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摄影中的“线构图”?
线构图,可谓线条运用的艺术。世间万物均有各自的形态。有形状就有轮廓线条。或粗、或细,或宽、或窄,或水平垂直、或倾斜弯曲,有这些客观的存在才有了平行、交叉、汇聚、“放射”的组合呈现,才有了关于摄影方面的线构图。水平线表现平稳;垂直线表现高耸、向上;曲线表现动感与优雅……线条有引导视觉、分割画面等多种作用,线条有明显的线条,也有不明显的即由间断的点面构成的虚线条,我们只有了解、发现并合理的去利用,使之灵活而巧妙的结合起来,才会有望创作出好作品来。感谢大家阅读!感谢关注!
摄影中的线条分为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对角、曲线,这些线条在摄影中形成的视觉效果可以分为4类:安静、动感、空间、节奏。
1.线构图突出安静
水平线代表着宁静、孤寂、死亡,使人心情平静低落;
垂直线代表着安静、高大魁梧、失落,略带自然下落的动感。
2.线构图突出动感
斜线代表着不稳定,有高低不平的倾向而产生视觉的动感,与对角线相近,对角线的不平衡与动感更为剧烈。曲线产生的动感更为柔美。
3.线构图突出纵深空间
线条的延伸感是线性透视产生的视觉效果,近宽远窄的穿透力加强前后的纵深感。
4.线构图突出节奏感
节奏是间隔和重复形成强弱的节拍,线条的重复与间距同样在视觉中会形成节拍,间隔与重复越多,节拍就越多,节奏感就越强。
知道了摄影中每种线条的视觉效果,自然就理解了线构图在摄影中的作用。
想了解更多摄影小技巧,欢迎关注志励好摄
线构图是摄影构图的几种构图方式,主要有十足动感的S形构图、充当前景的V字形构图和C字形构图,还有横线构图和竖线构图以及对角线构图,能够制造特色环境的汇聚线构图和曲线构图。从理论上讲,这些构图方式是不一样的,产生的視觉效果也不一样,需要每一个摄影师慢慢领会,并且在摄影实践中应用。
如何理解摄影中的“线构图”?谈谈本人的认识,供参考。
1、线条是重要的构图元素
线条,是摄影题材中最丰富的***和优势。河流山川,云霞雨雾,都离不开线条的影子;地平线、水平线、天际线,在自然界中无处不有;物体的轮廓线、虚幻线、延伸线、***线,在现实生活中无时不在。摄影构图元素无非是点线面,而线条凭借简洁、灵活、生动、流畅的特性,已成为摄影构图中最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视觉语言。
摄影/夏雪
2、构图要掌握线条的个性
线条和其他生命物体一样,有着自己的性格。直线刚强有力,曲线婉转柔美;水平线宁静平稳、垂直线庄严高耸、放射线意味奔放、斜线富有动感。英国摄影家鲍勃·霍姆斯说过:“在摄影构图中,运用不同的线条能代表不同的意义”,线条具有很强的情感表现力,掌握和运用线条个性,不仅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且能丰富观赏者的想像空间,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摄影/夏雪
3、发挥线条构图的重要作用
线条构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导视线,线条可以拖住视线,视线又会跟随线条指引的方向移动,形成众望所归的向心力;二是增强美感,婀娜多姿的少女,蜿蜒曲折的小溪,优美的线条,总能给人以舒缓、轻松、悠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三是营造气氛,杨柳依依的线条,体现春意盎然、生机蓬勃;峰峦叠嶂的线条,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雨丝绵绵的线条,总给人多愁善感的联想。构图时,要善于利用线条的优势,将线条的作用发挥好。
摄影/夏雪
古人有“无线者非画也”之说,线条作为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和视觉形式符号,一直被各门类的艺术家所重视。如何理解摄影中的“线构图”,关键是掌握线条的个性特点,运用线条的丰富内涵,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图文原创/夏雪)
夏雪视觉,欢迎关注,感谢点赞分享!
作为摄影语言的线条,不仅具有长度、方向、位置这些特征,还能表达出动态的情感,画面情感的生成,多得益于线条构图。线条在画面构图中能够引导观看者视线,可以呈现出动感及韵律,让照片更具表现力,使观赏者视线随着线条的引导,而集中在主体身上。线条具有引导观者情绪和视线的作用,随着线条方向的不同,给予观者视觉感受与心理影响也会不尽相同,只在安排画面的时候,处理好线条和主体的关系,让线条错落有致,从而烘托主体。因此构图中线条对画面的影响不容忽视,活用线条可以令构图变得更有深度和活力。
大自然中线条无处不在,我们要拥有发现线条的眼睛。线条构图有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曲线构图、汇聚线和交叉线构图及放射线构图。
本文参考了朱静姝《追光之路》一书中的观点。
怎样在摄影时对线条进行构图?
线条构图是构图的一种基本形式,每一种线条表达的情绪也不一样,这里围绕几种不同的线条来说明。
第一种是水平线构图,水平线能很好的表现平稳与宁静,是静的形式代表,如果拍摄的场景存在水平线或者地平线,那么我们一定要处理好水平与整个场景的关系,它会进一步给人们带来缓和的情绪和强烈的稳定感。记住水平线最好不要歪斜。否则,破坏画面的稳定性,在视觉上会让人感到不适。
第二种是垂直线构图。垂直线可以给画面注入稳定和平静的情绪。产生稳定感时,垂直线与水平线的作用类似,传达一种质感和永恒性。在岩石堆、电线杆、及建筑中都可以找到例子。
第三种是对角线或者斜线构图,对角线具有很强的活力,让画面产生不一样的动感,可以引导视线从一端向另一端的延续。对角线有虚实之分,除了形似,神似也算是对角线构图。
第四种是曲线构图。曲线是优雅的,高贵的,柔美的,它能很好的平缓我们的视觉,让我们心平气和、不急不慢,静静地感受柔和线条带来的美感,谁也不曾想到,如此雄壮刚毅的长城也有娇媚的时刻。
第五种是射线构图 。在夕阳西下时,最容易出现冲破云层的光线,并且呈放射线状。利用射线构图可以将视线吸引到射线的发散点处。通常这样的构图形式在风光纪实类照片中使用较多。
第六种是不规则线构图。也就是多种线条的结合。如上图包含了曲线,垂直线等。不规则中蕴含着规则。
线条是摄影的重要语汇,线条是人们想像出来的,真实的线条其实并不存在。线条需要摄影者展开想像的翅膀去寻找,需要腑视、上仰,要注意光线的变化、注意线条与色块、形状、明暗、质感、立体感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针对你的线条构图问题,我想展开了介绍一下如何运用放射状(看得见的线条和看不见的线条)构图拍摄出有趣的照片
放射状构图是一种工具,用于为图像增加视觉冲击和画面深度的效果。下面就介绍一下摄影中一些放射状构图的来龙去脉。
什么是放射状构图?
放射状构图是指视觉上,从特定点向外辐射的图像表达形式。
其中一个常见的例子是车轮,辐条从中央轮毂向外辐射。另一个例子是花朵,花瓣从花的中心成扇形散开。
通过使用径向线、特定形状和曲线,使眼睛被吸引到图像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放射的感觉。放射状构图可以增加照片的动感,产生视觉冲击。一些放射状构图的照片,常常能让眼睛在静止图像中感知到运动趋势。
此外,交叉成一个中心点的线条,也增加了照片中纵深感。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放射状构图组合都是由圆构成,可以是其它任何形状或线条!
根据实际场景,可以使用矩形、三角形、波浪、直线、螺旋或其他形式来实现放射状效果。
放射状构图的历史
由于其产生的视觉冲击效果,放射状构图一直在视觉艺术文化中长期存在。例如,雕刻在岩石上的古代岩画,描绘了螺旋线和迷宫,以及从中心点向外辐射的线条。
例如佛教中曼荼罗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神圣意义,它的图案就是放射状对称图形。在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赫利俄斯经常被描绘成放射线的王冠,这些线被理解为表示辐射光,表示太阳光。
文艺复兴时期,放射状构图被用来强调场景中的重要人物。在Titian的《圣母升天记》中,画中的人物对象有种从主要人物(玛丽)身上放射出来的感觉,一圈辐射光围绕着她的上身。在拉斐尔的雅典学派中,普遍强调周围建筑的辐射特性等等。
现代艺术
放射状构图,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视觉艺术中一种强烈的构图特征。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康定斯基的圆圈画,它向周围放射出色彩的脉冲。达达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自行车车轮也利用车轮的径向结构,唤起运动和停滞的感觉。
图 康定斯基的圆圈画
图 1913年,杜尚把一个车轮子安装在了白色的板凳上,于是就有一件名叫《自行车轮》的装置作品诞生了。
在摄影中,放射状构图的使用变化无穷。摄于1920年,爱德华.施泰钦的伊莎多拉.邓肯在帕特农神庙的入口,利用径向构图来强调古代帕特农神庙的主题。在亨利·卡地亚·布列松(Henri Cartier Bresson)的《废墟中玩耍的孩子》(Children Playing In Bresson)中,孩子们被一座城市废墟中墙上的一个洞框住。
如何使用放射状构图
放射状构图是指从图像中心点或围绕中心点展开的视觉元素。眼睛,花朵,蜗牛壳,门道,焰火,树木的年轮…放射状的主题较为普遍。
液态的放射状元素,能在图像中创造出协调的流动感,而尖锐的,不稳定的线条则能产生一个充满动感的运动场景。
拱门、楼梯、倒影、植物……你可以在所有类型的视觉影像中找到放射状的元素。你甚至可以通过在拍摄时相机的移动来创造出放射状图像。
可以用放射状构图来强调一个特定的主题。比如将一架飞机与太阳光晕对准,或者为坐在窗框或门框内的人拍摄一幅肖像。同样的,在构图中加入简单的放射状元素可以给图像增加更多的深度。
总 结
从风景到建筑以及一切事物,利用放射状构图都可以给摄影作品增加冲击力和深度。多留意放射状构图这种吸引人的特性,并加以运用到你的拍摄中去,就可以更加有效的引导观众的视线到你要表达的主题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