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绘画、书法、雕刻等门类中,“构图”有多重要?
感谢邀约。
欣赏艺术作品,无论攝影,书法,绘画,篆刻等等,第一眼即是章法。即作品创作的物象在构图中表现出的位置所在。这在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回为章法布局能表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气韵。
至于重要到何等地步,也就是在创作中排第几?
六朝时期,南齐的画家兼绘画评理论家谢赫论画时总结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富位置,六曰传模移写。这一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艺术作品的方方面面,奠定了中国艺术的美学标准。
因此,无论何种艺术作品,作者追求的第一标准是"气韵”,它为其它五法注入了生命和灵魂!
谢赫。
现在流行工匠精神,其实,历史上,艺术家们是最不喜欢当工匠的了。
艺术家们,都觉得自己和工匠是两码事,都以工匠为耻辱。即便是齐白石老人,应该说,从内心深处来说,也是以当过木匠为自卑的了。
之所以说要说工匠精神,主要是为了批判构图决定一切的歪论,是的,很多人把构图吹嘘到天上去了,眼里心里只有构图。
其实,构图只是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甚至很多时候,根本需要考虑构图,也不需要关心构图。过分的关注构图,就是匠人精神了,当然,现在美名其曰工匠精神。
如果齐白石的全部就是构图,齐白石心里想的琢磨的全部都是构图,那么,齐白石就只能是一个非常拙劣的匠人了
即便是对于构图也就是布局最为讲究的园林设计,其实,也是,三分在工匠,七分在主人。是的,工匠负责具体的章法和构图,但是,整个的气质和灵魂,是主人赋予的。
了解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就应该知道这个,三分在工匠,七分在主人。
中国艺术,最重要的是在于意境和传神,而不是什么斤斤计较于具体的章法或者构图。不是说构图没有用,而是说,构图只是一个工具,构图只是一个基础,我们不可以把构图当成全部。
中国古代最最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已经终结的非常清晰了,排名第一的是气韵生动,这个才是最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