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婴儿喝过的奶瓶随手就扔地上为什么?
这是婴儿精细动作的表现,手不仅是动作器官,更是智慧的来源,手的抓屋能里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婴儿手动处于混乱阶段,没目标也没方向,随手扔掉也是无意识的动作,
有的婴儿喝过的奶瓶随手就扔地上为什么?
1.好玩
宝宝喜欢把东西扔地上,让爸爸妈妈捡起来;或者想听听东西扔地上发出的声音;或者通过扔的动作来练练小手腕肌肉。宝宝都觉得好玩。
2.懒
宝宝把用完的奶瓶随手扔掉,是因为懒得把东西放好或者喊妈妈还给妈妈。
3.没有类别意识和归置意识
宝宝把喝完奶的奶瓶随手就扔,那是因为宝宝喝完奶了,不需要奶瓶了,不要就随手放下,乃至于扔。就像宝宝玩一个玩具玩腻了,扔下玩另一个玩具一样。宝宝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吃饭的工具,不能扔地上,会弄脏,也没有要把奶瓶放回桌上的归置意识。
孩子的这种行为称为“重复连锁动作”!这个动作可以让孩子得到以***验:
证明了“他”的力量,孩子通过扔东西让大人捡,体现了自己的力量。孩子开始明白通过自己的行为,能够控制一些东西,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
孩子通过扔东西,听到东西落地的声音,明白了一个因果关系的道理。孩子扔东西,大人不停地捡回东西给孩子,是孩子主动与大人进行交流的一种行为,这种互动在孩子看来大人和他做游戏。
孩子的这种自发行为需要得到大人的帮助和鼓励,可以把奶瓶换成玩具陪孩子玩。促进孩子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发展。
如果大人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进行批评阻止,会使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孩子不敢再做这种体验,从而失去了获得知识的机会。
对很多6个月到1岁半的婴幼儿来说,1、扔东西、敲东西或松手让东西掉落在地上是一种本能行为,他们正在探索外界,了解世物的因果关系和证实自己的判断
2、扔东西能让他们感到乐趣的新技能,宝宝会发现不管扔什么东西都是会往下落,不会往上,虽然他还不知道“地心引力”但是他肯定能观察出“地心引力”的作用,如果他扔的是球,球会弹起来,扔的是奶瓶“咚”的一声,扔东西对宝宝来说都会感觉非常好玩,宝妈们看到扔地上了,也不会生什么气,想让在这个年龄不扔东西是不可能的,该怎么办呢?
首先注意他扔的东西和扔的地方,其次阻止宝宝扔危险东西,告诉宝宝什么是能扔的,什么是不能扔的
我的小宝也是这样哦,每次他自己拿着奶瓶喝奶的话,吃饱了随手就扔了,肚子饿就找奶瓶,看到奶瓶就爬过去,抓到的话就吃,抓不到就哭。现在BB还很小,反正看到他扔就会跟他说:“不可以丢丢哦,要装奶喝的,丢了就没瓶瓶装奶了”。慢慢地就会懂的,慢慢教,现在有时小宝吃完奶,就看着我,把奶瓶举起来,故意装出要扔,我说:“不可以丢丢哦”,过去要拿奶瓶,他就哈哈哈地笑,拿着奶瓶调个头爬来爬去,逗我玩。跟BB说多了,BB慢慢就会意识到这是不可以的。
加上孩子这个阶段对随手扔东西体验到力量的感觉特别感兴趣,所以特别喜欢重复这个过程。你可以试着和孩子玩玩具回家的游戏,由你发起,一边收拾一边唱童谣,让孩子感觉很有趣,吸引他参与,慢慢帮他形成行为习惯。行为的转化和孩子自己的发展状态有关,但过度的阻止会强化甚至让孩子在这个意识表现出逆反心态。
总之宝宝都要经历这个阶段的,宝宝认为这样好玩,而且你越是反应大他就越有劲儿的,我是慢慢教育引导,这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胡卫东当年面对试训的鸟人安德森,坐在地上随手一扔命中三分,是真的吗?
哈哈,这个只是坊间盛传的。不过,胡卫东眼睛高度近视,投篮完全看不清楚框,全凭感觉。所以,他多厉害,明白了吧?!
李春江如今都能命中场边的超远勾手三分,胡卫东当年坐在三分线外随手一扔命中,也正常不过,毕竟他当时是亚洲的第一王牌外线,和年轻版科比互爆的水准。
今年9月份,广厦主帅李春江在训练场上命中了超远勾手三分。实际上,当年李春江球员时期就是男篮的三分神射手,退役后做教练也喜欢秀秀自己的三分绝技。
对于胡卫东这事,说1999年,当时年仅21岁的鸟人安德森到江苏试训。
当时的鸟人就是桀骜不驯,刚来到球馆,非常不屑的跟翻译说,“我想知道这里是谁说了算!”
此时,胡卫东恰好坐在三分线外休息,别人都看向了胡卫东,老胡二话不说,直接接到一个球,坐着抬手扔进了一个三分。
唰!空心入网!安德森目瞪口呆,“好了,我知道谁是老大了。”后来回美国,安德森成安胡卫东是中国投篮最恐怖的球员,“我回到美国后,给很多球员说过胡卫东,但他们都不太相信。”
当时的胡卫东确实厉害,1996年夏季联赛对阵湖人,胡卫东和科比互爆的表现相当精彩,当年胡卫东拿到30分,而科比拿到了36分。
1999-2000赛季,他是得分王以及三分王。实际上,早在1998年,达拉斯小牛曾给胡卫东递上了一纸合同,可惜胡卫东因伤错过了NBA之旅,错失了成为NBA中国第一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