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怎么学习摄影?
多看看各大摄影网站上其他人发的图,有喜欢的就注意一下别人的构图视角与后期,而且一般情况下图片会标注拍摄参数,那也是你要仔细看的。如果你想好好的学摄影的话需要有一台单反(哪怕是入门级的都行)然后配一个18-200和一个50 1.8镜头,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是我个人的经验,因为使用单反会让你对光圈、快门、感光度、构图、对焦曝光等等摄影要素的构建关系有一个大致的直观的了解。然后用18-200这个很多人嫌弃的镜头拍上一段时间,看看你用的最多的焦段是哪些,再考虑购入更高级的镜头,这样的话比起盲目的乱入高阶镜头要有目的性的多,还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50 1.8这个镜头是性价比最高的镜头之一,它能让你花最少的钱享受到大光圈的乐趣。手机摄影只是摄影的一个旁枝,虽然由于他突出的便捷性,慢慢的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但如果没有一定的摄影基础的话想拍到出彩的片子的概率也不会很高。
第一步报课程(线上线下均可)然后自己分类别边学边笔记,以下截图是我整理的学习分类:
以上是截屏目录
展开细节举例:比如光位光质,机位的学习
第二步:把课程和自己笔记作为实践时的原则打印出来放手边,按照拍摄主题由简单至复杂不断练习。
先学会使用摄影没备,如相机手机等,掌握基本要领,多实践多摸索,出去拍拍拍,从拍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平时学习些摄影知识,虚心向内行的师付请教,学摄影中多动脑多思考,只要勤奋肯定能入门。学摄影,就象大妈们跳广场舞,也是一种***,不要盲目去攀比,自己爱怎么拍就怎么拍,只要自已开心快乐就行。
零基础摄影入门,快门如何调?
快门如何调,不同的拍摄题材有不同的快门要求,简单介绍一下。
2.抓拍,比如拍好动的小孩子或街拍,快门速度尽量大于1/250或1/500,如果是拍移动速度更快的,快门速度还应该提高;
3.背景模糊主体清晰的车辆1/20-1/60之间,需要保证相机与车辆移动同步。
4.流水,如果是瀑布类的,快门速度1/8-1秒都行,如果是溪流等流动速度慢的,快门速度就相应减慢,白天拍摄一般需要减光镜,拍摄时多尝试;
5.星空摄影,15-30秒,太慢会产生拖尾现象,如果拍摄星轨快门60分钟以上或使用堆栈功能;
6.打鸟,要完全凝固住飞鸟,快门速度需要1/2000以上,想拍出翅膀的动态模糊效果快门在1/500左右。
零基础摄影人,快门如何调?
首先,要知道快门是什么?快门的作用?
快门就是相机曝光的速度,也就是快门幕帘打开的时间。它决定感光元件上感光的多少。它和光圈有效的配合,达到合理曝光,从而获得一张再现人们所看到景象的照片。
其次就是在相机上如何设置合理的曝光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相机设置为快门优先模式,通过调整快门速度达到你想要的拍摄效果,光圈的大小配合上相机根据自动测光的情况自动选择光圈的大小,从而达到光圈于速度合理的组合,得到一张曝光正常的照片。
再次就是在选择曝光时间时,要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状态***取合理的快门值。俗话说得好:快门定格瞬间,慢门表现轨迹。也就是在拍一般物体时,又在用手持拍照时,为了避免手的微小的晃动,时被拍物体虚化了,表现为合焦不稳而产生废片。人们常说的安全快门速度就是镜头焦距的倒数。比如。80的焦距镜头,它的最低安全快门速度行为80分之一秒。
合理的利用快门速度,可以拍出不同的效果的照片。如下图,活泼的孩子在奔跑,就要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拍,把孩子在奔跑时的姿态定格下来。
下图是利用长时间曝光,把广场上的来往行人全部过滤掉。形成广场前空无一人的场景。
下图是利用慢门拍的城市夜景公路上行车的轨迹,增添图片的可读性。
总之,合理有效的利用慢门速度,拍出摄影师想要的效果,从而达到创作目的。对于初学者,还要多学,多练才能发到作用自如的阶段,才能在今后的创作中熟练应用。
快门速度:通俗来说其实就是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所用时间,快门速度越高,曝光时间越短,进光量越少,画面越暗。例如使用70mm的焦距时,使用高于1/70秒以上的快门速度可以防止抖动,造成图像虚化!另外,一定要记住快门速度与我们正常的数值大小是相反的,比如1/150秒的快门速度比1秒的快门速度要快的多.
新手调整快门,有一个基本的安全快门,即相当于135全幅相机镜头的焦距的倒数。如50mm标准镜头,安全快门就是1/50. 实际使用1/60。当然在实际使用中,我还是认为新手还是要安全加倍,即用1/125为妥。特别是抓拍走动的人时。
现在的数码相机质量都很好了,新手可适度提高点感光度,速度用高一档,保证画面不抖。
零基础摄影入门,按说我会建议从理论学习入手,且仔细阅读相机说明书,但你想提前[_a***_]实践学习的想法,我也不反对,双管齐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事半功倍。
快门如何调,我想你问的是:在什么状况下,快门速度如何,而不是怎么去调整快门速度。
当然,快门速度如何调,得看所用的曝光模式。相机一般都有全自动,快门优先、光圈优先的半自动模式,还有全手动的手动调整模式。
初学者,强烈不建议使用全自动模式,感光度、光圈、快门等参数都由相机给出,那还学习什么?所以至少要从半自动曝光模式学起,而你所说的快门如何调,那正好需要***用快门优先模式。
快门优先模式,是确定感光度参数后,由拍摄者首先确定一个快门速度,然后相机会根据现场光线情况和相机曝光补偿设置,自动给出一个光圈值。这种情况下,拍摄者的决定权是快门速度,而照片的景深则交给了相机。
那么,快门速度的快慢,确定的原则是什么?在手持的情况下,第一,快门速度不得低于安全快门,特别是对于新手,手持相机功底差,更不能低于安全快门。第二,不管主体的运动速度如何,在光线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快门速度更快,除非相机已经提示曝光不足。第三、如果主体是运动主体,则根据主体的运动速度,来提高快门速度。
概念学习:安全快门,就是镜头焦距的倒数。比如镜头焦距85mm,那么安全快门就是1\85s,初学者在拍摄时,快门速度就不能低1\85s,否则造成照片不清晰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新手拍照,尽量选择光线晴好、顺光环境、静止的物体来拍,难度小,快门速度不会太低。这时候新手需要掌握的,什么情况下大体需要多少快门速度,对某一种环境下大体的快门速度有一个大概的结论。
比如在人像拍摄方面,最好从静止的人物主体开始练起,能记下在某一环境下需要多少快门速度就是胜利,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去拍摄步行的人物主体、高速运动的人物主体,并且记下这种环境下定格人物需要多少快门速度。
快速移动的主体,对于老手也是个不小的挑战,需要快速对焦,快速构图等,不太建议新去尝试这些题材,还是从简单学起。
在其它很多地方说过,照片清晰是一张照片能否成功的基础,而照片清晰就需要“对焦准、相机稳”。
快门速度,一定程度上就是“相机稳”的一部分。因为在手持相机即使基本功再好,相机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位移。如果快门速度够快,那么相机的位移就几乎是一个点;如果快门速度不够快,那么相机的位移可能就是一段“直线”,这就会造成照片的不清晰,也叫拍糊了。
快门的使用,一般都是面对移动主体时,为了定格运动主体,才会***用快门优先的曝光模式。而***用快门优先的曝光模式,新手更需要记下在什么情况下所需要的快门速度,时间了,这就是经验。
把这个练好了,可以再提“光圈如何调”了,然后,就算是进村了,哈哈。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