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图能将摄影作品“一劈两半”?
楼主这个“一劈两半”的想法,大概是希望将一张照片“裁成”两个画面后看着不“残缺”,无论从构图还是整体的感觉上依然很美。
不管是中间一分为二,还是一张照片裁成两张画面,最终都需要“被劈”后的两张画面是单独的“存在",也就是“主体”突出,看上去不缺少任何元素。
就像下面这张手机拍“黄山”风景,被“一劈两半”后的两张(左半,右半)画面,依然是独立的山水风景照。
▼ 原图
▼ 裁切后“左半边”:
▼ 裁切后“右半边”:
除了类似上面的“手机全景”画面外,还有哪些画面可以“劈成两半”,依然主题明确,整体感觉是独立的一张照片?
小月分别挑了3类画面,一起试着“劈劈”看。
一、对称构图|横竖都能“劈”
第一类“对称构图”画面,最常见的就是—— 镜像和倒影画面。无论是左右还是上下对称的构图,这两种画面,都可以尝试“一劈两半”,且依然是独立的画面。
1-比如“倒影”画面:
就像这张小月在“宏村”手机拍摄的“月沼湖”夜景画面。因为平静的水面将夜晚的灯光完美反射,上下对称构图,不仔细看都分不清实景和倒影。
如果我们从中间“一劈两半”(见下图),依然是两张独立的画面,只是“倒影”画面有点水面蓝色,其它一模一样。
2-镜像画面:
比较常见的“镜像”画面,就是利用“镜子”拍的照片。接近左右对称的构图,也能从中间“劈开”。
▼ 比如:这张“镜像猫咪”照片
▼ 我们将其分成“左右两张”画面,看着也不别扭,感觉还是一只小猫在偷瞄你,只是在不同角度拍摄。
对称构图的画面变成两张后,可能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也可能与一张画面时的感觉不同。
不管怎样,我们并非只为了能“劈成”两张照片,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拆分”照片的方法,引导大家看出同一画面可能存在的不同之处,这样在今后拍摄时,不至于局限于一种拍法,寻找更多的拍摄视角。
就像遇到类似“倒影”的环境时,并不一定只有拍虚实对称的“倒影”画面才是最佳选择,大家都这么拍,反而容易没新鲜感,不妨换个视角。
▼ 比如:只拍倒影,反而有了另一种感觉
二、透视构图|“劈”出新感觉
***构图,最常见的就是拍“各种路”的场景时用到,能让画面有种无限延伸,看不到尽头的感觉。
▼ 而这类画面,我们同样可以“劈”成两张甚至是三张,变成“一组画面”。就拿上面这张雪景画面,小月通过后期裁切,变成“三张”(见下图)。
被“劈”开的三张画面,就像同一场景分别拍摄的一组画面。看上去都是***构图,但感觉拍摄的位置不同。
仔细看,这三张画面其实小月就是以路尽头的“汇聚点”为参照,分别放在了画面的右侧,居中,以及左侧位置,将一张透视图,变成了三张不同角度的“***画面”。
通过“劈”开一张***照片,可以让我们了解,想拍好一张“***”画面,除了保证地平线的平行外,***汇聚点的位置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感觉——
◆ 汇聚点“居中”,左右对称,画面整体感觉平稳,***感更强。
◆ 汇聚点“偏左或偏右”,不对称的构图,让画面更有动感,不死板。
三、找“差异”|“劈”出新感觉
这里所说的“差异”化,是指在一张照片中寻找不同的“两种元素”,无论是色彩,还是造型,或者其它任何你觉得不同的地方,尝试将其分开,没准就能得到两种不同画面。
▼ 比如:小月这张自拍照
虽然只是一张普通的正面***,但照片的“差异化”就在于衣服的两种颜色(灰、粉),而恰好两种色彩是左右对称。
所以,小月尝试将这两张色彩分开,将照片“劈”成两张,看看有何变化?
被“劈”成两张的***照,是不是感觉就像换了件衣服,分别拍的?
这就是尝试将照片“差异化元素”分离后的效果,看到了前后的不同变化,我们今后在拍摄同一主体时,就可以通过“找差异”来拍出多种不同感觉。
以上小月列举了3类画面,都可以“一劈两半”,依然不影响画面表达。除去对原图本身内容或构图的要求外,想“劈”的自然,还有两个“硬性”因素:
1-原图尽量选“横版或竖板画面”,保证切开的画面看着舒服(不至于过长或过扁)。
2-原图的像素要适合,图片不能太小,否则裁切后基本没法看。
图文|岳小月原创|本文受***平台监管,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以上内容如有帮助,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是对小月最大鼓励。想了解更多手机摄影技巧,创意后期,马上关注吧!
在摄影的构图中,应该如何进行布局?
我想,诸如对角线、三分法等那十几种构图模式,摄影爱好者均已烂熟于心,多说无益,反陡增反感。关键是把照片拍的漂亮,当然,仅仅漂亮还不够,应注意照片要表达什么。强调主题或情绪的表达,以及表达的是否恰当,是一张照片好不好的衡量条件之一。应在按快门之前就首先想到才好。构图不是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容。谢谢!
在摄影构图中,应该如何进行布局?
摄影中所说的布局,就是如何安排图片中各要素的位置和取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摄影构图。
那如何进行布局构图呢?
在摄影中有句话“摄影是用减法,画画是用加法”,大概意思是摄影尽量不要在而全,而是要突出主题。而画画是是需要把各要素交待清楚。
因此在摄影中进行布局的总法则是:突出主题。不能为主题服务的要素就不要拍进来。画面的其它要素都只是为突出题服务。
摄影中布局构图的方式有:
三分法,就是把主题或人物的眼神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或线上。
均衡式构图:利用远小与近大的***效果,形成对比,衬托近处的景致的大,相互呼应。给人一种平静愉悦的感觉。
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使画面富有动感、活沷,吸引受众的视线,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
三角形构图:把景物安排三个视觉中心位置,以三点成一个稳定三角形面。三角形构图具有稳定、均衡、活泼的特点。
S形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_a***_]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以上是几各主要的摄影布局构图形式。还有很多种布局构图形式。不管什么的布局构图形式,宗旨是:只为让画面有美感,为内容服务,突出主题。
摄影常见构图:井字九宫格线构图,黄金分割线、对角线、曲线、对称、框式构图,留白等等……,总之一幅作品拍出来,一定要有序,有节奏,不要太拘泥于现有的规则,可以去创新~
我的理解,摄影构图也好,布局也好,都是为了更好、更鲜明地把照片所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是需要不断地总结、学习的。
作为初学者,首先要学会简单的构图,进行布局。在拍照的时候先思考一下我要拍什么,比如,拍大海,这是我要拍摄的主题,但我不能简单地拍个海水,还要考虑到湛蓝的天空,远处的帆船,或者岸边的礁石,空中的海鸥……等等,要考虑如何把这些元素自然地融入到画面中去,从而把大海这个主题表现的更加鲜明、生动。
这就是我理解的构图。
当然,如何布局也有很多的具体方法,什么三分构图法等等很多,大家可以多看看有关教程,只要认真地去揣摩,去尝试,多次拍摄,找到最理想的照片不是难事。
下面是我练习的摄影构图,首先说一下,这个照片不够清晰,当时我的手机没电,借别人的手机拍的一张,请大家多体谅。这张照片我想体现的是大海,我把一艘红色的小船拍进画面,目的是希望不要让画面显得过于单调,呆板。
下面这张是碑林仿古建筑照片
和书法绘画作品类似,所谓构图,初期就多看好作品,多现在拍摄者角度理解他的视角,并且要懂得他所使用的器材与拍摄参数,这样仅仅是开始。
慢慢的尝试照猫画虎,多拍多练,多拍是指同一主体多角度多器材多参数拍摄,选出自己满意的,在社群里与大家交流。
最后,要练就的,就是超凡脱俗,构图奇巧,与众不同。
摄影镜头后面的那个头,才最重要!
摄影中的几大构图方式有哪些,优缺点是什么?
答:在摄影师的脑海里,摄影之前就会形成一种人物摆放的位置,这就是构图,构图有构图的法则,而不是原理,是照片组成元素的一个合理布局。摄影师要灵活运用,不要让构图和法则约束了自己创作灵感的发挥。摄影构图分很多种,
一,对比构图法
二,框架构图法,
三,对角线构图法,
四,引导线构图法,
五,三分法构图法,
六,留白构图法,
七,三角线构图法,
八,水平构图法,
九,垂直构图法,
十,对称构图法,
十一,中心构图法,
十二,前景构图法,
其实构图是没有什么标准化的,就像调色一样,只要你觉得舒服就可以了。
就像对称构图一样,对称构图让人感觉画面稳定的效果,但是为了表达不稳定的情绪,你就可以完全不用对称构图。所以构图图都是人者见人的,只要表达出摄影师想表达的心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