙就这么直勾勾的盯着你,露出一脸病恹恹又有点变态的笑容。让人莫名其妙有种和他有关系的错觉,虽然这只是一幅画,但就是忍不住觉得这个***烦,这个病的要死的家伙,需要由我负责。
基里科《一条街上的神秘和忧郁》
这幅作品与其说是油画,不如说更像是恐怖悬疑故事的插图。
画面中聚集了各种不合逻辑的细节,营造出一种直观的心理不适感。即使是完全没有美术基础和透视概念的人,也能感觉到比例的怪异。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在一个[_a***_]上只会有1个消失点。但这幅画中却出现了3个不同的消失点,完全违背了人类的视觉习惯。
左下角滚铁圈的小女孩,处在距离我们最近的位置。如果以门的大小为参照,将远处的人影放到和小女孩同样的位置,其实是这样的。
画面最中心的箱车敞开着门,里面却什么也没有。将画面调亮很多倍,依然什么也看不清。但在画面右下角,会发现有一个线条画的斜坡体。
对于这幅画,有许多截然不同的解读。有人觉得是拿着利器的恶徒,准备伤害无知的小女孩。也有人觉得是驼背老妇带着拐杖,在远处看着孙女玩耍。
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对看画者心境的映射。
阿尔钦博托「猎奇人像系列」
阿尔钦博托标志性的用各种物体拼成的人物肖像,简直是最早的恐怖谷理论实践者。
他不光可以用花花草草组成人脸,工具书本,咸鱼烤鸡,甚至人体都没问题。
这几位大神在我的签名“短颈鹿瞎说画”里都聊过,如果你也被恶心到了,欢迎来找我报团取暖。
梵高的画作。
我看梵高的大部分画作,都像是一个极度自我、极度孤独的人,把他的内心世界完全的翻出来呈现在画布上。可是他的内心世界实在没有多少光明,有很多的自我幻想,自我陶醉,还有更多的无可名状的压抑感。
比如《星月夜》,天上的星光是绚丽多彩的,但是整个星空都是那个样子,会不会觉得异常的沉重呢?星空下幽暗的村庄,还有那棵像火一样燃烧着的树,都给人一种极度想要爆发的压抑。这个作品从来没有给我一点点正能量的感觉。我一直觉得梵高就是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后才***的。
你最喜欢哪部轻***的插画?
在轻***插画师中,我喜欢的画师不止一位,而一位画师也会参与多部作品的插画,所以对插画有好感的轻***还是不少的。不过,如果要选出唯一一部,那一定是竹冈美穗老师担任插画的《文学少女》系列,而竹冈美穗确实是我个人最欣赏的插画作者。
相信曾经看到过《文学少女》插画的小伙伴,都会对那独特的色调与风格印象深刻,当然在竹冈美穗担任插画的《光在地球之时》和《黄昏色的咏使》中,这一风格都是共同存在的。老师的插画与其他作者不同的是,她的画风还原了彩铅画所拥有的玲珑质感,有着飘逸而纯粹的色彩韵律。
《文学少女》插画确实将少女唯美的一面展现了出来,而又不仅如此,蕴含于其间的种种情感,哀伤、快乐、留恋、孤独,都蕴含其中。她们的美丽确实是超凡脱俗的,这确实是老师的构图和上色风格所决定,但也正是《文学少女》轻***本身的魅力,使得人物插画达到了近乎完美的艺术效果。所以,我始终觉得,竹冈美穗老师最为惊艳的插花作品,正是《文学少女》。
文:霜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