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入门级相机推荐?
尼康D3500
作为入门级单反相机,尼康D3500一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3000元不到的价格实惠,适合新手选购。它拥有约2416万有效像素,能到达ISO的100-25600范围宽标准光度,紧凑的机身和单体壳设计握感轻松、舒适,重量和外观都比较适合新手使用。当逐渐适应后,一切拍摄都能得心应手。它的引导模式可以帮助新手进行轻松拍摄,摄影小白通过引导可以学习到单反相机的很多摄影知识,同时对摄影操作有系统化的认知和了解,有助于摄影技术的提升。
单反相机的P、S、M、A各档位怎么介绍,初学者如何拍好照片?
相机的暴光模式分为:P档为程序智能暴光,主要是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组合快门与光圈EⅤ值不变。S档是速度优先模式,选择任何快门时根据外部光线自动调整光圈大小EV值不变。A档模式选择任何光圈快门自动调整速度EⅤ值不变。M档是将自动暴光设为手动,凭攝影经验调整快门与光圈,测光表也起到参考作用(手动暴光目前意义不大,暴光时调整十O一EV完全能做到)。美能达更为先进的是比上述又多了两个模式更为方便快捷,PA与PS的功能:PA是景深先决式程序暴光,PS是速度优先程序暴光。(查阅:美能达7Xi与9Xi)
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讲,单反相机转盘上的这些档位确实比较难记住,也较难分清楚,更难灵活运用它们。其实,这些档位表示拍摄模式,相机说明书上都有详细说明。这里用比较通俗的话展开介绍一下。
P档
P档,全称叫程序(program)自动曝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会根据现场光照环境,自动设置快门速度和光圈值来进行拍摄。
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对光圈和快门值掌握不准的人。比如弱光环境下,相机会以"大光圈、慢快门"的组合来保证照片亮度达到正常值。如果相机有内置闪光灯,默认状态下闪光灯还会优先进行补光***拍摄,以”大光圈、快快门”的组合来保证手持拍摄照片不会模糊掉。
A(Av)档
A(Av)档,全称光圈(aperture)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会根据你设定的光圈值来根据主体亮度自动设置快门速度进行拍摄,以获得正常的曝光。
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对光圈有一定了解的人,最常见的是用这种模式来控制景深。比如拍摄人像或静物特写时,会选择较大的光圈来获得较小的景深,以虚化背景突出主体。拍摄风光这种需要比较大的景深照片时,则会选择比较小的光圈来获得较大的景深,以达到照片前后都清晰的效果。
S(Tv)档
S(Tv)档,全称快门(shutter)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会根据你设定的快门速度来根据主体亮度自动设定光圈值进行拍摄,以获得正常的曝光。
这种模式也比较适合对快门有一定了解的人,最常见的时用这种模式来获得不同的快门速度效果。比如想定格高速运动的物体瞬间,则可以将快门速度设定得快一些。想拍摄物体运动的轨迹,则可以将快门速度设定得慢一些。
M档
M档,全称手动(Manual)曝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你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定快门速度和光圈值。不过,相机也会在取景器中给出曝光量指示标志,以***你拍摄。
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对曝光有深入理解和掌握的人,当然了初学者也可以用这个模式来进行试验性拍摄,以加深自己对曝光的理解。
再来看初学者如何选择需要的拍摄模式
在刚接触相机的开始几天,可以用P档来感受下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相机会选择什么样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的组合来进行曝光。这样可以让自己对曝光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建议同时进行A档和S档的练习。这种练习,可以加深自己对景深、快门速度的理解。
对环境光照和曝光组合掌握比较熟练后,可以试着用M档来拍摄。不过这种拍摄模式,会比较费脑子计算,也比较麻烦。
我是JV视界,专注于摄影
原创分享,请勿盗用
欢迎关注与交流
单反相机上通常都有一个转盘,上面标注了P、S、A、M这些字母,这个转盘就是“曝光模式转盘”。
这些所谓的曝光模式都是什么意思,怎样合理使用它们?
我给大家概括分析一下这几个曝光挡位。
单反相机上的P挡可以看做是一个“自动挡”。它类似于汽车上D挡,挂上这个挡以后,你只要踩油门就可以了。在单反相机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挂上P挡这个名称为“程序曝光”的挡位之后,你只需要控制曝光补偿的增或减,就类似于汽车上的油门控制,而相机会根据测光结果和你的要求自动提供光圈、快门速度的参数组合,让照片看上去曝光正常,不用你去操心到底开多大的光圈,到底设定多高的快门速度,这些由相机自动设定,并且会确保最终照片的曝光结果相对比较正常,不会出现非常过曝或者非常欠曝的结果。如果你把感光度ISO也设定成自动模式,那就成了相机完全的自动曝光了。P挡看似非常傻瓜,没有太高技术含量,但却是非常实用的一个曝光挡位,因为很多场景下你并没有太多时间去精准设定曝光,P挡可以直接按下快门拍摄,特别是在光线环境相对较好的情况下,P挡一般不会出现太大曝光偏差。
在街头摄影过程中,往往可以设定在P挡,不用将过多重心放在曝光设定方面,而是将重点放在抓拍和构图上。
单反相机上的S挡和A挡则是“半自动挡”。所谓半自动,就是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个曝光参数是由你来手动设置的,而另外一个参数是由相机自动匹配出来的。如果选择A挡,就是“光圈优先挡”,那么光圈这个参数由你来手动设定。选择大光圈f1.4,还是选择小光圈f16,无论选择什么光圈值,需要你手动设定,并且设定后相机不会再随着测光结果变化光圈值了,这个值就会被固定下来,但另外一个与之匹配的快门速度值则是由相机自己设定的,它会随着光线变化而自动调整,从而保持曝光结果的相对正常。一般在拍摄需要确定画面景深的照片题材时会选择A挡,例如人像摄影,这样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光圈来确定画面的景深范围,使之符合创作需要。
人像摄影时,用A挡控制光圈,大光圈可以带来美丽的背景虚化效果,小光圈可以将人物与背景都清晰体现。
同理,S挡是“快门速度优先挡”,在这个挡位下你能够手动设定并且固定下来的是快门速度挡位。如果需要高速快门的时候可以设定为1/1000秒以上的高速快门速度,当需要慢速快门时也可以设定为30秒的长曝光,而与之匹配的光圈值则由相机自动给出。通常使用S挡多用来拍摄体育运动、运动物体的抓拍等题材。
运动题材摄影时,S挡使用频率较高,可以通过快门速度的锁定来人为控制运动主体图像的凝固与模糊。
在A挡和S挡模式下,感光度ISO可以手动设定,也可以使用自动ISO,看你的创作需要而定。同时,也可以在这两个模式下使用曝光补偿来确定曝光的增减。
单反相机上的M挡是完全的“手动挡”。如果仍然用汽车变速箱来比喻的话,M挡就是个纯手动挡,你挂几挡,车就会固定在这个挡,如果你挂2挡,再怎么踩油门,汽车也是在2挡下拉转速,不会自动跳升到4挡去。同理,在单反相机上,光圈、快门速度完全由人手动设定的模式就是M曝光挡,由人手动设定的光圈、快门值就被固定下来,相机不会自动对曝光进行任何修改。如何确定曝光的准确性,就需要人来观察曝光标尺或凭借相关经验了。什么时候使用M挡?当然是在光线环境非常稳定的情况下,例如室内人工光源的情况下,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
影棚内的摄影,使用M挡是最常见的情况,可以将曝光完全固定在一个参数,曝光情况则靠设定闪光灯来决定。
作为初学者来说,各个曝光挡位都可以去尝试一下,个人觉得用途比较大的还是半自动挡位,A挡和S挡能够配合ISO设定和曝光补偿设定完成大多数场景下的摄影需求,可以多在这两个挡位下练习拍摄,充分理解光圈、快门、感光度的曝光关系后,就可以在各个曝光挡位之间游刃有余地根据创作需要切换应用了。