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职女生教室***,家长称“露得有点多,来学习还是来玩的?”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这句话虽然说得不好听,可是出发点是好的。再怎么样,高职女生也是学生,也是在接受在校教育,学生就必须要有学生的样子。
在穿衣上,干净舒服得体,是学生也是学生家长在帮忙购买衣物上面应该考虑的。什么样的年龄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身份穿什么样的衣服,从来就是社会和教育过程中必须涉及到的。
以前读书的时代,也有一些同学重心不在学习上,而在打扮上。为了学校的整体风气,是被学习制止了一些关于染头发,不按时穿校服的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那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制止。长大了在职场中,我慢慢明白了,“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职场要遵守职场的规矩,在学校读书也要遵守学校的。
你是学生,就得有学生的样子。把重心放学习上,即使你是高职毕业的,出来了也能带着自己的知识去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
话可能不是很好听,可是全国那么多高职学校,有几个是真正能学到东西的,就是把这些还没有经历的孩子给聚集在一起。免得在社会上流浪,满了18以后再去社会上,服务员,各种底层打工的,有几个人真正在乎你学到东西没有,你就是学校的资格商品而已,学校照你就是为了挣钱而已,国家另外还有补贴,也许有些老师会管你,可总体上起不了什么作用,只要你不闹出格几乎就是放任不管,所以,别说是***,打架斗殴根本都是常态,别那么傻了,孩子,能管就管,该打就打,能上高中继续往上走千万不要上职高。一个过来人的忠告。
这个***是不妥的,这也不是高职院校的常态。第一现在网络方便,信息复杂,学生越来越个性化,第二生活也好了,学生生存压力小了,容易沉迷于游戏和享受。第三,这个学校监管也不太到位。
我觉得大家不太了解高职院校,现在职业学院的老师相对比较负责。本科,尤其是学校一般的本科,学生管理基本靠学生会,高职辅导员住寝,班主任必须亲自管理。教学方面,积极教学改革,面对基础不好的学生,不愿意看书做作业的问题,尝试提高实践,任务驱动教学,基于工作过程教学,为了让学生学绞尽脑汁,课后还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并没有上完课就走人,自己开发项目赚钱去了,一学期都不认识班里学生。***期就各种下企业锻炼,培训提升班。科技强国,技术兴国,中国职业教育刚起步,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基础建设也不足,但是职业学院老师的工作还是值得肯定的,起码学生的作业是亲自批改的,没有劳烦家长;学生是亲自带的,每个学生能叫出名字;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而在家长们眼中,职业教育还无法跟正常的普通教育相比,无论是就业、教学、生源和管理都存在不小差距。
而安徽一所高职院校的大二女生又因为自己在教室里的衣着,让家长们开始了非议,甚至有人认为这就是自己不让孩子上职业学校的原因,在这些家长的心中这个女生太不自重了。
那她发了什么照片呢?分段式的衣着,其实并不是特别的暴露,不过也略微可能让一些家长不喜。
其实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地位的提高,思想也越来越开放,而很多年轻人,更是希望能够在大学时代活出自我,各种各样的打扮层出不穷。
但是这件女生自己觉得青春时尚的衣服,在不少家长的眼中就被打上了“俗”的烙印。甚至将这种行为绑到了高职院校和职业学校的身上。
那么都有什么说法呢?原来有不少人指责:女生穿衣也应当分场合,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女生摆姿势拍照破坏了学习氛围。这也说明人们对职业学校的学习氛围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
当然女生也在评论区里回复,表示当时是下课时间,而且班级里都是女生。此言一出,评论区就乱掉了。有人说该女生一边呼吁穿衣自由,一边又说班级里没有男生才拍照片,拍完以后还发到网上让更多的男人看,这逻辑简直是太有问题了。
其实这种衣着***如在一所普通高校里呢?如北大、清华,那必然打上的标签是自由、时尚、创新,引导高校的时尚风潮,必然是说学生又靓丽漂亮又是学霸。羡慕不已。
可是在职业学校里,还是高职院校依然被打上了有伤风化的标签。
这也说明职业学校的推广难度仍然很大,想要职业学校未来能撑起教育的半边天,不仅仅需要学校努力,校长尽责,老师兢兢业业,更需要的是通过努力改变家长眼中的刻板印象。
如果就事论事,这或许是衣着,你觉得不好看,但是还是要尊重她,也不应该在道德的制高点批评他人,往高看,就是不要把这些青春靓丽的孩子人为的打上职业学校的标签,去贬低她。女生衣着被非议,归根到底还是家长们的心目中,职业学校的风评太差,看到这种图片就想到了不该想的东西。
说实话,如果这个学生不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您会怎么看这种衣着。如果这个学校是清华北大的学生,你会觉得她的衣着有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