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照片的标准: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一个吸引注意力的主体;画面简洁。你怎么看?
第一看主题思想,一幅照片就像一篇文章一样,要有自己的中心思想,而且你表达的思想是否有引起观者共鸣的情绪或含义;第二看创意,是否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表现形式,是否容于俗套而显得平淡。这就像一篇文章,比如家,很多人都写了很多这样类似主题的文章,你能不能用你自己独特的角度写出不俗的观点;第三看技术,在构图、色彩、光线等方面是否有美感,这就像一篇文章的用词造句是否准确,是否新颖。
万事都有联系,其实这不就跟写作文一样么,你写出来的东西是要给人看的,再怎么深奥都是有个精神内核,就算散文也是形散而神不散。(讲真,就连面试答题技巧也是一个道理,要让人能顺着你的思路去理解)
鲜明的主题 一幅好照片,必定是具备一个鲜明的主题的,或者是一个人,一个事物,一个情节、甚至是一段情绪,主题必须明确,绝不含糊。为了让观者一目了然,一幅好照片,必定是只有一个主题,而不是多个主题表达。
《看果园的老人》 这张照片确实简单,但有动人之处,原因之一是这个老人目光平和,历经沧桑;原因之二是照片拍摄尽量弱化了复杂的环境,更加突出了主题,整个画面充满一种静谧感。
这样的老人很普通,在我们周围都能见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代表了中国的那一代人。
因此,好照片首先得要显示出主题是什么,这是第一原则,让观赏者一目了然。
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 一幅好照片必定把观赏者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目光一下就投向被摄主体,强化被摄主体部分,削弱干扰主体表达部分。
下图这张照片的主体非常小,但丝毫不影响欣赏者的目光,树下红色的佛像在水面上,背景是雪山,天空飘着白云,整幅作品充满了一种禅意。主体非常鲜明,成功地把欣赏者的目光引向了被摄主体上。
简洁的画面 一幅好照片必定是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主体的内容,排除或者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穿龙纹礼服的女子》下图中,拍摄者利用大光圈镜头虚化了背景,突出了被摄主体穿龙纹礼服的女子。通过虚实对比来简化画面,突出了被摄主体,成功把观者目光引向了被摄主体。
专业的摄影书籍,杂志,网站帖子等公众媒体会写明作者用什么相机、什么镜头,甚至告诉你拍摄参数,然而您还是不明白这张照片为什么感觉美,不明白拍摄者是怎么把它创作出来的,我们唯有按照好照片的三大原则多去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把三大原则应用到您日常的拍摄中去,慢慢锻炼您观察周围世界的眼力,一定能拍出好照片来的。
我是木叶影像,唯美人像摄影师,请关注我,我将写一些摄影基础知识类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说出您的观点。
我怎么看、我用眼睛看啊,好的照片改称为“摄影作品”,能被称得上为摄影作品的作品肯定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像您说的,1肯定有个鲜明的主图,有了主题,我们才有拍摄的思路。2.画面当然以间接为好,因为干净看着会舒服。3.构图啊,光线啊,等摄影基本的知识就不提了,这方面同样占据了你作品的最大比例,4,有了这些后你抓你想要的点进行拍摄,成品给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的同时要给观众带来思考上的行为,在我看着这才是一个好的“摄影作品”
让观者清楚看到你想表达的东西,然后画面尽量整洁干净有秩序。需要有光影层次色彩层次以及构图景别层次。如果以上的都做到了,你的图片一定会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决定性瞬间理论主要观点?
“决定性瞬间”理论是由法国著名的摄影家,玛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创立的。
特指摄影师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
哲学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同时又是运动的。摄影纪实的影像不仅是空间的,而且是时间的。以“时空观”去认识、观察、创造世界是现代人的自觉意识。
在摄影以科技手段记录世界的过程中,十分明确地提出要自觉地把握时间因素的摄影家,当属法国的抓拍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他说:“一个人、一个事物,都具其决定性的瞬间”,这一瞬间决定了其特质与其它事物的区别,决定其典型意义。
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摄影理论在摄影艺术的发展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强调摄影是瞬间的把握,是认知,亦为感受。是表达世界的视觉形态,通过巧妙的视觉组合,赋予世界真相的意义。
决定性瞬间摄影理论,揭示了摄影艺术区别于绘画及其他艺术的本质内核,把摄影艺术活动升华到了禅境的高度,为摄影艺术理论体系的发展做出了前人未有的巨大贡献,对摄影创作继续起着深远有效的指导作用。
摄影师如何练习更精准地观察光线?
我们常说摄影师是用“光来做画”,所以必须对光有个全面的了解。光分自然光和人造光两大类。自然光指的是日光,日光从日出到日落又有千万个变化,如暮色、黄昏;晴天、雨天;雪天、雾天;阴天、多云等等。人造光指的是所有的照明灯光。光又分软硬、强弱等等。要想拍出好照片,首先要对光有个基本的了解。
在对光的基本特性了解以后,我们在创作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光的特性,为表现主题服务。如拍摄风光,就要选择日出日落前后的时段,这样才能拍出“朝霞映满天,落日生辉”的精彩瞬间。
细心的摄影者观察光线是必备技能。观察光线方法如下:
1. 光线的强度。大家都知道日出时间至上午10时,这段时间是拍照的好时段。下午3时至日落时间,是拍照的好时段。阴天、雨天、雪天、雾天等时间,都要观察光线,因为光线的强度对摄影有很大影响,曝光参数就是根据光线调整的。
2. 光线方向。观察光线方向是摄影者需要注意的,因为摄影分侧光、逆光、顺光、侧逆光等机位。逆光因为是大光比,比较难以把握,其他都容易测光,比如顺光拍出的天空最蓝光线最均匀,出片比较好。
3. 善于利用闪光灯
。专业摄影师在室外或影棚拍照,会仔细观察光线后利用几支闪光灯对光线进行补偿和调节,这是摄影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总结,摄影本来就是玩光线的艺术,对光的追求非常苛刻,有[_a***_]光线好坏胜过构图,所以拍照前观察光线非常必要。
介绍个干货小经验,在户外无论晴天阴天光都是有方向性的,只是一个直射光一个漫反射光,观察光的方向和对比变化最简单的就是,把手平伸向前,把手腕立起来,手背对着自己,和地面垂直,然后旋转身体,看手背光的强弱变化,转到你认为想要的光的方向和光比时,你手对着的方向就是你拍摄的方向。
构图之于静物摄影的意义,是否超越了光线呢?
亲,又到了聊摄影,看风景看美女的时间了,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构图之于静物摄影的意义,是否超越了光线呢?静物摄影与人物摄影、风景摄影相对,是以无生命、可人为自由移动或组合的物体为表现对象的摄影,
在静物摄影中,构图的意义与光线的意义同样重要,构图与光线两者之间没有谁超越于谁,
时刻都要记住,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没有光线就不能进行摄影,没有构图就不能突出主体;静物摄影内容大致包括了这些:玻璃器皿、陶瓷泥塑、蔬菜水果、玉器、木雕、首饰、玩具以及文物等,虽然这些东西都是无生命的,但是在拍摄中要突显被摄物体的质感、外形特征和色彩效果,多以精巧的构图和精致的用光取胜,
本身静物摄影的画面感就给人很单调的感觉,如果只注重构图,而忽视光线的效果的话,那么这只是一件主题明确却没有生活气息和故事情节的摄影照片了,静物摄影,无非就是借物托志,来表达生活的意义,光影是情感、情绪的表达,一件摄影作品,构图完整了,作品主题明确了,那就要有画面的视觉效果,怎样的视觉效果由光线决定,
还有要值得注意的是,静物摄影一定要恰当好处的取景构图,也就是不需要一定获取拍摄对象的全面貌,只要对物体局部进行展现就行,这样可以达到静物摄影追求细节的要求,还能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通过局部去想象整体,
由于静物本身是无生命物体,在拍摄时要将拍摄对象表现成具有艺术美感的摄影作品,就要结合构图、光线、影调、色彩等摄影手段进行艺术创作,而质感对于物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品的本质属性,比如,表面粗糙、质感强烈的物体尤其具有表现力,此时摄影师就需要靠光来对其进行修饰和表现,才能达到更好、更逼着的效果,
拍摄静物对于摄影技术要求还是比较高,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虚化背景也是增强主题,要把静物的质感表现出来,既要用好光,又要掌握好相机的视角,所以静物拍摄还是有难度,但是,拍摄好,就十分喜人。
构图在静物摄影的意义最大,超过了光线,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静物摄影的构思必须立足于你脑海里面的想象力,我一直认为摄影没有定势,如果都死板的走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风格,摄影艺术就失去了意义。
摄影艺术的意义就在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那么静物摄影如何取得不一样的效果,然后出彩呢?
1、精心构图、严密布置各元素的位置。
对于静物摄影来说,关键点就不能在于抓住瞬间了,而应该考虑我们画面中的每个元素之间的关系,然后编排它们的位置,利用基本的构图法则,给观看者以感官上的***,从而让观看者对你拍摄的作品在第一眼就有了好感。
2、明确最主要的目的,即表现内容的核心主体。
构图作为实现目的的形式,与技术一样,构图在摄影中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目的。构图应始终基于图像内容并服务于图像信息,以使其容易被观赏者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图只是一种通过协调的方式讲述摄影者的思想、感情和故事的工具。
主体内容最好带有时代感觉或者你的感情情结或者你的挫折感受感悟,那么你的静物摄影就有了新意,时代元素的寻找就考验了你的摄影经历和感悟度,在时代的政治、经济、人物、标识中寻找最突出你意愿的元素来表达或者你最擅长的元素。
对于主体内容的选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奇数原则。说起来很简单,当我们选择主体数量的时候,最好选择奇数数量的主体。为什么?
因为由于对称性的关系,当主体数量为偶数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不自觉的将主体等分,很难形成一个明确的焦点,让观看者在相等视觉重量之下迷失而不知道应该将视线集中在哪一个主体身上。但是当主体数量为奇数的时候,观看者往往会主动将多个主体视为一个整体,然后在其中沿着拍摄者所设置的引导规则寻找重心元素,让其他元素成为整个画面中的***元素。
但是即使是选择奇数个主体,也要遵循优势原则,最常见的是使用三个或五个主体,当使用超过七个以上的主体的时候会让画面看起来相当拥挤,这样同样不利于突出主体。
3、不一定要使用非常昂贵的光线器材,我非常清楚我的预算不能够承受一整套完整的工作室灯光,所以我会尽量使用我手头能够利用的光线器材来拍摄静物。
请记住摄影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在你的控制之下,***如你也是这么想的,你需要找一间房间使用遮挡板或者窗帘来挡住所有的自然光线,这样你就可以完全控制照射在你的拍摄对象上的光线了。
总之,想要静物摄影出彩、获奖、发表,你就得别出心裁,拍摄出不一样的摄影作品,在构图、光线、元素设计上创造出不一样的感觉来。
谢谢欣赏欢迎关注我的骊泉影像今日头条!
欢迎您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