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开始摄影,应该买个一般的手机+入门级的单反还是买个iPhone 11 Pro呢?
- 老公五十五岁,想买千元左右的手机入门,主要是发微信和拍照,选什么手机?
- 手机摄影必知的10个入门技巧?
- 目前最好的智能手机和入门级微单的拍照有多大的差距?
想要开始摄影,应该买个一般的手机+入门级的单反还是买个iPhone 11 Pro呢?
摄影,还是建议入个单反。原因是单反可以自定义白平衡、感光度、光圈、快门,虽然很多手机相机软件也可以调节这些值,但效果往往并不是太好。另外单反只记录光线信息的RAW格式文件,是目前绝大多数手机没有做的。RAW格式文件为后期再次创作提供了很大空间。
当然单反的缺点也有,比较突出的就是重量和体积,出行的确有很大不便。
老公五十五岁,想买千元左右的手机入门,主要是发微信和拍照,选什么手机?
感谢邀请,千元机,主要用途微信与拍照,首选红米NOTE7,其次荣耀8X。
千元机选择首看内存,内存小太卡顿。就好像开着法拉利走在乡村小路上,开不起来呀!个人认为目前运行内存最低配4GB。
总结
根据您的需求,首选红米NOTE7 1199元,高通660处理器、4800万像素。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果有不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出您的看法
其实帖主所需要的功能并不多,很多千元机都可以满足这一条件。我首推红米note7,原因很简单:
第一,性价比高。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这是每位中年人的特点。4800万像素,同等价格的手机中舍我其谁?!
第二,系统好。MIUI系统手机一直是我所青睐的。虽然也曾玩过华为的emui和魅族的Flyme系统,不过还是觉得MIUI系统好。我已先后向同事朋友推荐帮忙代购过20多台小米手机,单位最早的小米3电信版就是我入手,至今无一差评。
第三,note7的配置已经在同价位主流机型之上,可以说与某些品牌手机的旗舰机相当,但价位远远低于它。正常使用玩个三五年不成问题。
手机摄影必知的10个入门技巧?
1、把场景简单化。虽然拍下所有元素可以算是一个很好的记录,但这样往往令你的照片欠缺一个明确的主题,以至于显得过于杂乱,反而失去了当中所表达故事的意义。相反的,可以试试把场景尽量简单化,只拍一些真正有趣的东西,去掉多余或不相关的元素,你会发觉照片的主题会更突出。
2、填充相框。一幅照片如果四周有很多不相关的事物或空白位置,这样会导致主角不够突出,这时大家可以试着尽量把照片填满,利用好变焦功能,或是多走几步,让照片更充实丰富吧。
3、善用不同的相片比例。虽然横构图对于手持相机拍摄比较方便,但如果每张照片都***用横构图,未免也太过沉闷了。很多时候竖构图也可以拍出漂亮的效果,甚至更能突显照片主题。
4、不要总把主体放在中间。很多初学者总会把主体放在照片的正中间,这样有时会使照片显得普通不耐看,试试好好利用三分法或黄金分割法,把主体放在那4个交叉点上,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会更好看。
5、使用引导线,一张没有经过认真构图的照片往往会缺少焦点,让读者不知道该看哪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不妨去寻找一条好的“引导线”,引领读者的目光到主体身上。引导线不一定是要一条实实在在的线,可以是一排街灯、几块石头,总之找到一个角度把这些分开的对象连起来即可。当然道路、栏杆等实体线条也应该好好利用。
6、使用对角线,对角线也是很常用的构图方法,相对于水平和垂直方向主要表达出的平稳感觉,对角线非常适合表达动感或是充满能量的效果。
7、给“引动的对象”预留空间。人类看到某一物体后常常会想象下一秒它会怎样做,或是变成什么呢?因此在拍摄一些会移动的物体时(不论是否真的会移动还是感觉上会移动),请在其移动的方向留一点空间位置,这样照片会显得比较和谐。
8、虚化背景,突出主体。这个构图方法可以说是摄影人必会的,利用浅景深效果,可以从凌乱或复杂的背景中突出主体,不但适用于人像拍摄,在静态对象、风景特写、建筑摄影中也能派上大用场。
10、不要死守理论,自由发挥。其实构图技巧的理论只是一个开始,到真正拍摄时你可以大胆一点去尝试,只要能够表达出该照片背后的故事,一些打破常规的构图方法反而可以加强照片的感染力!
目前最好的智能手机和入门级微单的拍照有多大的差距?
微距拍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题材,微观世界大多被人们的视线忽视,但很多的微观世界通过摄影器材拍摄出来后常常冲击人们的视觉,奇妙而又新鲜感,所以不少摄影爱好者热衷于微距拍摄。但不少人没有专业的摄影器材、或者没有携带。智能手机现在却非常普及、而且都是随身携带。那么,手机可以用来微距拍摄吗?手机微距拍摄的关键技巧在哪?手机微距拍摄与比较专业单反等摄影器材的效果差距大吗?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作者分别用手机、单反+百微[_a***_]、单反+近摄镜、单反+近摄接圈对同一对象进行微距拍摄,下面来详细谈谈图片比较拍摄技巧。
图1
我们从不同器材拍摄的图片当中截取1200×900,然后拼合在一起(如图1)。说在实在的在手机上是难以判断画质的。但是比例关系还是一目了然的。最左端的全画幅单反+百微拍摄的,是标准的1:1;中间的是C画幅单反18-140mm变焦镜头+4倍近摄镜拍摄的,拍摄时焦距是90mm;最右端是手机拍摄的。从图上可以看出,手机拍摄的图像大小略小于1:1,但非常接近,所以用手机来拍摄微距是可以的。
画质上,在电脑上放大到100%看,无疑全画幅单反+百微拍摄的最好,其次是C画幅单反+变焦镜头+近摄镜拍摄的,手机拍摄的相对差点。但是手机拍摄的画质依然可以接受,与全画幅单反拍摄的虽然有差距,但不是很大。差距到底有多大,很难量化,用一个评估值来做参考吧。***如全画幅单反拍摄的打90分,那么C画幅单反+变焦镜头+近摄镜拍摄的能打个80分,手机拍摄的能打个65-70分。当然这是评估分,每个人给出分值可能会有区别。但是如果用定焦镜头+近摄接圈拍摄,画质就会好很多,基本上接近专业的微距镜头的画质,但操作很不方便,基本上只能用三脚架来拍摄静态对象,拍摄动态对象难度很大。
那么,手机微距微距的技巧在哪?手机微距拍摄的关键点就在于用最近距离拍摄,所以用手机进行微距拍摄与常规拍摄最大的区别是对焦方式,手机微距拍摄基本上是通过移动手机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来对焦。就是说先从很近的距离无法对焦开始,然后慢慢移动手机,加大物距直到图像非常清晰为止。而且这个过程必要较慢,每移动一点,手机都要有时间自动对焦。而且对焦时要求仔细观察,要看到图像十分清晰才能点击拍摄。拍摄时最好将手机屏幕亮度调至最亮,以利于观察。
手机微距拍摄最好用专业模式,将快门速度调至1/200秒或以上,因为微距拍摄最忌抖动,所以要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来对抗抖动,或者使用三脚架固定拍摄。然后将对焦模式选择为MF,再将对焦距离拉至最左端的微距。
总之,手机微距拍摄效果还是不错,如果单反类相机没有微距镜头或者不加近摄镜之类,甚至手机还有优势,因为手机的最近拍摄距离较小,而相机的非微距镜头最近拍摄距离一般都大过手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