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摄影时对线条进行构图?
线条是摄影的重要语汇,线条是人们想像出来的,真实的线条其实并不存在。线条需要摄影者展开想像的翅膀去寻找,需要腑视、上仰,要注意光线的变化、注意线条与色块、形状、明暗、质感、立体感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线条构图是构图的一种基本形式,每一种线条表达的情绪也不一样,这里围绕几种不同的线条来说明。
第一种是水平线构图,水平线能很好的表现平稳与宁静,是静的形式代表,如果拍摄的场景存在水平线或者地平线,那么我们一定要处理好水平与整个场景的关系,它会进一步给人们带来缓和的情绪和强烈的稳定感。记住水平线最好不要歪斜。否则,破坏画面的稳定性,在视觉上会让人感到不适。
第二种是垂直线构图。垂直线可以给画面注入稳定和平静的情绪。产生稳定感时,垂直线与水平线的作用类似,传达一种质感和永恒性。在岩石堆、电线杆、及建筑中都可以找到例子。
第三种是对角线或者斜线构图,对角线具有很强的活力,让画面产生不一样的动感,可以引导视线从一端向另一端的延续。对角线有虚实之分,除了形似,神似也算是对角线构图。
第四种是曲线构图。曲线是优雅的,高贵的,柔美的,它能很好的平缓我们的视觉,让我们心平气和、不急不慢,静静地感受柔和线条带来的美感,谁也不曾想到,如此雄壮刚毅的长城也有娇媚的时刻。
第五种是射线构图 。在夕阳西下时,最容易出现冲破云层的光线,并且呈放射线状。利用射线构图可以将视线吸引到射线的发散点处。通常这样的构图形式在风光纪实类照片中使用较多。
第六种是不规则线构图。也就是多种线条的结合。如上图包含了曲线,垂直线等。不规则中蕴含着规则。
针对你的线条构图问题,我想展开了介绍一下如何运用放射状(看得见的线条和看不见的线条)构图拍摄出有趣的照片
放射状构图是一种工具,用于为图像增加视觉冲击和画面深度的效果。下面就介绍一下摄影中一些放射状构图的来龙去脉。
什么是放射状构图?
放射状构图是指视觉上,从特定点向外辐射的图像表达形式。
其中一个常见的例子是车轮,辐条从中央轮毂向外辐射。另一个例子是花朵,花瓣从花的中心成扇形散开。
通过使用径向线、特定形状和曲线,使眼睛被吸引到图像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放射的感觉。放射状构图可以增加照片的动感,产生视觉冲击。一些放射状构图的照片,常常能让眼睛在静止图像中感知到运动趋势。
此外,交叉成一个中心点的线条,也增加了照片中纵深感。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放射状构图组合都是由圆构成,可以是其它任何形状或线条!
根据实际场景,可以使用矩形、三角形、波浪、直线、螺旋或其他形式来实现放射状效果。
放射状构图的历史
由于其产生的视觉冲击效果,放射状构图一直在视觉艺术文化中长期存在。例如,雕刻在岩石上的古代岩画,描绘了螺旋线和迷宫,以及从中心点向外辐射的线条。
例如佛教中曼荼罗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神圣意义,它的图案就是放射状对称图形。在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赫利俄斯经常被描绘成放射线的王冠,这些线被理解为表示辐射光,表示太阳光。
文艺复兴时期,放射状构图被用来强调场景中的重要人物。在Titian的《圣母升天记》中,画中的人物对象有种从主要人物(玛丽)身上放射出来的感觉,一圈辐射光围绕着她的上身。在拉斐尔的雅典学派中,普遍强调周围建筑的辐射特性等等。
现代艺术
放射状构图,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视觉艺术中一种强烈的构图特征。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康定斯基的圆圈画,它向周围放射出色彩的脉冲。达达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自行车车轮也利用车轮的径向结构,唤起运动和停滞的感觉。
图 康定斯基的圆圈画
图 1913年,杜尚把一个车轮子安装在了白色的板凳上,于是就有一件名叫《自行车轮》的装置作品诞生了。
在摄影中,放射状构图的使用变化无穷。摄于1920年,爱德华.施泰钦的伊莎多拉.邓肯在帕特农神庙的入口,利用径向构图来强调古代帕特农神庙的主题。在亨利·卡地亚·布列松(Henri Cartier Bresson)的《废墟中玩耍的孩子》(Children Playing In Bresson)中,孩子们被一座城市废墟中墙上的一个洞框住。
如何使用放射状构图
放射状构图是指从图像中心点或围绕中心点展开的视觉元素。眼睛,花朵,蜗牛壳,门道,焰火,树木的年轮…放射状的主题较为普遍。
液态的放射状元素,能在图像中创造出协调的流动感,而尖锐的,不稳定的线条则能产生一个充满动感的运动场景。
拱门、楼梯、倒影、植物……你可以在所有类型的视觉影像中找到放射状的元素。你甚至可以通过在拍摄时相机的移动来创造出放射状图像。
可以用放射状构图来强调一个特定的主题。比如将一架飞机与太阳光晕对准,或者为坐在窗框或门框内的人拍摄一幅肖像。同样的,在构图中加入简单的放射状元素可以给图像增加更多的深度。
总 结
从风景到建筑以及一切事物,利用放射状构图都可以给摄影作品增加冲击力和深度。多留意放射状构图这种吸引人的特性,并加以运用到你的拍摄中去,就可以更加有效的引导观众的视线到你要表达的主题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