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初学者构图时,会有哪些错误呢?该怎么解决?
摄影初学者构图时,会有哪些错误呢?该怎么解决?
很多摄影“萌新”拍了一段时间,但出来的效果总是不够漂亮,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出在构图上。那么下面罗列出来一些构图时容易犯的错误,来看看你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呢?
画面不够简洁,是摄影初学者,甚至是很多老法师的“通病”,也是久治不易愈的“顽疾”,尤其是很多人拍摄时总是贪多求全,努力将看到的所有景物都“装”进照片里,导致照片的主体不突出,这样的照片当然也就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充满画面,这既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过程中进行裁剪。同时也会令到作品显得拘谨、死板。
要避免这个问题,可参见前文摄影减法的艺术——简洁画面的几种常见手法
2、主体不够突出
摄影创作中,主体突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到主体突出和画面简洁,拍照就成功了一半。***都了解主体突出的重要性,但画面主体不突出或没有主体,仍然不但是摄影初学者的“通病”,还是久治不易愈的“顽疾”。
使用相机本能的将眼前看到的场景完整的拍摄下来,往往会导致图像中有太多不相关的元素存在,没有主体。
关于主体的突出,可参见前文摄影创作中突出主体有哪些手法?8条实用技巧,有效的突出主体
3、留白不当
在取景构图时,画面留白很重要。合理的留白使照片增加生气,不恰当的留白会让画面沉闷。特别是在人像摄影中,给人物视线上留有合适的空白会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不合适的画面留白,使得画面更加沉闷。
沿着人物视线方向留白,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4、误用前景
前景构图,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合理地运用前景不仅可以突出照片主体,还能给画面营造出景深感,从而提高照片的视觉冲击力。但,绝不是“万灵药”,错用这一方法同样也会出问题。如前景过大喧宾夺主、滥用前景等。
5、不“横平竖直”
拍摄照片时,除了一些特殊的场景和创作需求,画面倾斜会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那么“横平竖直”是什么呢?当画面中出现明显的线条时,横线要拍平,竖线就要拍直。线条“东倒西歪”的作品,大大影响主题的表达,也会使画面看起来十分不稳定。
地平线倾斜时,照片产生不稳定的感觉。
有些小伙伴可能已经意识到照片拍歪了,但如何才能拍得“正”?
2.有时候拍出线条倾斜的照片,因为广角镜头的畸变所造成,可以调整机位到距离远一点的位置,利用长焦拍摄,这样可以弱化线条在不同位置的距离差异,减少变形。此外,也可以尽量让主体放在画面中心,避免主体部分在取景框的边缘,避免畸变,也方便后期进行畸变矫正。
当你使用广角拍摄时,要尽量把水平面、地平线往畸变不明显的画面中部放,保证它的平直,让画面看起来自然。
以上是个人初学摄影时常犯的一些错误,当然,错误并不仅限于此,还包括光影、色彩等的运用等。但需要明白的是:摄影构图原则并不是那么绝对的,有时候需要根据实际的拍摄环境及需要表达的主题灵活运用,才能拍摄出更好的作品。
以上内容如有帮助,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想了解更多摄影技巧,欢迎关注【墨染印画】
初学者构图错误有许多,但核心是不知道主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表达主题。图片有主题且表达强烈时,所谓的构图法则也就失效了。因此初学者更应该注重主题及表达,而不应该被构图法则局限死。只要能把主题充分表达出来,根本不必考虑构图是否有错。
构图,是摄影最基本的技能要求。因为你拿起相机对准镜头的第一步,就是呈现在取景器中的画面。创意者的立意是要通过呈现的画面来表达的。画面就要突出拍摄主体,立意表达可简单也可含蓄耐人寻味,但构图应简洁准确,留白适当,上下对称,突出立意,视角新奇恰到好处,兴趣点集中。比如,下图天空地平线基本可遵循上1/3或下1/3较合适。景深远近呼应不得有压抑感,前重后轻,主体不突出。画面左右也不可失衡,失重。总之,一幅好的摄影作品,是可以体现摄影者除了其构图之外更多的技能素养的。但就构图而言,看着舒服,吸引人的眼球,立意积极有趣,生动新奇,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不违背最基本的摄影作品表现手法,就是成功的作品。
摄影构图是学习摄影主要技术和技巧。摄影构图也是决定摄影作品好坏的主要因素。不仅初学者、就是一些拍过多年的摄影师也常犯一些摄影构图上的错误。观察分析影友的摄影作品和自己多年来拍摄的片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主题不明确。有些初学者,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主题的片子,别人怎么片,跟着亦步亦趋,没有自己的思想。
二是构图失衡。构图要求画面要平衡、稳定,而有些初学者拍摄的照片画面倾斜,画面不稳定,地平线不平且过于处在二分之一处,拍摄人物头撞墙等等。
三是主体不突出。[_a***_]主体过大,有的没有主体,不知表现什么,怎样表现。有的缺少前景或背景的配合。
四是画面杂乱。背景杂乱无章,特别是有些照片中与主题、主体无关的多余元素太多,画面不简洁。
解决的办法很多,就是要学习构图原理和方法,坚持拍好照片的三个原则,即一张好的照片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还要保证画面简洁。多学多练,就会少犯错误,越拍越好。
你好,摄初学者学习构图,确实有很多误区,我来具体分析一下:
1,首先,很多人把构图看的太重要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
2,其次,很多人把构图排在第一位,认为摄影最主要就是构图,这个更是大错特错了。
3,构图其实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学会一些简单的构图规则和构图技巧就足够了。
4,没有必要绞尽脑汁去思考构图,也没有必要去玩弄构图,真的没有必要。
5,摄影,最本质的,还是内容第一,主题第一。
有好的内容,能够表达主题,才是根本。
6,最好的内容,往往需要用最简单的构图法,比如说居中对称构图,或者三分法。
不要看不起对称构图和三分法。
真的。
7,好吧,最后谈谈一些具体的构图错误:
a,画面太满,留白太少。尤其是在使用的时候,基本上很难裁剪。
事实上,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用途,一张照片,最好额外稍微多预留一些空间,不要太满了,这样后期使用的时候,会更加灵活一些。
b,忘记了多拍几张。比如说,只拍横的,没有拍竖的。总之,同样一个场景,尽量多拍摄一些不同的景别和构图,以后用起来就要好用一些。
c,拍摄的时候,过于重视构图了,导致了拍摄效率严重下降。事实上,有时候,为了抓拍,不要太追求精确的构图,大概拍摄下来就可以了,精确构图的任务留给后期裁剪才是。
新手摄影时怎样取景和构图?
新手拍摄首先要多拍,主要在实践中去观察和发现所拍图片内存在的不足和优秀的地方。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所拍主题要明确,二,构图中以突出主题为主,三,光线运用合理,四,角度适中,五,取景远近掌握准确。
要学会放弃,这样才能突出我们最想要的,并且可以使主题更加明确、画面更简洁。
就和写文章要表现主题思想一样的道理,一张好片叫人一看,就要看出想表达什么,也就是你的主题是什么才行,不能什么都要,什么都不舍得!
这个问题是摄影爱好者必须认真学习掌握,也是在实践中拍出好片的基础!
感谢邀请。
对于新手来讲,如何取景和构图,一直比较迷茫的事情,特别是在取景方面,不知道如何去取舍。
首先是一个主体的问题。
有人说过,摄影师的照片就是摄影师眼中的世界。在拍摄之前,一定是有什么东西感染到了你,比如比较漂亮,比如比较有意思等,有东西感染了你,才有了让你举起相机的冲动。这个能感染到你的“东西”,就是你所要拍的主题,而表达这个主题,就需要一个主体来表达。所以,你在举起相机的时候,一切都是围绕主体来展开的!
举例说明:比如你走在一个宁静的村落里,午后的阳光温暖而宁静。古老村落的沧桑和岁月的过往深深地感染到了你,你想表达一个历史的沉重和孤独,就要去发现能表达这么一个主题的主体,正好有一个略显孤寂的老人出现在画面里。接下来就是你所说的怎么取景了。
摄影中的取景,是一种减法!跟主题无关的去掉,影响画面美观的去掉,画面要力求简洁、完整和统一。如上图中,画面中的前景与背景,无不体现出一种岁月的沧桑,而画面中的老人,是画面的主体,更加体现中寂寥的村落和老人的形只影单,且画面中的各种元素,无不体现着这种主题。而画面上方的红纸,有些与主体格格不入,在取景上,红纸就是一种多余。
再比如上图:想表现的肯定是春天时节、长满海藻的大海。还是那句话,一切从简。画面中几个简简单单的元素,让画面即简洁又能表达主题。一点(礁石)是画面的兴趣中心;一线(水平线)平衡着整个画面;一面(前景的绿色)与主体完美互应。而画面的右上角,一座山的出现,即让画面有了空间感,又点缀了画面中大面积的“白”,也给画面起到的平衡的作用。
取景,要从画面中剔除与主体无关的景物;取景,要从画面中影响视觉美感的景物;取景,所有进入画面的元素,无不发挥自己的作用,或强化主题,或点缀画面等。在力求“简”的同时,让画面看上去更具美感和对视觉的冲击力。
至于构图。
摄影跟绘画一样,构图方式千差万别,但构图的目的同取景有着异曲同工之用:强化主题、美化画面、让画面有视觉冲击力。
但构图并不是这么容易去掌握,对于新手,要从最基本、最容易掌握的构图方法出发,循序渐进。
1、网格线
手机和相机里,都会有一个“隐藏”的网络线,建议新手把它开启,开启后在拍照时,屏幕上都会有一个两横两竖的线条,把画面分割成了9个部分,所以网格线又叫“九宫格”。打开网格线后,在拍照时,把主体有意识地放到网格线的交叉点去。
网格线的交叉点,都是主体或兴趣中心的最佳位置。
2、黄金分割线
黄金分割线的比例是个0.618的近似值,你大可以把它看成是三分之一,也就是画面的三分之一处。
三分之一不是单纯的上下,还可以左右,把画面主体放在上下或左右的三分之一处,这个有点类似网络线。
黄金分割线非常适于风景拍摄,拍摄时,把地平线放置于上三分之一或下三分之一(取决于是地面漂亮还是天空漂亮,比如拍朝霞或晚霞,那得是天空占大部分,如果是绵延群山,那肯定是地面占大部分)。
构图,形式式样,但最为常见也最为实用的,无外乎以上两种,从最基本、最常用的学起,必事半功倍。
摄影,本来就是个需要从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艺术,不拘一法,不循规蹈矩,从本本出发,练的再好也只是“匠”。
希望对你有帮助,也希望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