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最基本的构图有哪些?
说到摄影的构图,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被摄影所谓的条条固定框架所限制,不要刻意的去追求特定的构图方式。而是要敢于打破常规去偿试,去突破,这样才有可能收获到自己满意的作品。
那么我们还是就构图来讲,首先需要明白构图的意义。构图在英文中为“composition”,意为:作文,作曲,创作,布置等。简单的来说,构图是 “对艺术作品各个部分的布局,以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
那么我们常说的构图法,如:三分法、对称、十字形、水平线、曲线型、三角形,垂直线,对角线,射线,中央,散点构图等。这些方法,是根据想要表达的引导视线,位置,视觉平衡等,被大家归纳出来比较常用的。
那么这些构图,其主要的作用,如:主动引导观者,主动表明主次,主动传达情绪等。个人建议大家可以先明确这几点的意义,再来了解如何构图,就会慢慢找到自己的独特视角。
~~~摄影本身就是可以通过他的构图来影响你的观测顺序和观测层次,这就是所谓的构图能主动引导观者。
比如:
图一【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删】
图二【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删】
从这两幅图来对比,我们视野的落脚点就是不一样的。这个例子就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摄影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变化来告诉你:来,你应该这样来欣赏我的这幅作品。
这就是我们通过构图来主动引导观看者。
~~~再者来说下通过构图主动表明主次
如图:
这张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应该是图中的阿狸和钢琴,然后再是***的落叶(大环境)。
那么如果我们把图片变成这样,
那留在大家印象里的就只有阿狸和凳子。
这时你是想让人们记住大环境呢,还是记住阿狸,就完全由摄影者决定,也就是说,你能通过构图去决定你的主次内容,让观者记住哪些信息,然后过滤掉哪些信息。
~~~最后来说一下通过构图,主动传达情绪。
如图:
这幅图就是单纯的风景,我们能欣赏到玻利维亚盐湖的落日之美,但没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融入。
而这一幅就有感情的融入,来渲染。能让我们的视角都聚焦在图中的人物上,并且体会那份甜蜜(***)。所以你是想表达自然之美,还是这样的感情宣泄,通过构图就可以帮到你。
上面只是根据构图的作用举了几个例子。
具体的构图方法,其实还是需要根据实际的景物,自己想要表达的主体,感情,进行构思。没有固定不变的构图方法,自己还是要灵活的变通。要不然出来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想法杂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欢迎关注我的微博 海盗王基德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城市风光,我们都会遇到地平线。可是,地平线究竟应该放在画面中的什么位置?是画面的中间,上下三分之一处,还是干脆不要地平线呢。
其实,不要纠结,地平线的位置,不会根本上影响你的作品呢。一般来说,三分之一处会让你的作品更加生动。特别是当画面中前景比较突出,或者天空云彩层次丰富的时候,可以分别***用把地平线放在上三分之一和下三分之一。
如下二张,有着比较突出的前景,我选择了地平线在上三分之一。
如下二张,为了突出天空的主体,极光和人,所以我选择了把地平线放在下三分之一处,甚至四分之一处。
当你打算表现倒影,突出画面的对称,放在中间也是一样可以的。
如果天气不好,天空没有层次细节,或者就打算突出主体,我们也可以不要地平线了,只表现地面的色彩和纹理。
摄影构图无绝对。多尝试,多思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下一次在遇到地平线的时候,你一定会拍出更棒的作品了。
摄影中都有哪些“不太简单”的构图方式?可以带图详细说明一下么?
不太简单,换一种说法就是另类,这张照片非常有名,通常在人像摄影中,在构图时被摄主题脸部面对的方向一般会留出大半空间,后脑勺方向则是留出小半空间,这样杨振宁的照片非常有名,这张照片违反了这一定律,脸部的方向照片空间非常狭窄,后脑勺方向空间很宽敞,但是我们注意到照片中杨振宁后脑方向上的黑板,写着一些公式,刚好位于后脑勺右边,这样反而能够体现出这位物理学家的知识和头脑(虽然他的名声貌似不太好),画面也不会觉得不和谐,算得上一种不简单的构图了。
摄影小白想做摄影构图练习,可以拍摄哪些内容?
构图的目的是让主体干净,明显,所以构图的时候你首先要学会的是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以及确认或者测试自己镜头焦段对于该场景下的可显范围,举例说,眼前环境很杂乱,如果你用广角11-20的拍,效果多半不好,你用85甚至200的焦段拍,在杂乱的环境中那么也有可能取得一丝干净美丽的画面,这就是构图的目的。构图的通用思路就是这样,具体下来也要看构图拍风景, 还是人像,还是其他种类,常用构图法网上说的有很多,什么对称构图啊,三分线构图啊,s曲线构图啊,冷暖调构图啊,这些都不用管那么多,你只需要知道实践出真理,只有天天实际的按快门时反复思考怎么改善当前环境下的表达能力,这才是进步之道,以下为本人拍的一些风景人物,仅供参考
所谓构图就是在有限的和面中把被拍摄的主体能让人的第一视线自然的落在主体上,通过光线,色彩,前后景的虚实,空间的穿透力来实现,练习构图可以先从简单的静物、风景等方式,在照片中完全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必须要有关联性,没有关联性的元素都是无效的
摄影小白,练习构图,自然要从简单的、经典的构图模式练习开始。而且要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摄影题材经常使用的构图模式。摄影中级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希望跟大家交流。
第一,构图模式
摄影的经典构图模式大概有30个左右。一般都是从一些名画中衍生出来的。比如我们大家耳熟能详,被称为“烂大街”的三分法构图、[_a***_]格构图,还有三角形构图、斜线构图、引导线构图、发散式构图、框式构图、重复式构图、S形构图、L形构图、X形构图等等。先从这些构图模式开始练习,把经典的练习会了,掌握了,逐渐你就会有自己的创意了。
第二,构图内容
我这里说的构图内容,就是如何布局被摄主体、主体以怎样的位置呈现为好,以及主体与陪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设置。主体与前景、主体与背景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这个构图布局,古时绘画称为经营位置,里边有很多细节、原则需要摄影初学者逐一明了。这些内容在我的头条号摄影中级班中写了很多文章。希望学习的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
第三,构图角度
无论拍摄什么题材,拍摄角度都不是唯一的。但是一定有不适宜的角度,一定有错误的角度。最简单的例子,拍摄人物,通常不宜正面拍摄,容易显得呆板。什么时候应该低机位仰拍,什么时候高机位俯拍。一个主体以什么角度呈现最好这都需要一一掌握。
至于拍什么内容来练习的问题,我想任何题材都可以。以身边比较容易获得的题材先练习,比如现在春花正艳,或者身边有美女,可以拍拍人像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