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的照片,在摄影中能算入门吗?
即便是你用专业器材拍出的超高画质的照片,如果内容不能打动人,那也只能算是电子垃圾。
而一张有气氛、有情绪,故事性强,能感染到读者的照片,即便只有几百万像素、哪怕对焦都不清晰、曝光也不准确,也是一张好照片。
(罗伯特·卡帕:诺曼底,美军在奥马哈海滩登陆,1944年6月6日)
(森山大道:流浪犬,三泽,1***1年)
(詹姆斯·那切威:尼加拉瓜,1984年)
这些《时代周刊》的封面图片,都是由摄影师Luisa Dorr用iPhone拍摄的。
除了手机,唯一用到的***器材只有反光板。
摄影是光影作画。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手机配置的摄像头已超越过去刚开始的数码相机。现在许多摄影大家也用手机创作,同时还有手机摄影大赛等活动。个人认为,手机也好,相机也罢,都是摄影的器材和工具,只要思路新,构图棒,光影好,都会产生好的摄影作品。
摄影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美,如果能表达了美的照片,还需要由拍摄工具来决定它是否算是摄影吗?摄影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手机或相机是记录美的、不同的工具,只是相机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表现力上比手机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比如相机可操控性、适应性、宽容性等都是手机不可比的,但在构图、色彩、光景等方面,它们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哈。所以手机在一定光线(比如光线好的情况下)下,配合好的构图、好的色彩搭配等,同样能拍出好的摄影作品。对于你的两幅作品(我怎么只看到一幅),很多大家已经说了不少,我同意大家的意见,哈。
附图均为手机所拍,不比相机差哪儿去吧?特别是第二张,那是我老婆用手机给我拍的工作照耶,哈哈。不喜欢的可以喷除第二张之外的其它三张,哈哈。
你是说,附加的这两张图是你用手机拍的吗?
我觉得拍得挺好的。首先可以看出你对美、对艺术有一定的领悟力,对影像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日常身边的环境中发现美。这是成为摄影师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另外,这两张照片都用到了经典的构图方式,不知你以前有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构图。第一张照片是典型的透视构图,座椅从镜头前向远处延伸,能够很好的表现出来画面的纵深感。第二张照片用到了对称构图,上下对称,左右也基本是对称,给人一种平衡、稳定、安定的感觉。另外还用到了水平线构图,这个不用多说一看就明白,不过在第二张照片里不能算主要构图方式。构图对于摄影来说很重要,你可以在这方面再系统的学习。
这两张图片的用光也挺好的。第一张是逆光,夕阳西下,由于没有人物,所以突出不出来曝光的问题,总体色调是比较自然的。第二张是剪影性质的,曝光+色调+构图,传递给人的感觉是一致的。
我个人认为从这两幅照片中能看出来,你的手机品质还是非常好的,呵呵。如果喜欢摄影,不如买个专业单反相机继续练习拍照。
摄影是光影作画。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手机配置的摄像头已超越过去刚开始的数码相机。现在许多摄影大家也用手机创作,同时还有手机摄影大赛等活动。个人认为,手机也好,相机也罢,都是摄影的器材和工具,只要思路新,构图棒,光影好,都会产生好的摄影作品。
现在智能手机摄影功能越来越强大,还有必要购买入门级单反或微单作为家用吗?
智能手机摄影功能再强大,也是它的附属功能。
当然,一般家庭平日里拍拍玩,或者旅游时拍点纪念照,而且只限于在手机上观看,分享,那用手机的确就OK了,完全没必要再购买微单或单反,入门级的也不需要。
但是,单反和微单还在继续发展,而且功能越来越强大,还不断推出更新更先进价格更高的机型,市场也是购销两旺,可见单反和微单购买和使用的人群数量还很大。
那么,都是什么人在使用单反和微单呢?
最大数量的使用者是业余摄影爱好者,他们多数是兴趣使然,其中尤其有一种人群数量呈上升趋势,这就是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人,他们选择摄影作为退休后的寄托。因为现在数码摄影要拍好很难,但入门却很容易。这部分人多半在老年大学学摄影,[_a***_]听老师的推荐购买器材,还专挑专业级的,准专业级的都看不上。
当然,记者、专业摄影师等等,摄影器材是他们谋生的工具,不多说。
还有一种是器材党或者收藏家,虽不怎么拍照,但追逐器材也是乐此不疲的。
如果不是上面这几类人,那就用手机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