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时有哪些平衡构图的方法?
摄影时的平衡构图,既要避免因平衡而产生的呆板,又要确保画面视觉稳定,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均衡”,我主要运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供参考。
1、色彩平衡
***用冷暖色彩对比时,暖色分量比冷色重;在同一色彩中,纯度越高的分量越重。因此,在构图时,可以在大面积的冷色中嵌入少许暖色,或通过提高(降低)某种色彩的纯度来求得平衡。
(摄影/夏雪)
2、形态平衡
物体的形态有多种多样,一般圆形物体比方形物体分量重,大体量物体比小体量物体分量重,在构图时可以结合大小与多少来平衡画面。
(摄影/夏雪)
3、虚实平衡
摄影构图时,往往会***用虚实对比的手法突出主体,这时,轮廓清晰的物体分量重;而虚化的物体分量轻。因此,清晰的物体面积宜小,虚化的物体面积宜大。
(摄影/夏雪)
4、动静平衡
在同一画面中,运动的物体分量重,静止的物体分量轻。如下图,一株树与一头牛对比,虽然大小悬殊,但依然能给人稳定的视觉效果。
(摄影/夏雪)
5、远近平衡
在同时具有远景和近景的画面中,近景分量重,远景分量轻。特别是***用广角镜头拍摄时,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让远近的分量对比更明显。
(摄影/夏雪)
6、影调平衡
高调照片中的深色分量重,低调照片中的浅色分量重。因此,在高调和低调摄影中,暗部和亮部的搭配需要精心安排。
(摄影/夏雪)
平衡构图,实际上就是视觉艺术上的分量对比,这种对比随着拍摄角度、光线明暗、色彩纯度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实践中必须灵活掌握,构图时不能强求数量上的平均分配,而是追求视觉上的平衡稳定。(图文原创/夏雪)
夏雪摄影,欢迎关注,感谢点赞分享!
摄影的构图方式,千变万化,法无定式。
以网络百科给出的平衡式构图的定义,是比较狭隘的。是指摄影构图画面的某一角或者一边安排了主体,相对的在画面的另一角或者一边安排一个陪体,给人以满足、均衡的感觉,画面结构完整,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这个注解的定义,就是画面一定要有主体和陪体的对应关系,以达到画面的平衡感。
而实际的摄影拍摄中,很多构图是在平衡式构图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一个或多个构图方式,协同表达画面的。
一、广义上讲平衡式构图对立与非平衡式构图。
很多构图方式都是可以归入平衡式构图的,只要达到画面的稳定感就可以。三分法,井字构图,居中线、垂直或水平有序排列,几何图形中的正方形、三角形构图,都可以体现稳定感。
二、 狭义上讲平衡构图就是百科注解的定式。能与这个要求接近,给人极其稳定感的构图方式,只有对称构图和框中画的构图方式。
有人讲平衡式构图是静态的,其实这个说法不全面,平衡式构图在风光片中表现出的是静态稳定;而在有人物、动物等动态主体或陪体加入的时候,就是体现一种“静中有动”的和谐。
这样说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学习一种构图方式,一定不要死搬硬套,要活用,要妙用;更多的时候打破定式的构图,才是最好的构图。
平衡构图属于摄影构图的一种方法,合理的构图会提升照片的美感和整体质量,就像写文章离不开章法一样重要,实属作品成败的关键。
首先,平衡式构图的画面不是左右两边静物形状,数量,大小,排列的对称,而是相等或相近形状,数量,大小的不同排列,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是一种相互呼应,是运用近重远轻,近大远小,深重轻浅等***规律和视觉习惯的艺术平衡。
其次,要想形成均衡式构图,关键要选好平衡点,那么,什么是平衡点呢?这要从艺术效果上去找,只要位置恰当,小的物体可以去与大的物体相平衡,远的物体也可以与近的物体求平衡,动的物体也可以去平衡静的物体,低的景物同样可以平衡高的景物。当然,在一些特殊表达时也可以打破规矩,比如表现奔跑的动体,如果用一种失去平衡的方式拍摄,可能更让人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最后我说一下平衡构图的方法:
第一种对称,对称是摄影构图中平衡画面最基本的方法,基本上一说平衡画面,就会想到用对称式构图,在风光摄影中,建筑摄影中用的比较多,一般常见于山水的对称,倒影的对称等等。
第二种色彩,在摄影构图中,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中的比重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暖色调比较重,冷色调比较轻,所以可能用局部的暖色调来平衡大面积的冷色调,让画面得以平衡。
第三种明暗,在摄影构图中,明与暗也是轻重不同的,一般来说,越暗越深的区域,视觉上越重,越亮越浅的区域,视觉上越轻。所以要注意构图上明与暗的均衡。
第四种变化,也称留白。就是故意将主体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无论是正向留白还是反向留白,都要与主体之间形成呼应与对比,这样才能平衡画面,使图片富于韵味和情趣。
说到底,摄影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是有章法而永无定法。希望我的这些建议只作为抛砖引玉,愿大家能拍出更好的作品。(原创)
对于摄影而言,复杂会破坏构图的平衡吗?
亲,又到了聊摄影,看风景看美女的时间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对于摄影而言,复杂会破坏构图的平衡吗?这里的“复杂”应该指的是画面内容的复杂,因为构图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效果,
摄影是一种做“减法”的艺术,所以复杂会破坏构图的平衡,
要知道,一件画面内容丰富的摄影作品,并不是画面里面什么都有,内容丰富是指画面主题突出明了,光影明暗对比效果清晰明确,而且作品画面的主体始终只有一个,构图就是为了突出主体,作品能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于构图,摄影创作的构图,就像写文章一样离不开章法,
通常来说,摄影构图有两个宗旨,其一是将组合到画面中的各种构图元素,比如人和物的相互组合、光与影的线条、明暗虚实以及主体的运动方向等元素,被统一协调的安排在画面中,使画面形成具有均衡的效果,简单点说,画面色彩太够丰富强烈了,即使你靠虚化背景来突出主体,但依然无法平衡,毕竟“景物”还在,
其二是,将想要表现的主体景物按照具有展现最佳均衡效果的构图方式排列,使其在画面中的位置既合理又明显,而且与画面中的其他元素形成相互呼应的效果,比如,拍摄人像时,都会选择拍摄的环境场景,哪些道具需要,哪些道具不需要,这都有选择性的,而不是越多越好,
综上所述,围绕着构图的宗旨,就容易明白摄影是一种做“减法”的艺术,画面内容不需要太复杂、摄影师自身赋予作品的情感也不需要太复杂,值得注意的是,复杂不叫丰富,在摄影过程中,复杂就绝对会破坏构图的平衡,因为完[_a***_]画面是由主体和背景相互协调、配合的,而不单单是靠主体来决定,所以凡是越简单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