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把摄影构图的几何元素运用在实际构图中?
很多书讲构图的实战,其实构图好与坏是相对的,并没有一成不变构图。一般来讲符合一定的几何图形会让照片增加悦人美感,让人极度舒适。初学者的基本构图就是黄金分割,其他什么三角、平行线、视觉线等等构图也都是后人总结的。我觉得,首先要把重要的美好的瞬间拍下来,抓拍之类的构图可以在后期二次构图(很多***的片子大部分都是如此),抓拍的二次构图才是看摄影者的功力。风光之类或人像摆拍最好是构图一次完成,让片子的像素最大化。(照片摄于云南建水)
首先谈谈摄影构图的目的,摄影构图的目的是当我们把镜头对准被摄体时,为了强化和突出主体,生动而鲜明的表现被摄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等等,使之达到符合观者的视觉规律和审美情感,以获取最满意的视觉效果和视觉美感。
摄影师如何更好的把摄影构图的几何元素运用到实际构图中去呢?这就需要摄影师带着自己的思想,针对不同的拍摄对象,结合实际的形态、线条、明暗、质感和色彩等用视觉语言,或者说是用恰当的构图语言来完美的表达出来。
三分法:是将画面中几何元素的长和宽各自平均分割成三等分,摄影师在实际构图时应当将你所要表现的主体放置于其出现的四个黄金分割点中的某个合适点上,经过这样的摄影构图处理后画面给人一种宁静、稳重、安定、富有节奏感和方向感的艺术效果;
居中法:是利用摄影构图的几何元素,将主体放置于画面的中央位置,以达到摄影师要重点强调主体、要突出主体的视觉效果;
S曲线法:极具几何元素的S曲线线条,在实际的风光和人像摄影构图中最能发挥其引导线的作用。摄影师可以利用其几何元素将峡谷、河流、山峦、林间小道等景物婉转而优雅的展现于画面,将女性婀娜多姿的迷人线条勾勒的更加完美:
三角形法:当摄影师眼前出现一些建筑或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实体时,认真利用好三角形稳定的几何元素来进行摄影构图。以体现被摄对象的力量感、厚重感和稳定效果;
对角线法:如果摄影师所观察到的是有对角关系的被摄对象时,在摄影构图上就应调用对角线的几何元素来强调主体,***用对角线的构图方法进行拍摄,会更好的实现画面的张力和动感效果。
总之,所有作品的构思都会从作品的构图中体现出来,没有最好的构思也就没有最好的构图以及最好的作品呈现。要更好的把摄影构图的几何元素合理的运用在实际的构图中,还要靠摄影师们更深化地去实践和提炼,这样才能完美的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
如何更好地把摄影构图的几何元素运用在实际构图中?
如何更好地把摄影构图的几何元素运用在实际构图中,在摄影构图中,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画面中找几何元素。
如何更好的运用几何元素到摄影实际构图中?
就是说你不能还不会最基础的构图,就想在构图中运行几何元素,这是不现实的。
直线:
第二个,要有敏锐的摄影观察力。
有时画面中的几何形状是不明显的,要通过观察去发现。
斜线:
圆形:
第三,要有摄影构图创造能力,创造出你想要的几何元素。
没有需要的几何元素图案,想办法,找角度,用光线等等创造出来。
曲线:
三角:
如何更好地把摄影构图的几何元素运用在实际构图中讲解完毕。
头条号:紫枫摄影后期教学
专注于摄影及后期教学二十余年 简单清晰 讲透原理 突出可操作性 关注后可查看大量系统化,系列化免费教程!
关注后点头像进个人主页,点私信,写 学习 两个字,系统自动回复加入紫枫粉丝群方法,群内下载软件插件,滤镜素材等***,交流,答疑,完全免费!
如何用手机捕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几何构图?
感谢邀请。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大景小景,其实都是由几何构图来的,马路、建筑、树木、家居……等等。以前多是摄影爱好者用相机(无论小卡片还是单反)拍摄表现,现在手机的摄影功能,使得一切都走向平民化和大众化。下面,就构图、用光等几个方面,就手机摄影举实例加以说明。
要想摄影好,要做到“三到”:
一、眼到
就是你要能看到,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几何之美,然后进行构图拍摄。
1、***用框式作前景。如下图:
2、运用线条分布画面,如下图:
3、运用建筑造型的剪影轮廊,如下图:
4、运用光影将画面分割,如下图:
5、运用一些大型玩具设施,如下图:
二、心到
即心里想到。看到这个场景,心里马上出现了某个画面,然后再进行拍摄。当然,一般的老摄影师要做到这个并不难,难的是初入门者。看到了想不到拍摄,那就只能让美景白白错过了。
三、手到
手到即拍摄到。眼里看到了,心里想到了,但是没有拍摄到,等于没有任何成绩。所以训练新手拍摄有一个办法就是“抓拍”,对于时刻变化的事物,你手快,抓拍到了自己最想要的某个瞬间,才算是成功。
当然,对于摄影进入一定境界的高手,这三者是没有前后逻辑关系的,完全可以打乱顺序。比如:先想到某个画面,再拿着手机去寻找去创作,最后拍摄下来。甚至一些摄影人经常“扫街”,用手机(或者相机)进行盲拍,会拍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画面。这些就另当别论了。
本篇展示的照片都是本人用手机拍摄,支持原创,绝不剽窃。我的回答就到这里,如果您喜欢我,可以关注“三千文化”,每天都有更新,我也可以继续探讨。
欢迎转发,求互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